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樺
前幾天老爸來電話,一向穩重的他十分激動:“那份保險有戲啦!”我一聽也跟著激動起來,因為這個話題曾是我們家的禁忌。
7年前,老爸幫我去建行存錢。一進營業大廳,就有個工作人員熱情詢問,當得知是存錢后,就積極推薦一款理財產品。“我還以為她是建行工作人員,而且當時我只想存2年,她說沒問題,可以拿的,所以就稀里糊涂簽了合同。”事后老爸對我回憶此事,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他買了6萬元的X人壽“得意理財兩全保險”,幾乎是我當年一年的稅后收入。等過了猶豫期,老爸才看明白合同,要等我70周歲才能領回本金,而這款保險的年收益率不足4%,如果反悔,第一年要被扣除5500元,然后逐年遞減。這下老爸傻眼了,當時我才27歲,43年后才能拿回錢!為了不讓老爸難過,我在他面前絕口不提這保險的事,哪怕到我后來結婚買房,這筆錢也被全家當作“沉沒成本”而選擇性遺忘了。
而這一次,老爸說X人壽來電話,說是可以把保險改為10年期,應該是3年后就能拿回本金了,讓我趕緊帶著合同、身份證去辦一下,還給了我對方一個業務員的名字和手機號碼。原來合同上的業務員早就離職了,我這次留了個心眼,打電話給X人壽客服,對方說公司是有這么一個業務員,而對于改為10年期保險的事就不太清楚了。
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我去了一趟X人壽北京西路的辦公室。先在7樓見了這位業務員,非常年輕漂亮。她對我說,因為我這款產品被人投訴太多,所以公司特意同意讓大家轉為10年期的,但是要從現在重新計算年限,而且是每年繳一筆錢,這意味著我要等到2024年才能拿回本金。我執意要退保,她警告說這樣損失很大,我回她一句:“如果看重理財收益,我存定期都比這個多。”然后我就去了8樓大廳,10分鐘就辦了退保,連本帶利拿回7.48萬,雖然每年收益只有3.5%,至少沒有虧本。
當我把這段經歷在朋友圈分享時,身邊同齡人紛紛表示自己父母也有類似遭遇。有個閨蜜說:“我老爸在銀行也被忽悠買了12萬的保險,等他過世才能拿回本金,他的心在得知真相的那一刻就像死了一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