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項飛

7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了第六次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并圓滿結束對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和古巴的正式訪問后,乘專機回到北京。除了金磚峰會和訪問四國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外,在巴西“借臺唱戲”發起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以下簡稱“拉美”)國家領導人的首次會晤也是習近平主席拉美之行的“重頭戲”之一。這是一次開拓性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多邊會晤。它對推動中拉整體合作再上新臺階具有里程碑意義。
五位一體
在中拉領導人會晤的主旨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宣布了中方對促進中拉合作的提議和舉措,提出構建政治上真誠互信、經貿上合作共贏、人文上互學互鑒、國際事務中密切協作、整體合作和雙邊關系相互促進的中拉關系五位一體新格局,打造中拉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
此次出訪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接受拉美四國媒體聯合采訪時表示,“‘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這句中國古詩是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關系的真實寫照?!绷暯皆趽沃袊鴩抑飨荒甓鄷r間里,兩次去拉美走親訪友目的就是為了凝聚共識和加強對話,從最高層面推動中拉關系向更高水平發展。拉美地區是當今世界發展中國家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是中國開展全方位外交、拓展與發展中國家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在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等方面擁有越來越多的共同語言和共同利益訴求。
打造“命運共同體”是新時期中國外交的新戰略,習近平主席曾在不同重要場合的演講中多次提到“命運共同體”概念。打造命運共同體意味著各國需要求同存異和休戚與共,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心態謀求共同發展,以不斷對話與協調來增加凝聚力,以不斷建設和完善機制性合作來發揮建設性作用。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所說:“道路決定命運”,只有堅持平等相待,始終真誠相助,堅定支持對方走符合各自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夢”和“拉美夢”才能共同實現。
“1+3+6”合作新框架
習近平主席在中拉領導人會晤的講話中提出了雙方共同構建“1+3+6”合作新框架的倡議。“一個規劃”,即以實現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制定《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合作規劃(2015-2019)》,實現各自發展戰略對接。“三大引擎”,即以貿易、投資、金融合作為動力,推動中拉務實合作全面發展?!傲箢I域”,即以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制造業、科技創新、信息技術為合作重點,推進中拉產業對接,推動中拉互利合作深入發展。
“1+3+6”合作新框架的倡議,讓人們看到了中拉務實合作提速發展的廣闊前景。在“三大引擎”的推動下,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力爭在10年內實現中拉貿易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和中國對拉美投資存量達到2500億美元,要推動擴大雙邊貿易本幣結算和本幣互換。為了推動“六大領域”的重點合作,習近平主席宣布,中方將正式實施100億美元中拉基礎設施專項貸款,并在這一基礎上將專項貸款額度增至200億美元。中方還將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供100億美元的優惠性質貸款,全面啟動中拉合作基金并承諾出資50億美元。中方還將正式實施5000萬美元的中拉農業合作專項資金,設立“中拉科技伙伴計劃”和“中拉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并適時舉辦首屆中拉科技創新論壇。
“1+3+6”框架是清晰、真實可行且符合雙方共同利益的中拉合作藍圖。目前,中國是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國和第三大投資來源國。中拉貿易已從2000年的126億美元上升至2013年的2616億美元,增幅超過20倍。此次提出中拉貿易規模在十年內翻番的目標是有可能實現的。“六大領域”的重點領域的合作更是照顧到了中拉合作的現實和拉美國家經濟發展的切身需求。可以預見,在規劃的指引下,引擎的推動下,重點領域的合作下,中拉整體合作將再次升級。
近年來,中拉關系獲得了快速發展,但主要以雙邊合作形式為主。在跨區域和次區域層面的多邊合作有限。在繼續深化雙邊關系的基礎上建立一個推動中拉整體合作的平臺,已成為雙方的共同愿望。2011年底,拉共體正式成立,這為加速推進中國與拉美地區整體合作提供了條件。
2012年6月,時任總理溫家寶在訪問拉美期間倡議成立中拉合作論壇,建立外長定期對話和探討領導人定期會晤機制,為加強中拉整體合作搭建更高平臺,此倡議得到了拉美國家的積極響應。2012年9月,中國與拉共體“三駕馬車”在紐約舉行首次外長對話,雙方就進一步發展中國和拉共體關系,深化中拉合作和建立中拉整體合作機制等議題交換意見并發表聯合聲明。2014年1月,拉共體第二屆峰會通過了《關于支持建立中國-拉共體論壇的特別聲明》并表示將于今年舉行論壇首次會議,中方予以了積極回應。7月17日,隨著中拉領導人首次會晤的實現,中國-拉共體論壇終于水到渠成了。
中國-拉共體論壇雖然已瓜熟蒂落了,但未來如何真正為中拉關系發揮建設性的作用,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拉共體是一個成立僅兩年多的年輕國際組織,33個成員國在政治、經濟和外交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利益訴求,該組織自身的機制化建設仍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為此,如何在中拉整體合作過程中求同存異,如何完成多邊合作的機制建設,如何提高多邊合作的效率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有待于論壇進入實質性運行階段之后去一一破解。
首腦外交
近年來,中拉雙方高層互訪頻繁,習近平主席2013年上任不久即實現了對拉美三國的國事訪問并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會見并宴請了加勒比8國領導人。在出訪期間與多國首腦會晤是新一屆領導人的外交新嘗試。此種方式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它可以最大程度上增加中國與該地區各國領導人的會面頻率,也可以拉近與這些國家的距離。
此次,習近平主席利用巴西之行再次“借臺唱戲”,實現了與11個拉美國家領導人的集體會晤,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此外,習近平主席利用金磚國家峰會和二十國集團峰會等多邊場合與墨西哥、智利、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國家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同時,僅2013年的一年便有9位拉美國家領導人相繼訪問中國。雙方高層的密切交往,有力推動了中拉關系的務實發展。
中拉間的務實合作關系,不僅需要雙方領導人共同努力為抓手,也需要以廣泛的民意支持為基礎。因此在未來5年內,中方將向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提供6000個政府獎學金名額、6000個赴華培訓名額以及400個在職碩士名額,邀請1000名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政黨領導人赴華訪問交流,2015年啟動“未來之橋”中拉青年領導人千人培訓計劃。中方倡議2016年舉行“中拉文化交流年”。這一系列務實的舉措正是落實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的最好證明。未來中國與拉美國家間的交往將變得更為靈活和豐富。
4國、13天以及80多場的活動,高密度的出訪行程勾勒出了全面均衡發展中拉整體合作的網絡圖。中國-拉共體論壇成立進一步傳遞出加強團結協作、推進南南合作的強烈信號。習近平主席此次拉美之行,已遠遠超出了雙邊意義。(作者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