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歷史學家“明星學者”易中天攜新書《易中天中華史·秦并天下》來到西安,他此行是為了在西安舉辦本書首發式,原因有兩個,“直接原因是因為《秦并天下》主要講述的是秦朝的歷史事件,秦都就在西安咸陽,根本原因是中華文明的根基就產生在陜西。”
選擇“歷史拐點”打下“坎兒井”
據了解,《秦并天下》是易中天中華史系列的第七卷,《易中天中華史》共三十六卷六個部分,其中《秦并天下》是其中的第二部分的第一卷。他說,這部《秦并天下》是他寫的最嗨的一本書,因為“秦并天下”是很重要的一段歷史,是很重要的一個歷史拐點。
和司馬遷紀傳體不同,易中天將自己修史的過程稱為“打坎兒井”,“只有在節點才打井,不是節點只字不提。”他把自己的這種寫法比喻為“打坎兒井”,“我只是選擇歷史的重要節點、拐點來寫,不求全責備,也不面面俱到。”在他看來,自己的整部“中華史”其實就是圍繞5個歷史拐點而寫的,堯舜禪讓,西周分封、秦并天下、辛亥革命、改革開放。”
易中天說全力以赴的寫作,就連過年也只看了春晚,大年初一就開始寫作。但最快也要兩個月完成一卷,算下來大概到2018年能夠出齊36卷。為此將在這段時間內不再參加任何電視節目和演講活動。
陜西對中華文明史意義重大
易中天認為中華文明始于夏商周,夏朝是開始,商朝做準備,到了周朝奠定基礎,而在秦朝,統治制度發生了變化。“秦以后的郡縣制是統治體制的革命性變化。在周朝以后秦朝以前我們是封建制度,但在秦朝以后就不封也不建,是郡縣制,是天下一統。”而此后的漢朝,中華文明更是發展成為世界性文明,“兩漢和兩羅馬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說東西漢、東西羅馬,還有前后統治體制的變化。建都西安的周秦漢唐這幾朝對中華文明史都意義重大,我們正是從這里走向世界的。”
易中天說,陜西人喜歡說秦人三秦大地,但他認為陜西應該把“周秦漢唐”四朝代融合起來說,“中華文明走向世界,陜西這個地方對于整個中華文明史是非常重要的,中華文明是從這里走向了世界。”(史 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