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品,廖萍,劉敏
(贛州市人民醫院,贛州341000)
彩超對胎兒臍帶繞頸的診斷價值及臨床意義
潘品,廖萍,劉敏
(贛州市人民醫院,贛州341000)
目的:探討彩超對胎兒臍帶繞頸的臨床診斷價值和意義。方法: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600例孕產婦,其中300例孕產婦在產前2周內行彩超檢查診斷為臍帶繞頸(觀察組),另300例孕產婦2周內行彩超檢查無臍帶繞頸(對照組),對比兩組孕產婦的臍帶繞頸符合率以及臍帶繞頸產婦發生胎兒呼吸窘迫發生率。結果:觀察組孕產婦分娩證實287例臍帶繞頸,符合率為95.67%,對照組孕產婦分娩證實有292例無臍帶繞頸,符合率為97.33%,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發生胎兒窘迫33例,發生率11%,對照組發生胎兒窘迫4例,發生率1.33%,差異顯著(P<0.05)。結論:彩超對于孕產婦的臍帶繞頸診斷率高,能夠幫助臨床及早的發現臍帶繞頸產婦,避免不良后果發生,提高了分娩的安全系數。
彩超;胎兒;臍帶繞頸
胎兒臍帶繞頸是臨床常見的現象,是指子宮內胎兒的頸部被臍帶所圍繞,容易誘發胎兒窘迫情況的發生。胎兒臍帶繞頸時分娩過程中會一定程度提高胎兒死亡率,這是由于臍帶繞頸會導致窒息的發生[1]。此外,發生臍帶繞頸必然會增加第二產程時間延長,引起胎盤早剝的可能性加大。通過彩超診斷是否有胎兒臍帶繞頸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預先了解胎兒的情況,來選擇最佳的分娩方式以及做好充分的搶救準備,來降低胎兒窘迫的發生率,提高安全性,現筆者將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的研究資料整理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600例孕產婦,其中300例孕產婦在產前2周內行彩超檢查診斷為臍帶繞頸(觀察組),另300例孕產婦2周內行彩超檢查無臍帶繞頸(對照組)。觀察組孕產婦年齡23-33歲,平均年齡(26.4±4.4)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6±1.2)周,單胎294例,雙胎及多胎6例;對照組孕產婦年齡22-32歲,平均年齡(26.2± 4.2)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8±1.1)周,單胎295例,雙胎及多胎5例。兩組孕產婦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兩組孕產婦在產前兩周行常規彩超檢查,應用MindrayDC-7彩色多普勒超聲儀,探頭頻率3.5MHz。囑咐孕婦仰臥位,對胎兒的頭部、身體四肢及發育情況進行觀察,并沿著胎兒的脊柱上下觀察頸部、背部的軟組織,觀察羊水情況,注意有無臍帶繞頸,臍帶繞頸周數,然后進行彩色多普勒及脈沖多普勒檢測。
1.3 臍帶繞頸彩超診斷標準
胎兒頸后頸前部有臍帶回聲,胎兒頸部皮膚有壓跡現象,繞頸一周呈“U”型、繞頸兩周呈“W”型、繞頸三周及以上呈“鋸齒形”;彩色多普勒顯示于上述壓跡處呈現紅藍相間的小彩團,探頭旋轉橫斷面掃查,可見繞頸臍帶呈紅藍交替的“麻花狀”彩色血流束環繞胎兒頸部。
1.4 統計處理
實驗所得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診斷符合率
對比兩組孕產婦的彩超診斷結果,其中觀察組孕產婦分娩證實287例臍帶繞頸,符合率為95.67%,對照組孕產婦分娩證實有292例無臍帶繞頸,符合率為97.33%,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孕產婦B超診斷符合率
2.2 胎兒窘迫發生率
對比兩組孕產婦胎兒窘迫發生率,觀察組為11%,對照組為1.33%,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胎兒窘迫發生率對比
臍帶繞頸是臨床較為常見的臍帶異常種類,約有90%的臍帶異常是臍帶繞頸。在孕產婦分娩中,臍帶繞頸的發生率在20%左右[3]。導致臍帶繞頸的原因有很多,如臍帶過長、羊水過多以及胎動過頻等。一般臍帶繞頸多在2周以內,3周以上臍帶繞頸較少[4]。研究發現,臍帶長度45cm以下者,繞頸發生率較低。胎兒發生臍帶繞頸,容易導致胎兒窘迫發生,這是由于臍帶作為胎兒和母體之間唯一的聯系,主要作用有用于營養物質的交換,提高胎兒生成所必須的營養成分,一旦發生繞頸,營養物質無法滿足,最終導致窘迫發生。臍帶繞頸后,臍帶長度不夠,就會影響胎兒的分娩,延長產程,加上在分娩過程中,纏繞的臍帶會過分牽拉,臍帶血流受阻,進一步加重窘迫程度[5]。彩超在診斷臍帶繞頸時,優勢明顯,具有方便、快捷,準確性高的特點。對于假陽性的情況分析可能是儀器性能較差、調節不到位。采用彩超對孕產婦進行產前檢查,可以有效的診斷臍帶繞頸,減少胎兒窘迫發生率。通過上述研究得知,觀察組孕產婦臍帶繞頸符合率為95.67%,對照組孕產婦無臍帶繞頸符合率為97.33%,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發生胎兒窘迫發生率11%,對照組發生胎兒窘迫發生率1.33%,差異顯著(P<0.05)。提示彩超診斷臍帶繞頸準確率高,且能減少胎兒窘迫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通過彩超提高臍帶繞頸的早期診斷,加強產時胎兒監護,提高正確處理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水平,有可能最大限度降低因臍帶繞頸引起造成的不良結局,確保母嬰安全。
[1]吳細梅,覃曼娟,李麗娟等.彩超在妊娠晚期胎兒臍帶繞頸宮內松解方法中的臨床研究[J].廣州醫藥,2013,44(1):6-7.
[2]石濤,白艷,楊家翔等.彩超在診斷胎兒臍帶繞頸合并心律失常作用的探析[J].中外醫療,2013,32(29):23-24.
[3]張萍,祝瑞琴.彩超診斷胎兒臍帶繞頸的臨床意義[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3):148-149.
[4]陳沛芝.彩超診斷胎兒臍帶繞頸的臨床價值研究[J].中外醫療,2012,31(29):23-25.
[5]孟琳.B超與彩超對胎兒臍帶繞頸的診斷價值[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8,14(22):54-55.
[6]齊繼連.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妊娠晚期胎兒臍帶繞頸的臨床意義[J].廣東醫學,2003,24(2):192-193.
R445.1;R714.56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4.06.22
201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