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國棟
摘要:
我國的林業工作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生態惡化的局面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營林工作逐漸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如何做好營林生產管理工作已經成為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營林管理;重要性;問題;措施
一、營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與世界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建國初期為了加快發展步伐,無止境地對森林進行濫采亂伐,對生態林業造成嚴重的破壞。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提高,對林業的健康發展越發重視,國家有關部門也出臺了一些政策來改善林業產業的發展,但是林業發展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此過程中還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動林業發展。營林業的興起給林業發展帶來了巨大改觀,營林工作不僅可以更好地培育樹種,保護水土,防風固沙,還在發展林業副產品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而且在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方面,營林工作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營林工作如此強大的作用,加強營林管理工作也就顯得尤為重要,營林工作責任重大,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二、營林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的營林工作基本上都是采用行政管理的方法,在這種管理體制之下,由于營林工作條件艱苦,工作人員極易出現懈怠的現象,上級管理部門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數據謊報現象屢見不鮮。在樹種育苗方面,政府官員缺乏責任感,為了追求片面的政績工程,無論是基層工作者還是驗收和監督部門考察的方面僅僅停留在種植面積上的數據,而對后來的培育工作置之不理,樹苗成活率更是無人問津。此外,育種部門根本不考慮市場供需的要求,推崇面積至上,造成林木生產的供需不平衡,嚴重影響了林木生產的經濟效益。在采伐方面,管理人員只注重大量開采,對開采限度把握不足,可持續發展水平低下,對后續發展產生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現階段大多數林業部門的生產管理依然沿用以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對營林科學化認識不足,過分重視經濟收益,忽視了林木結構的重要性,林區的樹種單一,難以實現林業生態的自我調節,從對未來的發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營林工作對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工作人員需要有較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而由于營林工作艱苦的工作條件,較低的工資水平,極少有人愿意投身營林事業,大多數一線工作者難以承受山嶺荒野的艱巨條件,紛紛離崗,人員匱乏的難題亟待解決。
一些林業監督監察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其位而不謀其政,對林業工作的監督檢查只是一些表面工作,從不涉及實質內容,責任不清弄虛作假。很多領導官員為了自己的仕途升遷,做足面子工程,只要自己在位期間沒有問題就好,從不考慮未來的長遠發展,極度缺乏可持續發展意識。由于之前瘋狂的采伐,木材產量嚴重不足,造林任務也逐漸繁重,營林經費不斷降低,營林生產工作面臨出現不斷下滑的局面。營林工作本身艱苦的條件使得工作人員積極性下降,林業局為了眼前的利益也開始盲目地開展造林活動,擴大造林面積,木苗數量供應不足,也不對木苗進行嚴格篩選,有什么就種什么,什么價值高就種什么,營林管理工作失去了原來的意義。
三、加強營林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首先政府有關部門應給與營林管理工作足夠的重視,制定完善的責任機制,各項工作責任到人,定期做好監督檢查工作。出臺合理科學的營林管理制度,,完善營林驗收控制,明確履行明確的獎懲管理策略,對工作人員的現實表現做好記錄并存入檔案,提升營林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加強營林管理工作要重新考量現有科技力量,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充分考慮科學技術的利用,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圍繞生產管理過程中的現實問題,采用關鍵技術進行科技攻關,增強科學技術的實用性,通過實踐不斷總結經驗,做好推廣工作,推進全行業的健康發展。加大對營林管理工作的資金投入,吸引高級人才的加入,同時針對技術人員流失的實際問題,提出合理方案,推送一些基礎條件較好的員工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提高營林管理團隊的綜合素質。
同時也要重點加強林木的培育管理,進行深入具體的調查,強化對設計工作的管理,為林木撫育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對林區進行立體全方位的開發管理,積極改進對天然森林和人工森林的經營管理工作,設置健全的采伐規章制度,提高林木幼苗的成活率,限制采伐的程度,保障林區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倡導對不同類型的林區的撫育,保障森林的生態效益的同時,合理有效的發展林木副產品,緩和經濟效益與開采力度的沖突。在林區的撫育管理工作中切忌照抄照搬,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身的技術標準和管理辦法,針對不同的問體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
要做好市場調查,分析市場需求狀況,及時調整育種品種和數量,從而降低木苗的成本投入。同時,可以對木苗的培養科采取適當的承包機制,采用合同制形式制定相應的回收合同,保障造林用苗,還可以制定合理的木苗評價機制,不同品質的木苗以不同的價值出售。在這樣的競爭機制下,各林區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苗木,更好的完善林區樹種結構體系,增強其生態活力。目前,營林集約經營管理所采取的的措施仍然停留在簡單的技術層面,為了取得更高的經營效益,應該從管理層入手,加大對營林工作的投資力度,從木苗成長初期到生長的不同間斷,采用合適的施肥、大藥除蟲等撫育措施,給林木提供一個舒適的生長環境,尤其像楊樹這樣的短周期速生豐產林,為了縮短其培育周期,必須采取集約經營的營林管理模式。
四、結語
總之,營林生產為我國林業的發展帶來了相當大的改觀,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生態平衡的貢獻更不言而喻。營林管理工作中仍存在大量的問題需要去解決,我們只有在不斷地實踐過程中,總結經驗,分析各類問題的原因,以尋找有效的解決措施,不斷完善營林管理工作體系,促進我國的林業事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錢克條.淺析營林工作的重要性、問題及對策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2(08)
[2]陳淑香.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廣東科技,2009(02)
[3]佟建民.我國林業的發展及現階段發展的對策[J].改革與開放,2010(04)
[4]艾立鵬.關于營林生產中存在若干問題的探究[J].中國對外貿易,2011(20)
[5]程躍宏.淺談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業,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