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超 李香者
環境會計是對企業的環境保護活動以及有關環境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評價,并對其結果進行報告的行為,它是以自然資源耗費應如何補償為中心而展開的會計,試圖通過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達到協調經濟發展、保護自然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的。對環境會計的探討研究目前已經成為我國乃至世界各國的熱點話題,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正致力于研究制定環境會計準則。大家幾乎一致認為讓企業實行環境會計并對環境信息進行披露的最大難點在于企業不會自愿采用環境會計。因為企業的經營理念長期以來一直把營利性放在首位,把追求經濟利益作為最終目的,所以出現了以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的方式去追求賬面上的、臨時的高額利潤現象,也就是說為了短期內的經濟利益而放棄了整個人類、整個地球生存發展的長期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企業自覺實行環境會計,開誠布公地向外界披露企業的生產發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確實缺乏開展環境保護活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所以,如果讓企業自愿實行以環境保護為中心的經營戰略,必須考慮如何處理好企業獲得經濟利益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明確企業價值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內在聯系,下面我們對這一問題試做分析。
一、國際融資的必然要求
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現狀,跨國業務日益頻繁。國際融資已經成為有實力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之一,如國際借款、在國外發行股票、國外上市等。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對公司財務信息披露最為苛刻的國家”,即使安然事件之后,也自稱他們的“披露和財務報告系統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在此前提下,美國要求凡是到美國發行股票或上市的外國公司必須要按照美國的會計和披露準則對會計報表加以調整和增加披露內容。而在環境會計方面,美國也有許多相關規定,如美國財務會計準則ELTF93—5中對環境負債、環境成本等如何披露分別作了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SAB92中對此也有相關規定;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的緊急問題專門小組在ETTF90—8《環境污染清理成本的資本化》中指出了未來經濟利益增加的各種情況,并在《環境負債會計》中對環境負債的確認計量等做出了具體規定,美國環境保護暑發表了《作為經營管理工具的環境會計指南:關鍵詞和術語》也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詳細的環境保護成本分類表等等。從上述情況來看,要想在美國進行融資,就要按照這些有關的要求對報表進行調整。雖然目前美國還沒有明確的環境會計準則出臺,但環境會計準則的制定無疑要以上述的有關要求為基礎,所以從報表編制的內容來看,就是要建立基本的環境會計模型。而其他一些國家,對要在其國內上市或發行股票的外國公司也有類似的要求,比如要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編制報表,同樣,國際上對環境信息的披露也有要求,如國際會計準則第37號《準備金、或有負債及或有資產》中對如何確認環境負債等舉出了實例,聯合國國際會計和報告標準政府間專家工作組公布了《環境成本和負債的會計與財務報告》為國際環境會計準則的制定提供了指南。
由以上可以看出,建立環境會計、披露環境信息是企業進行境外融資以擴大規模的必要條件之一。
二、成本管理的要求
企業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必須重視對成本問題的研究以便進行有效的管理。
1.機會成本。如果企業為了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而不顧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那么作為企業的領導人,在經營決策中必然要考慮到“機會成本”的概念。機會成本是指在選擇了一個投資方案時則必須放棄投資于其他途徑的機會,其他投資機會可能取得的投資收益就成為實行本方案的一種代價。眾所周知,經濟活動和環境影響之間是相互影響的:經濟活動會產生環境影響,如由于技術發展而改變了水質,工廠排放的廢棄物使空氣的污染加重;同時,環境影響又會導致經濟影響,如自然美景支持生態旅游業,排放有毒廢棄物導致清理成本。一家公司是否應當在預防污染清理環境方面自愿增加開支,應以最低機會成本為依據。①未環保投資方案的機會成本就是企業自愿環保的收益。這筆收益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直接收益,即通過環保設施產生的可直接計算確認的收益;一部分是間接收益,即企業通過環保措施帶來間接的、不能直接計算的收益,如銷售量的增加、企業生命周期的延長、企業得以早日上市等。②實行環保的機會成本是將環保資金投資于其他方案的收益。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日漸加強,目前各國政府也在緊急制定相應的強制措施對環境污染加以控制,比如在產品質量上國家會針對環保出臺新的標準,對排放的污染物以及周圍的環境質量制定新的規定等等,所以,其他方案本身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較高,收益不確定;而對于環保的企業無疑會制定出支持保護的手段。我們基本上可以得出結論:如果企業不實行環保,其機會成本是一條上升的曲線,如果企業早日實行環保,其機會成本則是一條下降的曲線。并且國際上的專家已經證明了該結論(由于計算過程復雜,這里不在贅述)。所以,作為企業的領導,機會成本成為進行投資決策時越來越重要的一個因素。
2.另一項要考慮的成本內容,是在污染預防方面的投資要與外界對企業的強制性支出進行比較。隨著企業的發展,外界要求的、與環境有關的費用支出不斷增加,如由于廢棄物數量超標而要員工接受特殊教育發生的教育支出;與其他相關單位因環境因素而發生的經濟糾紛乃至罰款、債務以及與此相關的管理費用等;當企業使用了一定數量的有害廢棄物和材料或排放有害物質達到一定數量時,一些巨額的費用就會出現,如政府的罰款,而且這筆罰款的金額越來越高。例如,艾克森公司因環境泄漏而招致總額為196億美元的罰款。也就是說,在企業不愿進行環保的情況下,與環境有關的支出會越來越高,否則則會越來越低。所以,要將在污染預防方面的投資與外界要求企業的強制性支出進行比較,采用孰低的原則。
三、環境會計與綠色消費者的關系
實際上,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企業實行環保與企業價值之間呈正比例的關系。企業價值的變化最直接的反映應該是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影響。對于投資者、債權人、企業員工、供貨商等對企業的影響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內容,這里不再敘述。值得一提的是消費者的作用,消費者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現代的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不僅要看產品的質量、功能和價格,還要看產品本身是否有利于環境保護,以及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造成了污染,即“綠色消費者”,這種環保意識日益強烈,甚至一些個人消費者自動采取方法抵制企業環境污染的事件發生。同時,“綠色消費者”包括一些企業和政府機構,在一些國家里出現了大企業和政府機構在進行采購時要求購買環境型產品的趨勢,這種大宗的購買行為對綠色產品的需求量很大,因而對市場的影響力也很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影響力會很快成為消費的主流。所以,企業在不斷加強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擴大環保型產品的同時,要運用各種宣傳手段與消費者溝通,將企業的各種環保信息傳達給外界。因而企業的環境信息披露就成為企業樹立良好形象、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措施。重視環境保護的企業已經把實施環境會計和環境信息披露作為企業市場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應以戰略的目光、戰略的手段對企業進行管理,營利性的目標不會發生變化,但實行環境會計核算,將短期的營利改為長期的營利,才是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正確道路。
(作者單位:石家莊鐵道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