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敏WANG Gang-min
(綏陽縣旺草鎮水利站,綏陽563304)
農業灌溉用水以及農村家庭生活用水都離不開小型農村水利設施建設和管理。在田間修建各種排水和灌溉的輸水管道、蓄水池,在干旱常發地區修建抗旱的應急水庫,在水源地修建小型泵站等等這些水利工程都是保障農村生產生活用水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重要意義就在于能夠有效的解決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給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問題,尤其是受旱澇災害影響比較嚴重的農業區域,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地質地形和氣候條件帶來的自然災害,及時的采取措施將災害導致的人員和財產的損失降到最低。筆者在下文中將針對以點多面廣又形式復雜為特點的水利工程進行分析,簡要的探討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管理和建設的相關措施。
1.1 部分設施老化失修、效益下降嚴重 我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工程建成到現在大概五六十年了,建設當初設計的各種配套設備、生產標準以及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現在農業生產發展的要求。由于參與修建的都是農民,他們的知識技術有限,而工程所涉及到的規劃、設計以及勘測等都不能準確有效的完成,所以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的質量并不是很好,加上投入使用幾十年之后,年久失修和維護不足,工程的很多損毀、老化的部分早就不能夠維持正常的運轉。就我國所有的小型的農田水利骨干工程的數據來看,約有四成到五成的中小灌區干支渠已經損毀。從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的整個灌溉面積來看,節水灌溉面積只占四成多。雖然數據顯示出來的水資源短缺問題不是很嚴重,但是這樣的農田水利建設狀況完全不能滿足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很多設施簡陋的工程還需要翻修或者改建,各種輸水管道需要重新整治。
1.2 以籌資、農民投工投勞為主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機制嚴重滯后 現如今的城鎮經濟發展迅速,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的情況十分普遍,進城務工的數量逐年增加,而投入到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的勞動力自然減少,加上農民對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主動性不高,而且,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大多數都是機械化施工,不僅對鋼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要求提高,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性技能要求也在提高。所以說工程建設對于農村勞動力數量的需求在降低,而對于建設的資金成本投入在增加,這樣一來,很多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由于資金不到位,所以很多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就顯得十分的困難。
1.3 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主體責任不清,管理體制不順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對于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上,將其關注點放在獲得經濟效益回報比較快的大江大河治理和城市防洪以及水庫發電等大型工程上面,而對于經濟收益較慢的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無論是人力財力還是技術知識的支持都十分的有限;除了上級部門的重視不夠,資金投入不足之外,農民也不愿意在經濟收益較低的農業生產上面進行過多的投入,也不積極的參與當地的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這就難免導致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和監管不到位,日常的維護和檢修工作也顯得十分困難。正是由于這樣的設施主體責任不清,管理體制不完善,所以大部分的小型水利設施功能比較差,抵御旱澇災害的能力比較脆弱,嚴重的影響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2.1 對水利的投資結構不合理抓大放小 上世紀末開始國家就十分重視水利工程建設,尤其是對大江、湖泊、主干河流和大中型水庫的水利工程建設的投入更是逐年在增加。相比較之下,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就有所怠慢。就這些年的水利工程建設投資分布上看,一部分市(縣)小型水利工程建設的投資還不占基本項目投資的百分之一,甚至更少。
2.2 農戶投資欲望和能力缺乏 農戶用于小型農田建設項目的投資資金基本上都是生產經營收益除去消費后的余額。由于生產經營的成本投入比較多,物價普遍提高,農戶收入的余額時多時少;信用社能夠為農戶提供的貸款數額有限,而且需要農戶提供抵押品。沒有能力提供抵押的農戶就不能獲得貸款。總的來說農戶投資所需資金短缺,農戶投入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相當有限。
2.3 農村基層干部的畏難情緒 農村的農田水利設施屬于公共產品的公益性質。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農村基層干部要將廣大的農民群眾組織起來,齊心協力完成公益事業。由于很多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而且農戶對于公益性質的工作本身就積極性不高,基層干部有的時候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進行動員工作。這些水利設施建設初期遇到的種種壓力和困難讓基層干部感到舉步維艱,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的工作不能夠及時的做到位。
3.1 增加對農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投入 小型的農田水利工程關系到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糧食安全,國家相關部門要履行自己的財政職能,為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提供必要的投資,在重視大、中型水利設施的除險加固的同時也要為農田水渠和水塘堤壩進行修整提供足夠的資金。而且各級地方政府也要立足于當地的實際需要,有輕重緩急的安排好各項水利設施建設工作,抓重點抓關鍵的同時也要重視次要的環節,讓本地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配套越來越完善。除此之外,當地有關部門要建立有效的投資分擔比例機制,依據誰受益誰投資和財政與產權相對等原則,減輕當地政府的財政負擔,并不斷的推進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不斷放開放活現有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經營管理權。讓農民自愿積極的投資農民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由此確保農田水利工程的投入穩定性,不斷的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3.2 強化管護制度,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順利進行 加快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管理制度改革,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立農民參與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管理機制或模式,積極倡導農戶參與農田水利項目規劃:首先是重新審視“兩工”與搞好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關系。地方政府要認真積極探索在新形勢之下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新機制、新辦法,引導農民投工投勞搞好農田小型水利建設;其次是規范“一事一議”法定程序。推行民主議事,用民主的辦法來推動農村農田水利建設的發展;最后是互助合作,建設跨鄉小型水利工程。政府組織受益鄉村或村村自愿組合開展相互協作。采用借工、換工或有償用工等辦法組織實施,通過基層組織或部門應密切協作開創農田水利建設管理的新局面。
3.3 建設的制度化、常態化管理 在當前情況下,國家不可能把大量的財力用于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上。要把分散經營的農民思想統一起來,積極性調動起來,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納入各級政府工作的議事日程,實行領導任期目標管理,建立層層目標管理考核制度。通過建立嚴格的目標考核制度,實施強有力的行政措施,使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形成制度化、常態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長期、持久、有效地開展下去。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與管理是一項非常系統的工作,只有建立和完善各項制度,規范相應的建設程序建設好我們的農田水利工程。在工程完成后更要做好后期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有效的人員管理責任制、設施維護計劃、灌溉管理制度等等,保障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陳志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探索[J].中國防汛抗旱,2011(01).
[2]孔少林.關于加強農田水利建管與投入問題的思考[J].農村財政與財務,2011(04).
[3]陳燕群.淺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信息,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