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霞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越來越重要,因此優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勢在必行。本文在分析當前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存在不足的基礎上,從豐富教學形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等方面,對優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優化
技工學校的教學目標是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教育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對技能的掌握與運用。但是,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當前技工學校教學的重點主要是應對考證,注重學生能否順利通過考證,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這是不符合社會對人才發展需求的。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技工學校,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一切“唯考是從”的教學模式,側重于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應用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這樣學生才能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不斷提升學以致用的能力,最終提高競爭就業的能力。
下面,筆者根據自身技工學校教學的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優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我國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普遍的問題,例如在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教學模式的趣味性、教學設計的系統性以及教學內容的實踐性等方面都存在著不足之處,直接導致學生對課程的重要性和主動性認識不足,從而使得其課堂教學的效果不甚理想。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和興趣
雖然教學改革一直都在實施中,但在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是教師單方向的“灌輸式”的教學,學生大部分也是被老師“趕鴨子上架”點名發言,這樣使得學生對這門課程缺乏興趣,甚至有時候會產生畏懼和抵觸情緒,這就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
2.重理論,輕實踐,忽視了對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與其他課程不同,它是一門應用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其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因此,課堂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上,還要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讓學生走出教室,對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但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控制著教學的節奏和步驟,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花在理論知識的教授中,幾乎沒有留下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探究、發表自己的觀點。學生在這樣灌輸式的課堂教學中幾乎完全沒有互動交流的機會,從而使得思維得不到激發。這樣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如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
二、優化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的策略
1.豐富教學形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在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將計算機操作技能大賽、合作學習、實物模型、多媒體技術等輔助教學的手段引入課堂的教學之中。這樣既能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原本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更加形象、具體,極大地改善了課堂教學效果。
(1)合作交流,探究釋惑。合作交流將小組成員構建成相互學習的團體,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完成學習任務為目的進行交流、探究,最終釋惑,從而更好地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合作交流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彼此真誠,在學生之間、教師之間和師生之間建立互惠的教學模式,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轉變了傳統教育的學習觀,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樹立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共同探究問題,形成了一個良好互動的教學局面,學生能更加深層次地理解問題、思考問題、發表觀點。為了使探究的氛圍更加融洽、活躍,教師要注意以下的問題:關于計算機操作技術操作中涉及的問題,應該有一個難度梯度,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操作訓練,不能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操作以及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不要因為學生操作的錯誤而批評學生,導致學生對計算機技術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
(2)開展計算機操作技能競賽。技工學校的教育主要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因此課堂教學重點在于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學以致用。在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計算機操作技能大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例如,在學習了PowerPoint制作技術的內容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PowerPoint制作技術的競賽,主要對學生幻燈片的版面設計、演示文稿的動畫設置以及演示文稿的放映情況等進行評分。評選出優勝者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只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探究,才能不斷激發學生自我學習,實現真正的教育。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適應性很強的學科,技工院校培養學生的目的是為社會輸送應用型人才。計算機的操作技能本身就是為生活服務的,具有廣泛的應用性。因此,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計算機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引導學生課下對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進行探究,不但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讓學生學以致用。這種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中以教室為中心的封閉式教學,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在生活中,都能利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問題,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例如,在學習了Excel操作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統計本班的各周考勤,并匯總。
操作要求:把各周考勤都放在一個工作簿中,各周考勤表以周命名;將最后一個工作表命名為“考勤總計”并計算出每個學生的考勤匯總。
利用公式:考勤匯總=1周考勤!**+2周考勤! ** +……(注:**表示單元格名稱)
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根據本班上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和考勤統計,利用所學知識幫助班主任將符合獎學金的學生篩選出來,為老師減輕工作的壓力,甚至可以把公司報表統計也引入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們參與實戰。
在教學中,不拘泥于課本的知識,將課堂知識應用于實際的生活之中,不僅能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的價值,更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三、小結
總之,只有不斷改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優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教學。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廣大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技工學校教學改革要求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這就需要教師要了解當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在豐富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讓學生能在以后的職業生涯中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
參考文獻:
[1]余瓊瓊.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之我見[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0(15).
[2]楊紅芳.淺談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學的優化[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1(10).
(作者單位:廣東省粵東高級技工學校)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