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流
律師生活中更多的真實和沉重,還等待著有慧眼的編導來發掘。
近日滬上播出的電視劇《金牌律師》很是火了一陣,帥哥美女加上法律這一熱門主題,再輔之以跌宕曲折的情節,讓不少觀眾沉醉其中。
有叫好的,自然就有砸場子的。不少圈內同行就對一些劇情的編排以及細節的處理嗤之以鼻,比如在法庭上律師可以隨意站起來走動、可以隨意打斷對方代理人的發言,甚至有的時候法官也會說出一些有悖審理程序規范的話,等等。但我也知道這部電視劇的制作有滬上知名的律所參與其中,他們對于律師工作和生活并不陌生。投資人投資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追求商業回報是正常的,要爭取到收視率,要讓普通觀眾都喜歡看這部電視劇,就必然要將生活中平淡而枯燥的律師工作戲劇化,這當中自然就會有取舍和變形。在這樣的前提下,電視劇所表現出來的律師工作和生活到底是不是百分之百的真實,其實已經不是首先要考慮的了。
我們已經看過了太多的反映美國司法和美國律師的電影和電視劇,習慣了欣賞美國電影電視劇里的紅男綠女、雞糞狗血,習慣了美國律師在法庭上叱咤風云的瀟灑勁頭,或者點石成金的高超本領,對于我們自己生活中的律師,卻沒有什么清晰的印象。考慮到我們之前少有反映律師工作和生活的電影或電視劇,那么我們還是應該給《金牌律師》這部電視劇打一個高分。電視劇將最具有觀眾欣賞性的婚姻訴訟作為主題也無可厚非,畢竟在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離婚、房產和勞動爭議案件是位列三甲的,但任何一個編劇都不可能將繁瑣而枯燥的房產和勞動案件作為選題。
好的電影電視劇是應該讓觀眾看完笑完哭完后還有收獲的,比如說金凱瑞的《大話王》,在你笑完后會深深體會到律師這一職業的真實良心、職業道德與客戶利益之間的矛盾;美國ABC電視臺的《波士頓法律》,讓你既欣賞了美國王牌律師的高超訴訟本領,同時也感受到了律師生活中艱苦孤獨的一面;如果你想從宗教和哲學的層面探究一下律師職業的本質屬性,盡可以去看看大叔帥哥阿爾帕西諾和小帥哥基努里維斯聯袂出演的《魔鬼代言人》;如果你想知道律師們為了維護正義和公平會付出多大的犧牲,那么筆者推薦你去看看韓國人最近拍的《辯護人》,看看我們的鄰居同行當年為了推進法治現代化是如何與強大的公權抗爭的。
中國的律政電視劇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可以想象會有不少《銀牌律師》《銅牌律師》甚至《鉆石律師》緊跟其后。山寨其實不是壞事,這是一種抄近路和行業優化的好辦法,關鍵是在山寨的過程中,能否出現一兩部真正有價值有意義、既能給投資者好回報、又能讓觀眾感受到律師真實工作和生活的好作品。千萬不要像現在漫天飛舞的抗日神劇,不僅沒有讓觀眾感受到當年抗日戰爭的艱辛和老百姓的深重災難,還誤導了民眾對于那段苦難歷史的客觀真實認知。
為了商業利益和編導需要,有時我們可以忽略劇情的來源和編排細節,但是,事情的成敗又往往在這些來源和細節上。就這一點來說,筆者很喜歡斯皮爾伯格的作品。《辛德勒名單》本身就是根據一段史實改編,黑白色調的電影既抒發了人文溫情,又很好地表達了影片的寫實基調。2012年他執導的《戰馬》,則對于道具細節嚴格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英國騎兵在一戰時不同季節的軍服搭配、德國軍官當年所配的制式手槍,即便讓研究軍事裝備史的學者看了也無話可說。
今天的觀眾只看到了《金牌律師》的華麗喧囂,律師生活中更多的真實和沉重,還等待著有慧眼的編導來發掘。一個工作多年的律師死后幾無財產,由眾多同行來為其親屬捐款;初出茅廬的小律師在看守所的門口用自行車架起自己的廣告牌;基督徒律師為遭受冤屈的同門信眾免費代理刑事案件,這些,可都是律政題材中的和氏璧,等待著楚文王的出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