余紅朝
【摘要】 進入新世紀以來,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特別是在人們之間借助于無線通信技術日益頻繁地背景下,即時通信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傳輸方式獲得了巨大的發展。本文從即時通信技術入手,分析即時通信監控技術的基本內容與運行機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進一步完善即時通信監控技術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 即時通信 監控技術
即時通信技術最早出現于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芬蘭,在此技術問世之后的十幾年時間里得到了全球范圍內的大規模使用。我國國內的各大門戶網站也相繼推出了多款即時通信軟件:新浪的UC、網易的POPO、搜狐的搜Q、以及使用范圍最廣的QQ和MSN。這些軟件大都具有精美的界面以及快速的信息傳播等功能,所以一經推出受到廣大互聯網用戶的好評,使用人數增加迅速。
即時通信技術的出現,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郵件服務器的承載負荷,也大大縮短了信息交流所需要的時間。隨著即時通信軟件應用程序的不斷推廣,即時通信技術逐漸應用于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隨著即時通信技術引用規模的擴大,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逐漸展現出來[1]。
即時通信監控技術主要是由內容監控技術和通信關系監控技術兩個部分組成,內容監控技術是對實時的通話內容進行監控,通信關系監控則是對通話對象進行監督。現階段,最常用的內容監控技術是加密傳輸,使用特定的算法程序對所要傳輸的內容進行加密處理,能夠保障即時通信軟件的安全性;通信關系監控技術則側重于對即時通話的對象進行監控。
對即時通信的監控主要是在高速網關上對各個網站推出的即時通信軟件的信息進行實時監控,匹配提取有害的信息,對即時通信進行全面攔截和定位攔截,相應的附加功能還包括日志記錄功能和界面顯示功能。即時通信監控系統建立之后,可以通過用戶的特定指令對經過網關的數據包進行分析、監視、控制,最終實現凈化網絡即時通信內容的目的,以保障網絡信息安全[2]。
即時通信監控技術需要有內核驅動程序和應用程序兩個部分共同實現,其中數據包的獲取、分析和處理術語內核驅動程序的范疇,數據庫系統、顯示與日志記錄等屬于應用程序管理。應用程序的不同模塊將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傳輸給內核驅動程序,內核驅動程序會據此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控制,并將分析處理后的結果及時反饋給應用程序,最終展現給使用者。
即時通信監控技術作為一種實時處理的手段,數據資料匹配一直是其關注的要點問題,一般的字符串匹配的模式占用較大的系統資源,再加上即時通信信息量的不斷增加,致使監控技術的數據資料匹配問題難度增加。為了縮小文本數據的匹配量,節省系統資源,可以進行深度的即時消息文本協議解析,就是根據即時信息中首部信息的文本長度、分隔符等信息進行分割提取即時消息文本,最后進行字符匹配的僅僅是在即時信息中重復出現的部分。這種匹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文本數據匹配的數量,節省了系統的內部資源,也能夠保證對即時信息的監控[3]。
即時通信監控技術的順利實現還需要有用戶功能界面的支持,也就是為用戶使用提供一個良好的操作平臺。用戶功能界面包括:用戶登陸界面、主操作界面、數據庫查詢操作界面以及其他用戶設置界面。用戶登陸界面包括用戶名、密碼信息以及數據庫服務器地址、數據庫用名和數據庫密碼輸入等部分,只有正確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的用戶才能獲得進入系統、獲取進一步數據信息的權限。主操作界面是即時通信監控實現的關鍵部分,其中包括不同范圍、不同級別的子菜單來實現不同層次信息的監控。可以再主界面中對有害關鍵字進行修改和設定,也可以對數據庫的內部信息進行查詢和設置,捕捉到的信息會根據不同的格式保留成相應的統計記錄日志文件。數據庫查詢操作界面則是對數據庫進行特定統計分析,既可以查詢存儲在數據庫內的數據資料,也可以根據用戶的特定需求進行歷史記錄的進一步追蹤和查詢。
隨著我國計算機軟件技術的不斷完善,即時通信軟件以其強大的優勢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即時通信技術的應用領域也隨之不斷拓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交流與信息傳輸的模式。不可否認越來越多的即時通信加劇了對網絡安全的威脅,為了更好地維護網絡即時通信信息的安全性,必須要進一步完善即時通信監控技術。只有建立在安全有效地監控技術基礎之上的即時通信軟件才能真正保障及時交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