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成人教育中學習財會專業存在的問題分析
●李偉
新世紀是一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變化的時代,成人是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建設的生力軍,決定了成人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聯系更加直接和密切。其中,財會專業的成人教育是成人強化自身競爭力的有利武器,是適應時代的迫切要求。文章針對我國成人財會專業教育從學習需要、學習環境、學習者、學習內容分析等四方面進行探討,以求找到成人更好的學習財會專業的方法。
成人教育 財會專業 問題分析 方法
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構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是時代的迫切要求。為了提高全民素質,避免走全日制高考的獨木橋,我國政府及相關教育、教學機構,根據我國的具體實際情況提供了眾多的非全日制高等成人學習的方式和機會,包括:自考、函數、電大、夜大等成人學習模式。在實踐中不斷地發展和創新的成人教育,已經在終身教育和建立學習型社會中發揮出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人教育在辦學形式以及辦學領域上有了更廣闊的視野和空間。
成人學習要求很強的實用性。作為成人的學習,很大程度取決于外部社會環境的競爭壓力,由于進入社會之后,特別是剛進入社會,對于既沒有中國傳統的求職敲門磚文憑,又缺乏一技之長,更沒有家庭背景的情況下。不少人在社會中立足困難,步履維艱,特別是在社會中求職、就業過程中吃過苦的年輕人來說,才更加知道知識、技能等后天學習所具備的條件的重要用途,沒有知識、技能在社會上的難處。在此生存壓力的巨大影響下,萌發了重新學習的內在動力,這體現了有壓力才有動力,壓力越大,動力越強的客觀規律。在相關成人學習專業的選擇上,實用性的要求是學生的首選,其中,財會專業是具有技術性和藝術性相統一的,實用性非常強的經濟管理專業之一,在現代社會幾乎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生產越發展,作為對生產過程控制和觀念總結的會計越重要。所以,很多成人學生都相應選擇了相關財會專業的學習,很多學校及各級相關教育機構也順應這種市場的需求都開設了財會專業。實踐證明該專業生源相當充足和穩定,并且有不斷發展和壯大之勢。
除上述屬于學歷需求以外,整個社會對于財會知識的培訓需求同樣具有相當大的市場前景。
首先,對于在職、在崗現任的各行各業財會專業人員來說,也必須進行不斷地學習,以適應會計工作的變化之需求,這也產生了在職的成人財會學習的市場新需求的份額。財會專業學習的特點之一,必須是終身學習,不斷地學習和補充新的知識內容。因為,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財會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更改的要求很高。財會的法規、制度、方法都會不斷隨經濟社會的發展及時修正。所以,財會知識需要不斷地增加新的理論,再學習、終身學習不可避免。
其次,隨著我國投資市場及品種不斷的增多,廣大的投資者也必須具備相當的財務知識。
投資人可以通過系統的財務知識學習,掌握被投資對象的相關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償債能力等會計信息,從而相對正確的判斷:被投資對象是否具有投資價值,從而追加投資;缺乏價值而減少投資、甚至抽回投資,用腳投票。從而使投資決策增加科學性,減少盲目性,盡可能降低投資風險。從而能在一定程度避免聽從小道消息的道聽途說或者完全聽從所謂的股評家的鼓吹和煽動,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第三,廣大的管理者也必須具備相當的財務知識。作為各級各層管理者,管理是否科學依賴于一定的會計信息,從而以定量的角度去論證各行各業的各種經濟活動是否可行、有效。防范國有、集體、個人資產的減值、虧損,從而實現資本保值、增值的目的。減少所謂的“三拍”管理者,即事前拍胸膛保證,事中拍腦袋后悔,事后拍屁股走人的錯誤經驗管理,從而提高整個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全民對于財務知識都具有一定的需求,都應該學習一定的財務知識,從而滿足實際的需要。
自學和教學的結合。作為成人學習更多地要依靠自己主動學習,養成自學的好習慣,愛好是自學的源動力、持續、終身學習的內在動力。但是不少的成人學生還不能改變全日制學習時的習慣,幾乎完全依賴課堂這一唯一學習環境的教師面授學習方法,認為只在課堂聽講就可以學到全部的財會知識,沒有養成自學的習慣。成人學習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廣泛獲取各種資源,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適合自己個性化的學習策略,適當地進行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通過親身體驗獲得和掌握知識的能力。針對財會專業的具體屬于應用學科的主要特點,應該建立“三、三、一”制學習模式:三分之一自學,三分之一以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現代科技音像設備載體學習,三分之一面授學習,一是要在全時間段、全方位、全課程體系的做到實踐的動手操作、應用,及時將所獲得的會計理論知識的進行相關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成本計算、會計流程的模擬實驗和現實運用。動手能力的好壞是衡量整個財會專業水平的關鍵標志。改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其學習的范圍更廣、靈活性更強。幾乎可以做到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合下都有學習的機會和條件,從而解決成人學生的時間分散、難以唯一以教室為學習場所客觀存在的問題。
財會專業學習的目的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絕大多數學生選擇就讀財會專業的學生,都是其在相關單位從事財務工作或者準備學習財會專業畢業后從事該領域的工作。并且,由于社會就業壓力大,導致不少專業的全日制學生因其專業特征的技術性不強,找工作的優勢不明顯,他們中也有不少的同學加入成人學習來考取實用的證書,其中會計從業資格證是其首選。
會計是管理工具和方法,而財會工作本身技術含量也相當強,單純依靠老會計“傳、幫、帶”很難真正掌握財會專業所必須的系統知識。而且,國家已經實行會計從業人員要持證上崗,考取全國統一的會計資格從業資格證書,是從事會計工作必備的基本條件。而從業資格證的取得也必須經過系統全面專業的學習,必須一次性同時考過《基礎會計》、《會計電算化》、《會計法規》等三門專業基礎課程。因此,客觀要求必須經過接受再教育才能順利地考取從業資格證書。
(一)理解性記憶和記憶性理解的結合
學習財會專業課程必須花時間和精力動手、動口、動腦去記憶、復習、鞏固、準確掌握。是理解性記憶還是記憶性理解,這不能絕對化一刀切。要具體分析不同的情況區別對待。其中,對于計算公式、數學表達式等偏數學內容的知識是要先理解,后記憶、背誦。
例如:在學習財務管理計算年金終值和現值時,如何記住年金終值系數和年金現值系數的計算公式,看似復雜,記不準確,容易遺忘。但是只要能理解這些系數其實就是最簡單的等比數例求和而已,只要記住曾在中學學過的等比數列求和公式,該問題則迎刃而解了,很容易就能牢固地記住各種年金相關系數。
反之,文字性的知識記憶需要先背誦,才能理解其內容實質。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就包含有該意思所在,要系統、完整、全面地背誦概念、定義,才能完整、準確地掌握系統的財會知識。
例如:初學基礎會計在學編會計分錄時,最大的一個困難就是,如何分清賬戶是記入“借”方還是“貸”方?如果背下這個通用公式。特別強調這里的借貸只是符號,不具備任何特定的意義,不能錯誤地理解為“借”方就是借入,“貸”方就是貸出。賬戶的記入方向,是由賬戶的性質本身決定的與“借”、“貸”無任何直接聯系。如果背下這個通用公式,會計基本方程式的擴展形式: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利潤。凡是屬于這個擴展方程式左邊性質的賬戶,一律是金額增加記入“借”方、減少的金額記入“貸”方。如有余額,一般情況在借方。右邊的情況正好相反。
A工廠(一般納稅人企業)2014年1月份從銀行取得季節性貸款600萬元,現已辦妥手續,款項已劃人本企業的存款戶。該經濟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分析:
賬戶的名稱:銀行存款、短期借款(記憶、背誦準確的賬戶名稱和內容,就能判斷。)
記錄的方向:銀行存款是屬于資產類賬戶,同時款項已劃人本企業的存款戶,表示該企業的銀行存款是增加;短期借款是屬于負債類賬戶,同時是從銀行取得季節性貸款,表示該企業的債務是增加。
根據會計基本方程式的擴展形式:資產+費用=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利潤
凡是在這個擴展方程式左邊的性質的賬戶,一律是金額增加記入“借”方,減少的金額記入“貸”方。如有余額。一般情況在借方。右邊的情況正好相反。
銀行存款是屬于資產類賬戶,在該等式的左邊,同時是金額的增加,所以銀行存款記入“借”方。
短期借款是屬于負債類賬戶,在該等式的右邊,同時是金額的增加,所以短期借款記入“貸”方。
金額:可以直接得出借貸方均為:600萬元(簡化起見,用“萬元”作為計量單位,下同。)
分錄:
借:銀行存款600
貸:短期借款600
(二)淺入深出和深入淺出的結合
一個新的學科理論的學習,對于初學者來說,很陌生,缺乏相應的感性認識,由于獲得的感性認識材料不夠,因此理解相關知識相對較難。如果剛開始接觸一門新的財會課程,直接就開門見山地給出若干單調陌生的專業術語,學生絕對是一頭霧水。特別是成人學生,絕對不能照本宣科,必須從實際出發,用通俗的、淺顯的語言、生動的事例。會計專業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教學,要求教師對所教學科有較深的理解和掌握,真正需要是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成為一條常流常新的溪水。學生如何得到這碗水,則要采取淺入深出的方法。盡可能采取現實中最簡單、最直接的實例語言來表達一個新的知識點,學生才能盡快地接受。然后隨著學生掌握的程度加深,再將知識引深。
例如:為什么學習財會?
知識就是財富,而財會就是專門以財富為學習對象,每門財會專業教材都是黃金屋,每個數字都代表的是財富。非常通俗地引入為什么學習財會的理由。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入,財會是如何產生的?
人類要生存,就要衣食住行,必須從事生產,那么生產就必須投入,才有產出,人類的思維決定了總是想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所以就需要記錄、計量、匯總、分析。原始社會就產生以結繩記事法。
例如:一個氏族部落為了生存必須外出狩獵,第一天結果只打了一只小老鼠,回來后就在樹藤打一個小的結,第二天同樣的情況卻打到一只大老虎,回來后就在樹藤打一個大大的結。
投入、產出就有了對比,效率就產生了。這就是財會最初產生的原因。深出導出投入、產出、效率、記錄、計量、匯總、分析、財會的產生等入門知識。并且可以深入到,人的意識能動性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表現形式,實際也就在財會產生的歷史過程中得以具體的體現,運用到相關的哲學知識的并舉,淺出到財會的產生。
通過上述不同的方式,使得學生通過感覺、視覺、聽覺等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思維,全方位地學習知識,最大限度地獲得盡可能多、盡可能快的感性認識材料。才能及時地發生質變,發生飛躍,獲得理性知識,從而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三)先入為主和觀念更新的結合
成人教育的學生由于大多經歷了社會的磨練,相比全日制在校學生而言,學習更加主動,學習中會有更多的自己的習慣性理解和思維。不全是完全被動地接受教材、相關資料及老師的填鴨子似的教育方法,所以在一定程度對教師、教材的要求更高、更嚴厲,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往往行不通。當然這種獨立思考的見解如果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則對成人的學習是有利的。可以在學習中融入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能動地反映、接受、學習知識,對知識掌握得更加完整、全面、系統,遺忘的內容相應較少、較慢。但是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特征,有其利必有其弊,所以也應充分認識到成人的這種已經定型的思維模式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由于預先對知識體系融入了自己的見解,這樣如果一旦該認知是不對的,甚至是錯誤的時候就不比全日制學生們的思維尚未完全定型可以讓思維較容易地重新調整,這種情況要糾正他們就相對較難。
例如:在會計基礎教學過程中的會計科目的學習時,債權、債務雙重性質的科目中的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賬戶中的“他”字,在教學中反復強調是向人收款或者付款不能向物收、付款,所以決不能寫成物的“它”字,然而在不同的課段,甚至在同一課堂會出現好多次,不少學生依然錯誤地寫成“它”字。
這就是由于學生在思維上已經先入為主,習慣性地用它字來表示該類會計科目,所以糾正起來就有相當的困難。
再例如:成人初學會計時,在學習會計主體假設時,通常會錯誤的理解為會計是為會計主體的所有者服務,所以一旦遇到投資時就很難分清到底是在收款還是付款業務,即到底是記入資金是增加還是減少,難以作出正確的判斷。
董事長追加投資100萬元人民幣存入銀行,這時對于會計主體來說是增加銀行存款和投資人的投資。
借:銀行存款100
貸:實收資本100但是不少成人學生就錯誤的認為既然董事長拿錢出來,當然企業是屬于董事長的,因此,董事長的錢就毫無疑問地減少,理所當然地作出錯誤的分錄。
借:實收資本100
貸:銀行存款100
類似的錯誤理解在成人學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就在于要去打破他們的思維定式,搞清基本的會計概念,力求準確無誤。
同時,正是由于這種先入為主的思想,所以在會計制度發生變化,會計處理進行新的調整、變更后,他們往往還習慣于依然使用原來的老方法進行賬務處理,對于不同的會計處理仍然保持較長時間的疑惑。
例如:按新會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盤盈,一律是以調整以前年度損益賬戶為處理原則,不再通過待處理財產損益賬戶,編制會計分錄不少學生依然做成如下錯誤分錄:
借:固定資產
累計折舊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
而正確的分錄是:
借:固定資產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類似是筆者不再使用跨期攤提賬戶中的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同樣是成人學生在學習中的一個難點。
上述這些典型的問題只有在不斷地學習、實踐中才能慢慢地克服。當然,如果教師能夠充分認識到這些典型的問題就可以及時地幫助他們糾正,從而更好地學好財會專業知識。
[1]王穎.甘肅省中等職業學校財會專業教學困難之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3(23)
[2]馮荷英,邱化蕓.淺析獨立學院的會計實踐教學[J].企業導報,2012(20)
[3]陳鶯.高職教育會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討[J].科教導刊,2012(10)
[4]付建生,董文淵.成人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研究現狀探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2(8)
[5]單正豐,梁曉,徐風國.現代教學手段在專科高等成人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3(7)
[6]謝明榮,管窺.我國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J].教育與職業(理論版),2008(13)
(責編:若佳)
F233
A
1004-4914(2014)06-103-03
李偉,川北醫學院人文社科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從事經濟及管理研究四川南充6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