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
馬刺越老越精
贏下西部決賽,馬刺連續第2年殺入總決賽,這創造了隊史紀錄。這是“GDP組合”第五次殺進總決賽,馬刺老兵依然堅挺,38歲的鄧肯,36歲的吉諾比利,32歲的帕克再度向總冠軍發起沖擊。從兩年前被天賦擋在總決賽門檻外,到兩年后邁過這道坎,身處暮年,一眾馬刺老妖在得道成仙的籃球路上,越打越精。
在第六場戰勝雷霆之前,馬刺已經在雷霆主場吞下9連敗,并且9場比賽場均輸分近15分。大多數人都認為雙方將拖到搶七大戰,因為數據表明切薩皮克能源球館對馬刺來說就好似魔鬼主場。但最終,在至關重要的一場比賽中,馬刺攻克了這個萬分難纏的球館。他們是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很簡單,卻也不那么簡單,波波維奇給出的答案是:讓聰明的籃球打得更勇敢一些!
第六場比賽前,鄧肯說,我們只要打出我們該打出的東西,就能贏得客場勝利。在波波維奇的眼中,所謂該打出的東西其實就是一種籃球狀態,我們姑且定義為聰明籃球。而我們所知道的籃球世界,還有一種不同意義的籃球,那就是勇敢籃球。恰好,馬刺和雷霆的對決正是當今聯盟中在這兩種不同特質籃球上最典型的代表。
系列賽前兩場,雷霆沒有伊巴卡,馬刺打得足夠聰明,他們不斷殺向內線,兩戰在禁區內共取下120分,斯普利特在內線殺得興起,打得雷霆一點面子都不剩。這意思就是說既然你已經把弱點亮在我們面前,那我們絕對抓住這個弱點讓你不得翻身,是以謂之聰明。
雷霆眼看0比2落后就要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于是伊巴卡火速帶傷復出,這才成功緩解了球隊的內線危機。也正是因為如此,讓雷霆有了能夠和馬刺對抗的最有效內線資本,斯普利特在三、四戰中立馬被鎮壓。伊巴卡的歸來帶給雷霆更多的是士氣的提升,最重要的是他的存在所帶來的嚴密的協防,不僅影響到鄧肯的籃下攻擊,也讓帕克的突破和擋拆顯得相當被動。而有了伊巴卡這個內線屏障,布魯克斯教練啟動了杜蘭特、威斯布魯克和雷吉·杰克遜的三角沖鋒,將果決和天賦發揮得淋漓盡致。
一個問題出現了,馬刺打得是聰明籃球,雷霆打得是勇敢籃球,當對方太過勇敢,聰明也不是那么管用了。那么馬刺是如何最終取勝的呢?眼中帶火的吉諾比利和鄧肯、還有永遠不知停頓的帕克告訴我們,只有當聰明的馬刺同樣變得無比勇敢時,他們才能取勝,才會取勝。
第六場比賽中,帕克因為左腳踝酸痛缺席了下半場比賽,波波維奇換上了約瑟夫,隨后,在馬刺的進攻端,一幕幕在平日里看來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場景出現了:約瑟夫強行突破伊巴卡,鄧肯補籃;格林假動作殺入內線,強行上籃未遂,吉諾比利蛇形突破,邦納運球突破……是的,你沒有看錯,這是約瑟夫、格林和邦納,哪怕約瑟夫曾經隔扣過伊巴卡,他一個賽季主動突破的次數也不會高于兩百次,格林和邦納則干脆是定點炮臺。很明顯,他們都不是巨星,但是他們打得足夠勇敢,在關鍵時刻頂起了自己的責任。
很多人會問,真正的巨星是什么樣子呢?一個很直觀,很有針對性的回答:加時賽鄧肯的樣子,全場比賽吉諾比利的樣子。2013-14賽季,“GDP組合”已經取得了超過500場常規賽勝利,同時也是季后賽取勝場次最多的三人組之一,他們的默契無需贅述。但在三巨頭缺一的情況下,鄧肯全場19分、15個籃板,加時賽獨取7分,硬生生在伊巴卡頭上敲開了雷霆的防守;吉諾比利只有5次助攻,可看過比賽的人都清楚,他是馬刺真正的魔力源頭,一切籃球節奏的穩定器,杜蘭特上籃得分,馬刺命懸一線時,是他冰刀般的三分球穩定了局勢。
沒錯,馬刺一貫打得都是聰明籃球,但是他們并不缺少個人能力,所以當這些聰明人變得勇敢時,他們就是不可戰勝的。
雷霆二少獨木難支
從個人天賦和技術統計角度考量,雷霆二少絕對是“OK組合”之后最具統治力的超級二人組。但需要強調的是,奧尼爾和科比當年之所以能夠完成三連冠霸業,除了個人能力外,兩人完美地融入了三角進攻體系同樣至關重要。相比之下,雷霆隊的進攻則過分依賴杜蘭特和威少的個人單打,球隊的戰術體系與三年前并無明顯差別。在雷霆隊的技術統計表上,杜蘭特和威少的華麗數據足以掩蓋其他球員的低迷表現,但進攻點過于集中已成為他們邁向冠軍的最大阻礙。
先來看一組第六戰數據,馬刺10人得分,雷霆只有5人,這其中費舍爾得到5分,已經是雷霆替補席所能貢獻的最多數據了。看看杜蘭特、威斯布魯克、杰克遜和伊巴卡聯手刷出的102分,就能看出雷霆靠什么在打球。籃球的世界,天賦橫掃一切,還是團隊勇者無敵?這是一個頗讓人糾結的話題。兩年前,當雷霆三少在西部先后干掉小牛、湖人和馬刺三支豪強,史無前例地出現在總決賽的時候,人們認定天空才是天賦的極限。如今,雷霆又用自己的遭遇現身說法,天賦不總是時時刻刻管用。
在告別之戰中,KD和威少又一次拼盡了全力。盡管前者在加時賽毫無作為,但他25投12中砍下31分、14個籃板、2次助攻、3次蓋帽,威斯布魯克23投8中,18罰17中砍下34分、7個籃板、8次助攻和6次搶斷。值得一提的是,杜蘭特季后賽得分已經達到了2109分,超過了霍納塞克,排名季后賽歷史第46位,比第45位的艾弗森僅差2分。而威斯布魯克憑借此次季后賽全能的表現,成為了NBA歷史上近50年來,首個能在季后賽場均至少貢獻28分、8次助攻、7個籃板的球員。50年前,只有名人堂球員奧斯卡·羅伯特森能貢獻類似的數據。可即便如此,雷霆依舊無法取勝,顯然過分壓榨雙少的能量,并不能讓雷霆榨出鮮美的勝利。
根據統計,杜蘭特和威少在季后賽雙雙得分過30分已有8次,超越了“OK組合”,排名歷史第二。但為什么雷霆在雙少步入巔峰時卻無法在戰績上取得突破呢?答案很簡單,雷霆患上了嚴重的雙少依賴癥,其他人都難當大任。這樣的打球方式在常規賽或許能為所欲為,但碰到馬刺這樣的團隊籃球,他們的缺點就會被無限放大。endprint
在第六場比賽中,雷霆有6個球員沒有任何得分,杜蘭特和威少拼死拼活,前者扭了腳仍繼續打(他一共打了52分鐘),到最后很明顯體力不支。
雷霆固然擁有足夠的活力去打比賽,但是他們畢竟還只是依靠杜蘭特和威少的進攻來支撐的球隊,這就直接導致了在陣容輪換上遠不如馬刺那么游刃有余。自從將杰克遜放進首發之后,他們的替補席上幾乎沒人可用,而馬刺這邊除了超級第六人吉諾比利之外,迪奧的存在也讓雷霆相當頭疼。迪奧進可在第六戰獨刷26分,退可單防杜蘭特,這樣的老球痞讓雷霆無比憂心。
其實和馬刺一樣,雷霆作為NBA球市最小的球隊之一,也只能采取保守經營的戰略,但他們的打法根本是在透支年輕球星的天賦。如果管理層還不進取思變,他們只能離冠軍越來越遠。
替補、教練差距大
除了超級巨星環節上杜蘭特和威少總是貢獻各種華麗數據之外,雷霆幾乎任何環節都不如馬刺。
從季后賽數據統計來看,馬刺替補的數據為場均41.1分,在16支球隊中排名第一,14.8個籃板、9.9次助攻,投籃命中率為45.5%,三分命中率36.7%,效率值為45.2。反觀雷霆的替補們,他們場均貢獻26.6分,排名第十,14.7個籃板、4.6次助攻,效率什為32.1。在分區決賽這樣的重量級較量中,雷霆的替補根本上不了臺面。就第六場比賽而言,馬刺有10人得分,而雷霆有6人得分為0。都說馬刺去年夏天交易續約操作存在失誤,可事實上高薪續約的吉諾比利在關鍵時刻依舊能在第二陣容較量中挺身而出主宰比賽。在其他球隊看來,只能成為配角或邊緣球員的迪奧、米爾斯、貝里內利也總能靈光一現,讓對手防不勝防。
而雷霆這邊,一支在關鍵時刻依靠40歲費舍爾的三分救命的球隊能走多遠?2012年雷霆完成奇跡般的逆轉靠的是詹姆斯·哈登,去年又干脆失去了凱文·馬丁。他們在雙少之外,幾乎沒有可以依靠的X因素。伊巴卡復出后幫助球隊豪取兩場勝利,更多的是一種信心和士氣上的鼓舞,技戰術水準的提升相當有限,進攻端貢獻更是寥寥。
更可怕的是,原本被當作冠軍拼圖,以首發身份加盟球隊的帕金斯和塞弗洛沙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前者因為進攻能力低下,到了和馬刺飆分的關鍵階段,干脆被棄用。而在兩年前還能頻頻命中救命三分的塞弗洛沙,進攻能力同樣直線下滑,關鍵時刻也只能作壁上觀。這些球員在不會得分的同時,也不能幫助杜蘭特和威少緩解體能消耗,還占據著球隊不菲的薪資空間。在這些問題解決之前,雷霆永遠將是一支依靠杜蘭特和威少打球的球隊。他們能在常規賽打出漂亮的戰績,甚至闖進分區決賽,但遇到馬刺這樣冠軍級陣容深度的對手,就會馬上現出原形。
而在主教練的對決中,當今聯盟恐怕無人敢與波波維奇過招。前幾個賽季,當布魯克斯率領雷霆成為聯盟新貴時,他受到了多方好評。但在帶隊到達最終極目標——總冠軍上,布魯克斯始終有所缺憾。他的用人調整、攻防部署,都或多或少受到人們的質疑。尤其是在和波波維奇這樣的頂尖主教練過招時,他的短板就暴露得很明顯。
對于布魯克斯的最大批評聲集中于他在無論何種情況下僵化的首發五人安排,除了有傷病出現外,首發陣容可以整賽季不變。在西部決賽上,與波波維奇的老辣相比,布魯克斯可以說一敗涂地。雷霆隊時常用無政府主義式的進攻籃球挑戰你的心理極限,他們肆無忌憚地傾瀉天賦,甚至不帶一絲“我們有戰術”的遮掩。巴克利更是說,“在雷霆學會打半場陣地進攻前,他們不可能奪冠。這番話我說了有三年了,他們還是老樣子。”
對雷霆來說,雖說今年的季后賽之旅頗為遺憾,但是總冠軍的夢想對于他們而言卻是不會變的。想必在今年夏天,球隊管理層將會進行新一輪調整,俄克拉荷馬人未完成的夢想,仍將繼續。而馬刺,每一次當人們為他們唱起挽歌的時候,他們總是給予最有力的回擊——豪奪常規賽第一,首輪七場大戰淘汰小牛,次輪打爆開拓者,西部決賽又給雷霆上了一課——馬刺就是一支神奇之師,他們的神奇未完待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