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潔穎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地獄。”這句話出自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一個關于北京人在美國紐約掙扎和奮斗的經典生存故事。
20年過去了,這股移民美國的浪潮非但沒有消退,反倒是愈演愈烈。暴力和貧窮的加劇,更是推動了非法移民潮的高漲。在那塊陌生而又富足的土地上,有超過1100萬的非法移民等待著“合法”的一天,有的是為了實現夢想,而有的是僅僅是為了更好地生存。
今年7月4日是美國的第238個獨立日。節日期間,9000多人先后宣誓成為了合法的美國居民。原本一個普通傳統的入籍儀式,這次卻格外引人注目。隨著奧巴馬宣布將“拋開”國會,單邊修復移民體系,上千萬生活在陰影下的“非法尋夢者”仿佛再次看到了希望。
但是,打不完的口水仗、掐不完的政治架。作為近年來美國社會最具爭議性的熱點問題,移民問題已經成為這個“熔爐國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風口浪尖的移民問題
“我絕不能就此事袖手旁觀。”6月30日,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在白宮玫瑰園發表了講話,對國會眾議院拒絕表決通過移民改革法案表示強烈不滿。當天,奧巴馬嚴厲指責眾院共和黨人在全面移民改革問題上的“百般阻撓”,揚言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動用自己的行政權力促進改革。“如果國會不做他們分內的工作,那至少由我們來調整這一移民體系”,但他并未向外界透露接下來可能會采取的行政舉措。
與此同時,白宮公布了總統寫給國會參眾兩院領袖的一封信,呼吁國會調撥20億美元緊急資金和增設防控設備,以解決美墨邊境近期因大量涌入非法越境者而可能引發的“緊急人道主義危機”。
在信中,奧巴馬指出,雖然近年來非法移民的人數總體保持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但美國與墨西哥接壤的得克薩斯州南部地區涌入了大批非法越境者,其中多是來自中美洲的婦女以及沒有成年監護者的少年兒童。
《華盛頓郵報》統計稱,今年已經有超過52000名只身來美的兒童和39000多名婦女非法入境被拘留,這一數字較之前有明顯增長,特別是最近幾周格蘭德山谷邊防所的偷渡兒童人數更是飆升。這些人中的大部分來自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
英國路透社用鏡頭記錄了中美洲兒童非法過境的艱難之旅。他們蜷縮在搭載偷渡客的貨車上,一路上面臨著從人販子到幫派襲擊的各種可能,還有人因為在睡覺時掉下去命喪車輪。即便進入美國境內,他們將面臨的是邊境巡邏隊的追捕和移民局的遣返。報道坦言,對于“究竟有多少人成功越境?”這個問題,已經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準確數字。
戰亂、街頭幫派、販毒、性暴力……無處不在的恐懼籠罩使得中美洲的年輕人想要通過背井離鄉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偷渡集團和當地媒體不時向他們傳達美國生活的美好與安定。
因此,幾乎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中美洲人越過全長3169千米的美墨邊境線進入到美國境內。人口的瘋狂涌入導致有限收容資源的急速枯竭,美國邊境處的收容所已經不堪重負,邊境巡邏隊的工作人員也已經疲于應付,不少拘留中心陷入癱瘓的危機。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在采訪當地的工作人員時表示,“現在我們在打一場必輸的戰爭。”
這場不斷擴大的邊境“人道主義危機”再次將移民問題推至風口浪尖。美聯社的報道稱,移民改革的反對者要求政府果斷地驅逐非法越境者,認為奧巴馬的移民改革計劃等同于給違法者“大赦”,而支持者則希望奧巴馬進一步放開驅逐非法移民的條款,以應對國會和兩院的“不作為”。
被撕裂的美國社會
還記得奧巴馬成功連任后僅一周,他便躊躇滿志地開始打造自己第二筆“政治財富”——解決國家境內非法移民這個“老大難”問題。
可是在骨感的現實面前,這位憑借“變革”口號贏得選民青睞的總統也只能關門舔傷。
2013年,奧巴馬提交了美國幾十年來最重要的全面移民改革法案。該法案確定了為2011年12月31日前抵達美國的非法移民提供成為美國公民的途徑。同時,為提升邊境的安全級別,法案要求國會投入巨額資金,新增2萬名邊境巡邏執法人員,建設1100公里的邊境隔離網,使用無人機和電子監控設備等。
美國智庫“美國進步中心”的研究報告顯示,若在2013年開始為非法移民提供合法化和入籍機會,將在今后10年內累計為美國GDP增加1.45萬億美元,這會大大縮小政府的財政赤字。
由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去年6月通過了這一移民法改革案。一時間美國的移民改革開始展露前進的曙光。
不過由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隨之將其擱置。奧巴馬顯然沒能預估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原本以為從商業利益以及爭取拉美裔選民的立場上,眾議院通過移民改革法案只是時間問題。
經過長達一年的爭論不休,眾議院議長博納最終通知白宮,今年眾議院不會就全面移民改革法案進行投票。
作為最后的知情者,奧巴馬怒不可遏,甚至忍不住出聲炮轟眾院共和黨人。“如果共和黨人盡可能早地投票,我們的國家和經濟肯定比現在更加強大。”奧巴馬表示,“他們沒有遵循民眾想要改革的意愿,一次又一次地拒絕為國家的更好發展采取行動。”
“眾院共和黨人拒絕通過這一修補法案,對于我們的國土安全、我們的經濟,甚至我們的未來都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
博納的發言人邁克·斯蒂爾對《華盛頓郵報》表示,博納早就向總統先生通報過情況:美國人民以及民選出來的政府官員并不信任此法案。除非情況有變,否則很難在這一問題上有新的進展。
博納聲稱對奧巴馬的一意孤行表示“失望和沮喪”。
共和黨人堅稱,奧巴馬政府的邊境政策“過于軟弱”,根本無法阻止非法移民的腳步。眾院司法委員會主席古德拉特抨擊奧巴馬只是在開“空頭支票”,他在接受美國媒體的采訪時表示,奧巴馬政府對非法移民的“寬大政策”,致使中美洲國家的人們認為偷渡兒童可以最終獲得合法身份。endprint
“總統需要為我國南部邊境的移民災難負主要責任,可他卻在讓國家的其他納稅人為之買單。”
當然,先前也有一些保守的共和黨人提出支持移民改革能幫助本黨爭取到拉美裔的選民。但這些聲音伴隨著國會議員坎托的敗選而徹底湮滅。作為國會眾議院共和黨的領袖,坎托因曾投票同意奧巴馬的“夢想法案”被黨內人士抨擊,此舉動被認作相當于向非法的偷渡者頒布“大赦令”。
而在美國社會,有關“移民法案改革”的兩派也涇渭分明。
支持者稱總統此舉有助于移民的“夢想繼續”,保護主義性質的移民政策只會造成人才的流失和自我的封閉。外來移民一直是美國經濟永續發展的重要來源,在美國500強公司中,超過2/5是由移民或其后代創立的。杜邦公司創始人是1800年從法國為躲避大革命沖擊非法逃入美國避難的移民,但他后來為美國創造了大量工作機會和巨大財富。
奧巴馬在獨立日的演講中也重申,多元的背景和經驗組成使得美國擁有200多年的“熔爐歷史”,同時也使得這個國家更加富強。“現在我們必須改變原先的體系來維持美國在世界的霸主地位”。
另外,移民還有助于填補沒有人愿意干的工作。即使在當前美國高失業率的情況下,美國仍然有300萬個工作機會沒有人去做。通常這些“臟活”都是非法移民去做的。
如果美國能如奧巴馬預期的那般全面改革破碎的移民制度,那么約有800萬非法工人將走出陰影。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經濟學家的話稱,在美國經濟復蘇步履蹣跚之際,這將大大推動這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這篇報道中的主人公南希·赫南德斯,年僅22歲的非法女移民參與了游行活動,她迫切希望通過移民法案的永久性改革來實現自己上大學的愿望。“我們需要一條獲得公民身份的途徑……我想成為一名社會工作者。我想為我的社區做貢獻。”
但就在前不久,一群反對者用汽車阻攔試圖非法進入得克薩斯州的婦女兒童,致使當地的邊境巡邏站只能將移民送往別處。這股游行示威浪潮繼續向其他州蔓延,加利福利亞、紐約均出現了集體示威者。
事實上,反對者的顧慮也非常現實。其一,在美國經濟如此不景氣,債務痼疾依舊突出的當下,越來越多的非法移民勢必會給社會和政府增加財政壓力。一項數據顯示,僅在2013年,美國政府就多支付了23億美元以安頓非法移民。
其二,有美國媒體表示,新增的合法居民會加劇找工作和上大學的競爭激烈程度,這對失業率持續走高的美國社會打擊巨大。因為奧巴馬刺激經濟計劃實施得并不成功,許多年輕人走出校門即加入了失業大軍,原本已經不斷濃縮的“這杯羹”被越來越多的非法移民共享,這讓努力奮斗的美國合法居民怎能心甘情愿。
移民改革法案爭論的最終還在于誰能在這場經濟PK賽中勝出:雙方都需要拿出足夠的證據來求解接納非法移民的付出與所得比。
分道揚鑣,移民法案還能走多遠?
就在表示了“單干”意愿后,奧巴馬隨即與20名擁護方的領導者舉行了大約一小時的會談。
“他的意思是很快會采取一攬子的行政行動。這一消息令我們無比振奮。”參加會議的美國之聲(Americas Voice)團體主任薛瑞(Frank Sharry) 向《華盛頓郵報》透露。“奧巴馬回避了具體細節,可是足以令人信服。他主要在告訴我們‘我不能完全按照你們的意愿完成所有工作,但總統明確告訴我們他在玩一把大的。”
除了泛濫的非法移民問題令奧巴馬如鯁在喉,日益逼近的美國中期國會選舉也讓他百感交集。美國聯邦出庭律師張軍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表示,奧巴馬再次強調推行移民法案的決心,目標直指今年11月份的中期國會選舉。“他需要動員自己的黨派和擁護者,以此贏得更多的選票保住民主黨控制的參議院。如果有可能的話,再次贏回眾議院的控制權。”
這也正印證了共和黨人的擔心。全面移民法案的改革成功,意味著民主黨人的選民基礎擴大了,會有很大的一個票倉。而這些民眾,特別是西班牙語裔選民傳統以來對民主黨支持的程度就更多一些。
與此同時,張軍對國會是否批準20億美元的緊急撥款也持悲觀態度。他認為,問題的關鍵在于國會與總統對于撥款使用的目的不能達成共識。“國會特別是共和黨人認為奧巴馬政府首先需要保證邊境的安全,否則移民改革將毫無意義。”邊境的這場“人道主義危機”使國會認為奧巴馬沒能在邊境安全上作出最大努力,所以“我對奧巴馬的資金申請能否成功批復表示懷疑”。
移民法案改革的黯淡前景折射出奧巴馬與共和黨領袖間的關系如履薄冰。初入白宮時,奧巴馬還信誓旦旦地表示會跟國會合作解決所有問題,白宮和國會也曾有過一段“蜜月期”,只不過當時是民主黨把控國會。在2010年共和黨取得眾議院的控制權后,事情自然就變得復雜困難起來。
一再阻擾給奧巴馬的醫改計劃撥款,在控槍表決上設置路障,就敘利亞問題橫加指責……共和黨人在這個“行動之年”沒少給總統添堵;利比亞戰爭、同性戀夫婦家庭假期……奧巴馬三番兩次置國會于尷尬的境地。政治立場不同使得兩黨的領導人只剩下尖酸的對罵和無盡的諷刺。
CNN認為,奧巴馬利用行政命令繞過有深度分歧的國會,以此來避免在總統第二任期的重要議程上無所作為。而他付出的代價則是博納可能以超越憲法授權,濫用行政權威為由起訴他。
試圖獨當一面的奧巴馬似乎忘記了美國政治制度的精髓與核心,沒有了國會的支持,他或將一事無成,而美國非法移民“夢想革命”成功的可能性也就幾乎為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