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鋒
摘?要: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實行標準化考核后,理論知識部分采用了計算機無紙化智能考試辦法。面對無紙化考試題量大、知識面廣、難度大、考點細化等特點,也為了幫助廣大考生順利過好這一關,給第二、第三關的技能、綜合評審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此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無紙化? 職業資格考試?理論知識
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是由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主持的一項大規模的標準化考試。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勞動就業制度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國家考試制度。它是指按照國家制定的職業技能標準或任職資格條件,通過政府認定的考核鑒定機構,對勞動者的技能水平或職業資格進行客觀公正、科學規范的評價和鑒定,對合格者授予相應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是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它是勞動者求職、任職、開業的資格憑證,是用人單位招聘、錄用勞動者的主要依據,也是境外就業、對外勞務合作人員辦理技能水平公證的有效證件。它關系到廣大勞動參與者的切身利益,具有廣泛而重要的社會意義。
國家職業資格考試的重要作用及其如此龐大的考生規模使得這種考試的每一次改革都會牽動眾多學員和教師敏感的神經,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最新的國家職業資格考試方案是于2013年1月起全面推行的,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職業資格考試進行的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改革,而改革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理論知識的變動。眾所周知,職業資格考試包括理論知識考試、操作技能考核和綜合評審(論文)三大部分。從2013年開始實行標準化考試后,理論知識部分放棄了原有傳統的紙質考試,改為采用計算機無紙化智能考試。面對無紙化考試的題量大、知識面廣、難度大等特點,很多學校與培訓機構均反映,2013年以來的各工種理論知識的無紙化考試,其合格率太低,大大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師生們都深感疑惑,嚴重打擊了他們的教學與培訓積極性。如何幫助考生順利通過這一關,這是擺在我們教學工作者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從這一改革的動向進行探討,分析其對理論知識教學的啟示,冀望能為職業資格考試理論知識的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
一、革新觀念
從2013年以來,通過對各工種無紙化理論考試的題目分析來看,試題內容減少了以往學術性與“花拳繡腿”式的內容,而更多注重實用性與技能性的內容。這樣就要求我們要改變教學方法,不能再以傳統的“填鴨式”方法作為教學方式,以不變應萬變,當今時代要求我們要具有“真功夫”。俗話說得好:耕作看收獲,教育看結果。就像打籃球,姿勢多漂亮、閃人運球多好看,投不進去就是沒結果,不能說動機很好,但結果是零分。
2012年以前的考試方式是:理論知識指定一個考試范圍,并發給相關的復習資料,然后利用紙質進行考試,這種考試方式通常合格率都比較高。按照2013年國家對職業資格考試的改革要求,師生應該改變2012年以前的考試思維,要求我們要用全新的標準來綜合衡量考生素質,要求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以他們所學習并掌握到的知識技能,能夠真正與當今社會需求實現無縫對接。如今,各工種的理論知識考試就好像現在考汽車駕駛證一樣,并沒有指定題庫,而且考試內容還會根據社會的發展動態增減相應的題目。所以,教師應改變觀念與提升自我同步進行,要求授課教師是一位既具有豐富科學理論知識的教師,又具有較強實踐技能的雙師型教師。
二、緊扣教學大綱與考試大綱
教學大綱是根據教學計劃的要求,為明確課程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而規定的課程內容、體系、范圍和教學要求的基本綱要。它是實施教育思想和教學計劃的基本保證,是進行多種媒體教學、教材建設和教學質量評估的重要依據,也是指導學生學習、制定考核說明和評分標準的指導性文件。如果離開教學大綱,我們的教學工作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緊緊圍繞教學大綱,開展日常教學工作。
考試大綱是關于考試題型設置及知識點要求的指導性文件,目的是為便于報考者了解、準備和參加考試的內容范圍。所以我們要仔細研讀考試大綱,以大綱為主線,教材為指導,做到教學內容重點突出,授課范圍對考試大綱全覆蓋,不留任何死角。
三、試題分析
首先來了解一下命題方法。根據命題辦法,我們應該對理論知識鑒定點有所知曉,理論知識鑒定點就是對最小級鑒定范圍進行可鑒定性分析,并按知識體系內在邏輯細化到最小不可分割且獨立可鑒定的“知識點”。按命題規范的要求,命題要細化到知識點,其中命題技巧大致上有6種:第一,同一個知識點可以通過改變題干考核關鍵點(即改變括號位置)的方式進行反復命題,例如:攝影師工種的理論知識題,在計算曝光寬容度時,可以采用公式(曝光寬容度)=(膠片的寬容度)-(景物的曝光范圍)計算,這里3個括號的位置可以隨機改變;第二,通過改變選項內容(題干不變,在四個選項中至少改變2個選項的內容),進行反復命題;第三,通過列舉實例進行反復命題;第四,通過改變題干中數字進行反復命題;第五,通過改變題干表述的方式進行反復命題;第六,通過變換題型進行命題。
按照命題開發管理辦法要求,各工種相應等級的理論知識部分至少要有6套(每套200題)以上的試卷,技能部分也要6套(每套至少3個項目)以上試卷,才可以進行鑒定考核。
四、積累考試題庫
眾所周知,任何一種考試最怕的就是沒有樣題和題庫作為參考,我們要善于積累題目。每所學校最好指定一至兩位教師(如機房管理員)負責收集每一次考完后的題目,將之整理保存好,以便當作日后的復習資料。收集題目的方法有很多,除了可以通過國家和省級的相關網站獲得相應工種的復習資料外,還可以通過考試來獲得。例如,從2014年開始,為了規范考場的考務管理,按照上級的要求,所有工種的鑒定考試項目都必須設置高清監控系統進行監控,我們可以從監控中獲得相應的考試題目。當然,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通過在計算機中安裝錄屏軟件來獲得。隨著學校各工種考試場次的不斷增加,考試題庫就可以不斷得到增加和完善。
2013年以來,經過對每一次鑒定考核過的試卷研究發現,上級鑒定指導中心用電腦組題時每兩套試卷的重復率一般不會超過20%。按照這種情況,只要我們積累了一定數量的題庫,并且讓我們的學員融會貫通,那么考試的合格率就會達到理想狀態。
五、加強備考練習
加強平時的上機模擬練習,合理安排答題時間,掌握整個考試流程,做到對考試胸有成竹。理論知識考試的題目有200題(每小題0.5分),其中,單項選擇題有160題,判斷題有40題,要在120分鐘以內完成。這樣,考生應該科學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在一套題上花費太多時間,當遇到不懂的題目時,考生也要隨機先填上一個答案并進行相應的標記,待其他會做的題目做完后,有時間回來再補夠,千萬不要留下在120分鐘后自動交卷時,還剩下有空白的答案沒給填上去的遺憾!對于已經在工廠或企業一線上班的學員,特別是中年以上的考生,可能由于他們平時較少接觸電腦或者工作較忙原因,平時他們上課的出勤率不一定很高,答題速度又相對較慢些,所以更應該要求他們多抽出時間進行電腦模擬練習,以應對好理論考試這
一關。
在考前的培訓、復習階段,我們要及時發放復習資料給學員,而且發放的資料要做到紙質和電子文檔同時兼顧,以便讓不同需求的考生能夠靈活選用。
作為主體的考生,除了認真上課聽教師講解以外,平時的復習應該做到兩方面。
1.增強信心
考試的難度并不是讓人高不可攀的,能不能考好,關鍵在于合理的復習。在準備考試期間,堅定目標信念,有目標方有持之以恒的動力,要做到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既然決定了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就要做好吃苦的準備。
2.重視學習方法
一是會看書:要取得好成績,抓住教材內容很重要,掌握考試大綱更重要。二是帶著問題去學習:多問為什么,給自己出題,書本常合起來想想,在實踐中遇到這類題該怎么辦?三是關注錯誤不重犯:平常多做實戰演習,每次對照標準答案做總結。把做錯的知識點標出來,并對做錯的題目進行深入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是概念理解不正確,是計算錯誤,還是粗心大意?通過對比反思,歸納小結,加深對概念和知識點的理解,然后適當多做一些相關練習,提高答題的正確率。四是重視弱點:記憶力是成人學習的薄弱環節,但有些內容又必須要記住(如各種參數、尺寸等),所以在記憶環節,要格外重視。五是溫故而知新:在完成一個新章節內容學習后,要趁熱打鐵,并能對該章內容與上一章的內容融會貫通。
六、注意政策導向和改革創新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同的政策導向指引人們進行相應不同的生產與社會實踐活動。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要經常了解國家、省和市的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緊跟政策導向,把握時代脈搏,做到自身的思想水平與國家發展方向同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決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生產力。教育對生產力的影響作用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教育再生產勞動力,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我們培養學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再生產勞動力與科學知識。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作為職業教育的工作者,要有不斷的改革精神和創新精神。
以上所述,是筆者應對職業資格無紙化理論考試的幾點思考。在應對鑒定考試的過程中,我們不妨把考試當做一場無硝煙的戰爭來對待,只有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方能百戰百勝!任何一件事情的改革,都會有一個適應期,只要我們把握時代脈搏,不斷改革進取,就能抒寫我們職業教育的壯麗華章。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技師學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