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和 楊志良
摘?要: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地方中等職業學校只有突出自己的辦學特色,才能在激烈的職教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迎接職業教育的春天。
關鍵詞:辦學特色?地方中職學校?生存與發展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會議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轉方式、調結構和民生改善的戰略舉措。以改革的思路辦好職業教育,對提升勞動大軍就業創業能力、產業素質和綜合國力,意義重大。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換代時期,迫切需要數以億計的工程師、高級技工和高素質職業人才,這就需要一個更具質量和效率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予以支撐。
隨著國家的扶持和市場經濟的推動,現在中職教育規模已與普高教育相當,高等職業教育也占據了半壁江山。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2012年底已有中等職業學校12663所。同時,國家又遴選了1000所示范性學校予以重點“武裝”。在強手如林的職業教育中,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普通中職學校要求生存、謀發展,突出辦學特色是十分必要的。
一、特色強校的意義
1.生存與發展的戰略選擇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公報顯示,初中畢業生人數在減少,2013年初中畢業生1578.4萬,比2012年減少82.4萬,降幅達到5.22%。隨著大眾化高等教育不斷推進,更多考生有機會進入大學學習。這也造成職業教育生源十分有限的局面。
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國即將出臺方案,實現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即技術技能人才的高考和學術型人才的高考。 “技術技能型有三種人,第一類是工程師,第二類是高級技工,第三類是高素質勞動者。”因此普通中職學校招生難就更加突顯了。如果與大學技能院校、高職院校專業設置重復,人才培養規格相同,職業院校的生存路子就會越來越窄,最終難以生存。只有辦好自己的專業,增強自己的綜合實力,形成辦學特色,最終實現特色強校,才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中職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戰略選擇。
2.滿足地方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各地區自然條件不同,社會發展和經濟特點千差萬別,形成了地方經濟特色。中等職業學校分布在全國各個地區,具有明顯的區域性。這是我國職業院校的合理布局,同時也是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中等職業學校要生存就必須與之配合、為之服務。沒有中等職業學校特色發展,就不會有特性化技能型人才。因此只有堅持特色發展戰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才能為地方經濟發展培育大批的個性技能型人才。應該根據區域經濟的發展,適時調整專業設置。該上的就上,產業不需要了,該下就下。只有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特色,形成獨立的中等職業教育特色,才能在十分激烈的職教競爭中,爭得生源、爭到經費、爭來師資,最終得以壯大和發展。
二、辦學特色的內涵與特征
1.辦學特色的內涵
事物所表現的獨特色彩、風格等被稱為特色。特色是一個事物或一種事物顯著區別于其他事物的風格、形式,是由事物賴以產生和發展的特定具體環境因素所決定的,是其所屬事物獨有的。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葛道凱司長談職業教育時說:“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道路有六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堅持五個對接。職業教育的專業和產業企業崗位對接、職業教育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和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和職業教育證書對接、職業教育和終身教育對接。第二個特點是深化產教融合。第三個特點是聚焦內涵建設,不斷提高辦學質量。第四個特點是擴大優質資源。第五個特點是服務社會公平。第六個特點是推進綜合改革。”
一所中等職業學校辦學特色是指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形成和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發展方式和被社會公認的獨具個性、優良的辦學風格和辦學特征,主要體現在辦學思想、目標定位、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校園文化等方面。
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有競爭力。要把學校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結構變化緊密結合起來,創新理念、彰顯特色、打造優勢,走出一條不同于其他學校可持續發展之路。
2.辦學特色的特征
辦學特色要有鮮明的個性。辦學特色的個性存在于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的教育教學共性之中。辦學特色決定學校辦學的品位、層次和成色,是學校優勢所在,是一所學校區別于其他學校的鮮明個性和外在表現,即特色的獨特性。學校發展過程中,要分析自身的具體狀況,充分挖掘自己辦學優勢,并培育它、發展它,最終形成獨特性。
辦學特色一旦形成,便不會輕易變動,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相對的一致性和連續性。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是學校發展過程中的創新和選擇,是長期積累的過程,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一旦形成就是學校辦學的穩定優勢,即辦學特色的穩定性。它是學校發展的持續動力和精神動力。
辦學特色具有時代的氣息,隨時代的發展變化而變化。辦學特色與時俱進,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即辦學特色的發展性。
辦學特色是社會公認與自我認定的統一。辦學特色不是自封的。如果得不到社會認可,自封的辦學特色沒有任何價值。特色的形成與發展應基于社會發展的需要。辦學特色價值取決于其對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所作的貢獻。其貢獻越大,被社會或同行認可的程度越高,即辦學特色的公認性。
3.辦學特色的主要內容
職業學校的辦學特色集中體現在辦學理念、辦學專業、人才培養、管理模式、校園文化和師資隊伍等幾個方面。
辦學理念是學校的靈魂,對學校的發展起著引領作用。創建一所特色鮮明的學校,必須有先進的辦學理念,隨社會經濟轉型發展,一所地方中等職業學校要生存和發展,不能沒有獨特的辦學理念。由于受到地方經濟發展的影響,地方性職業學校與國家重點“武裝”的示范學校差異較大,在激烈的競爭中求生產、謀發展必須以鮮明的個性和特色來取勝,突顯服務于地方的辦學理念。
建立特色專業優勢學科是形成辦學特色的基礎。地方性職業學校,不可以與重點職業學校、發達地區中等職業學校比全、比大。應該根據自己的獨特優勢,發展某些特色專業,并使之成為優勢專業,取得獨立性的成果,形成辦學特色的切入點。
專業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學校人才培養、產業開發和服務社會都是以教學專業為基礎的。建設特色專業是學校辦學特色的具體化和核心。
要形成專業特色,就必須立足于學校現有基礎和實力,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建立地方性鮮明、應用性顯著、適應性好和競爭性強的品牌特色專業體系,從而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大批具有職業精神,有技術專長的人才。
地方中等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特性,不僅體現注重培養應用型、技術型人才,滿足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而且培養人才的專業知識結構、綜合素質、個性特長等還要具有競爭力,從而形成了其人才培養的特色。學校應當以企業對本專業人才類型和規格要求為參考基準。
校園文化反映學校的精神和理念,是形成辦學特色的保證。優美的校園,濃厚的學習氣氛,團結和諧的同學關系,關愛互敬的師生情義,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內涵,在學校的辦學特色發展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良好的管理水平是辦好學校的關鍵。學校應根據自身辦學理念,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制度,綜合考慮學校實際、地方經濟、歷史文化傳統、追求有自我特色的管理模式。
學校特色專業的發展,優秀的師資是關鍵。專業的特色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師資隊伍的特色,優勢專業特色出自于教師隊伍的個性、氣質等。師資隊伍建設是地方中等職業學校的特色主導因素,是推動特色發展的重要源泉。要培育“雙師型”教師,聘請應用能力強的專業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從而建立一支能夠較好適應學校特色發展的師資隊伍。
三、特色強校的路徑選擇
地方中等職業學校只有在塑造特色、發展特色的過程中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特色強校是地方中等職業學校在競爭中擴展生存和發展空間的必然選擇和有效途徑。
1.差異化發展的戰略
各地中等職業學校基礎完全不同,創建辦學特色沒有統一的模式可以借鑒,不同的學校要結合自身實際選擇合適的特色戰略,這是特色發展的關鍵。市場經濟體制下職業教育的復雜性和多元性決定了學校必須采用差異化方式,形成自身實際特色。在職業教育學校空間密度高、競爭壓力大的現狀下,只有走差異化發展之路,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要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保持別具一格的特色,從別人未觸及處著眼,從市場空白處用功,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
2.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是立足點
現代職業教育最根本的是要教別人一種謀生的技能,所以地方中等職業學校要培養高技能人才,要辦好自己的專業,增強自己的綜合實力,就必須立足當地、服務于地方、依托于地方。地方特有的文化、經濟環境、自然條件往往成為學校專業設置、形成一定特色的重要客觀因素。地方性是地方中等職業學校的辦學方向和辦學特色之一。培養有地方特色的人才是地方中等職業學校辦學特色形成的核心。
培養人才是學校的首要職能,也是辦學特色表現最直接的領域。要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為地方培養人才,就必須積極探索和建立符合人才培養特點的應用型教學體系,改革實踐教學內容,逐步形成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只有這樣培養出的人才具有現實價值。因此專業建設特色強,學校就能辦出特色,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作者單位:黑龍江林業高級技工學校)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