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
摘?要:本文闡述了在職業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達不到相應實效性的原因,對增強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進行了探討與分析,得出教育方式應該相應改變的結論,希望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主要表現在教育目標的程度和效果上,通過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起科學的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強還可以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因此,很多國家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對學生群體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社會意識形態得到傳播,但是就現在看來,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的作用不大,缺乏一定的實效性。所以,我們要找出缺乏實效性的原因,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切實的增強。
一、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強的原因
我國職業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缺乏是存在一定的必然性的。在職業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學生們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不感興趣,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起不到應有的指導作用。具體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現實中實用、功利的市場導向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理想信念教育之間存在著矛盾
一方面,在職業院校中展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作為核心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的教育。要求學生不斷地樹立更高的追求目標,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是對愛國教育進行弘揚的過程,要求學生積極地弘揚民族精神。再有,要對學生進行道德規范相關的道德教育,為社會培養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新型人才。
但是現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嚴峻的挑戰。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學生逐漸向追逐利益轉變,在市場競爭中人的價值更追求功利化,學生勢必會將獲得物質待遇作為自己學習追求的目標。這樣發展下去,學生自身的意義與價值就會被忽視,精神生活缺乏,精神信念將會非常淡薄,對馬克思主義不再關注。
2.傳統的教育模式與現在學生的特點不相符
現階段職業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終采用傳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嚴重忽視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受到相應影響。因此,我們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學生的意識形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使學生樹立起崇高的政治信仰,擁有更高的政治覺悟,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現在的學生更關心自己的個人發展,他們擁有非常強的主體性和懷疑性,他們對于硬性灌輸給他們的知識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
所以,職業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再用傳統的灌輸方式進行教育,這種教學方法是不會獲得預想的效果的。職業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應該根據學生的個體特點對教學方式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改革,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
二、如何使職業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更高的實效性
1.在教學的過程中逐漸減少理論化的色彩,將教育的重點放在培養目標的層次性上
現階段在職業院校中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養目標上顯得過于理性化,培養目標的層次性開始模糊。這樣的局面導致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缺乏層次性,忽視了學生的個體性、學生理解能力和特體特點的差異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缺乏針對性,進而實效性也被降低了。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要將培養目標放在將學生培養成一個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知識技能和人文素養的個人的層面上。在教育過程中要注重法律與道德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后,學生要明白自己應該享受到的權益和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有哪些,將學生培養成遵守法律和道德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
2.在具體的教育中創新教育方式,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道德不應該用灌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傳授,這是一種消極的教育方式,教育工作者應該在實際的工作中將學生看作教育教學的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幫助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面對的實際道德問題。
三、小結
綜上所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該注重學生主動性的發揮,摒棄通過說教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方式,要在職業院校中積極營造出一種自由、民主的教學環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要以激發為主,讓學生享受到充分的自由,真正成為思想和行為的主人。教育工作者要不斷轉變教育觀念,發展和創新教學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研究、探討的方式,對社會和人生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幫助學生樹立起科學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人生觀。
(作者單位:棗莊科技職業學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