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剛 董景文
美國金融危機以及歐債危機的爆發,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監管改革。根據巴塞爾委員會和G20峰會確定的金融監管改革目標,各國金融監管部門逐步形成了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相結合的理念。需要在“巴塞爾協議Ⅲ”的框架內,正確地認識銀行業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管理的差異性、層次性、互補性、靈活性和多樣性,在本質上把握兩者的目標一致性,從而以創新的方式實現兩種審慎管理之間的協調。
風險視角的差異性
微觀審慎管理是“巴塞爾協議Ⅱ”的核心內容,該內容強調商業銀行風險的精細化管理,提出了一攬子實施風險精細化管理的方法和方案,考慮了混業經營、市場證券化等金融變革所產生的影響。這些思想和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并需要繼續推行的。但“巴塞爾協議Ⅱ”忽略了在精細化計量條件下資產和風險對市場的高度敏感性,忽略了其所導致的體現在監管資本、準備金計提方式、公允價值估算準則等方面的順周期效應。“巴塞爾協議Ⅲ”引入了宏觀審慎監管的理念,將系統性風險的防范作為重要的監管目標,將整個金融體系作為重要的監管對象;認識到了系統性風險來源于銀行業機構之間的風險累積。系統性風險是一種集合效應,當銀行業的信貸擴張到一定程度,資本、管理等無法跟上其過快的增速,行業貸款集中度過高,同時伴隨著流動性風險的累積,很可能演變成系統性風險。因此,宏觀審慎管理的功能主要體現在識別和防范系統性風險,通過定量和定性分析發現系統性風險的存在和潛在的影響力,運用宏觀壓力測試等方法對系統性風險進行預警和控制;采用宏觀應急措施降低系統性風險的溢出效應,盡力避免系統性風險的發生對金融體系和宏觀經濟造成大范圍的沖擊。
“巴塞爾協議Ⅲ”是對“巴塞爾協議Ⅱ”的發展和完善,但“巴塞爾協議Ⅱ”是“巴塞爾協議Ⅲ”實施的基礎和前提,“巴塞爾協議Ⅲ”不能離開“巴塞爾協議Ⅱ”單獨實施。從微觀審慎監管的角度看,“巴塞爾協議Ⅱ”具有完整的監管思想體系、邏輯基礎和風險計量標準。實際上,“巴塞爾協議Ⅲ”是在“巴塞爾協議Ⅱ”的基礎上,增加了宏觀審慎監管的框架。由于“巴塞爾協議Ⅱ”與“巴塞爾協議Ⅲ”存在明顯的風險視角的差異性,兩種監管框架不能簡單地整合。監管部門如何在宏觀審慎框架下對商業銀行采用內部評級法進行監管,各商業銀行如何在系統性風險防范的視角下開展自律性的微觀審慎管理,這都需要通過創新的理念和方法,實現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管理的協調。
資本管理要求的層次性
微觀審慎管理要求商業銀行在資本稀缺的條件下,實施精細化的資本管理策略。商業銀行通過實施經濟資本管理來實現精細化的管理要求,強調資本配置的效率。在使用經濟資本對資產風險的增長進行約束的同時,獲取資本的回報。精細化的管理要求,使得銀行的非預期損失與經濟資本精確對應,不存在可調節的空間。而宏觀審慎管理將留存超額資本、逆周期超額資本和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納入資本充足率管理框架。逆周期超額資本和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資本的數量確定存在著一定的彈性區間,彈性化的資本要求使得商業銀行的資本與其非預期損失并不對等。這反映了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管理在資本管理要求上處于不同的層次。
在微觀審慎管理層面,借助經濟資本與非預期損失完全對應的這一特點,使得經濟資本像血液一樣流遍商業銀行全身,從而銀行內部的各分支行、各業務條線甚至各個崗位的非預期損失能夠被所處層次的經濟資本限額所覆蓋,突破了原有的監管資本只能在機構法人層面覆蓋風險的局限性,加強和豐富了銀行內部的風險控制手段,并且實現了風險控制和資本回報的有機統一。在宏觀審慎管理層面,實行一定程度的彈性化資本管理,通過預先的資本計提或超過一般標準的資本計提,形成對系統性風險的預警機制。例如,在宏觀經濟上行或下行時期,分別通過逆周期超額資本的計提與釋放,可以防止經濟過熱條件下信貸規模膨脹形成的系統性風險集聚,也可以在蕭條時期防止信貸規模的過度下降加深經濟危機。彈性化的資本管理方式只針對機構法人層次,不涉及機構內部各層次的經濟資本管理。因此,宏觀審慎的彈性化資本管理要求與微觀審慎的精細化資本管理要求本質上不存在矛盾,而形式上的差異則表現在不同的管理層次上。
管理目標的互補性
微觀審慎管理主要從單家銀行出發,關注單家銀行的安全性,強調的是個體的理性。宏觀審慎管理則是從整體的角度出發,考慮各銀行機構之間,乃至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之間,以及銀行業與整個社會經濟實體之間的相關性,將所有的銀行業機構乃至整個金融業視作一個有機整體,采用系統科學方法、全面的監管指標體系實現整體理性的目標,從而有效解決金融體系的合成謬誤,保證整個體系的平穩運行。
在微觀審慎管理層面,作為自律性管理主體的單家商業銀行,其管理的最終目標是自身股權價值的最大化,管理的基本目標(即經營目標)是自身資金的安全性、效益性、流動性的“三性”平衡;作為行使社會化金融管理功能的監管部門,其管理的目標是監管對象的安全與穩定,總體來說,也是保障各家商業銀行資金的安全性、效益性、流動性的“三性”平衡。在宏觀審慎管理層面,更加強調中央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的主導作用,其管理的目標是防范系統性風險,重點關注銀行之間、金融機構之間的風險傳染性和風險突發性;而單家商業銀行不存在具體的宏觀審慎管理的目標,只承擔宏觀審慎框架下的自律性義務。兩個層面的目標存在互補關系,微觀審慎管理的目標體現了商業銀行服務社會的價值和自身追求效益的價值,宏觀審慎管理的目標能夠保障銀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風險控制方法的多樣性
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管理的有機結合決定了風險控制方法的多樣性。為了實現兩種不同層次審慎管理的協調創新,系統科學方法是最基礎、最核心的方法。系統越復雜,系統科學方法越有效。為了防范系統性風險,追求銀行業的穩定和可持續增長,銀行業系統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目的性、信息相關性、層次性和反饋控制性正是系統科學方法的基本元素。作為一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和操作方法,系統科學方法可以容納各種學科,包括銀行學、金融監管學、控制論、信息論、經濟學、管理學、高等數學、計算機科學等等,并運用于銀行業的宏觀審慎管理和微觀審慎管理。
銀行業的宏觀審慎管理方法涉及基于系統性風險防范的金融機構監管機制、逆周期的宏觀調控機制和動態預警機制,而每一種機制又與微觀審慎管理的某種機制及其調控方法相關聯,呈現出風險控制方法的多樣性。例如,基于系統性風險方法的金融機構監管機制,既需要采用宏觀壓力測試和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等宏觀層面的風險控制方法,又需要采用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經濟資本管理和微觀壓力測試等微觀層面的風險控制方法。宏觀審慎管理方法有效地彌補了微觀審慎管理方法對于系統性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控制的不足,是微觀審慎管理的拓展和升華。兩者的結合和創新,多樣化的風險控制手段,能更好地防范和控制銀行業的風險,保障銀行業經營的安全穩定。
實現方式的靈活性
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管理風險視角的差異性、資本管理要求的層次性、管理目標的互補性及風險控制方法的多樣性決定了實現兩種審慎管理協調方式的靈活性。“巴塞爾協議Ⅱ”提出了資本監管的三大支柱,即最低資本要求、監管機構的監督檢查和市場紀律。針對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和系統性風險,巴塞爾委員會于2009年7月發布了《巴塞爾協議框架的改進》,強調了三大支柱的實施,尤其是強化了第二支柱的基本要求,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和資本規劃程序進行了補充和完善,涉及領域包括銀行的風險監督,以及具體的風險管理專題,例如風險集中度、資產負債表外風險暴露(特別是資產證券化),以及壓力測試實踐等等。2010年12月“巴塞爾協議Ⅲ”的正式發布,正式奠定了對抗經濟周期沖擊和系統性風險的資本監管及流動性風險監管的基本框架。第一支柱要求資本覆蓋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采用內部評級法等全球一致的方法計量資本要求,經濟資本管理也在各商業銀行應運而生。“巴塞爾協議Ⅲ”框架下的第二支柱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監管部門可根據風險評估與對系統性風險的判斷,對各家商業銀行提出差異化的資本要求,包括逆周期調節資本要求、系統重要性銀行的資本要求等等,資本要求能夠覆蓋集中度風險、流動性風險、表外業務風險等其他實質性風險。
為了實現上述要求,需要采用高度靈活的監管方式和商業銀行內部管理方式。針對第一支柱所要求的風險計量和資本最低水平的確定,商業銀行的相關工作應當是十分嚴格和十分精細的,其行內的經濟資本管理在這一工作平臺上展開。但是,針對第二支柱所要求的彈性化的附加資本管理要求,以及對專題性的、差異化的風險管理要求,監管部門需要對各商業銀行采用不同的監管模式和監管對策,各商業銀行也需要采用靈活而非僵化的方式做到既滿足監管部門的要求,同時不影響內部評級法等風險管理方法的實施。例如,商業銀行各分支行和業務條線應嚴格地通過經濟資本限額約束信貸資產的擴張并爭取合理的經濟資本回報;但在商業銀行總行層面,應根據逆周期調整的要求和宏觀壓力測試的結果,隨時滿足監管部門彈性化的資本管理要求。這里,各時期單家商業銀行經濟資本限額的總和一般等于全行相應時期的非預期損失的總和,但是監管資本的水平卻不一定對應于同時期非預期損失的總和,這是由于存在逆周期調整及預警和監管部門(包括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需要。隨著商業銀行資本規劃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的加強,以及內部資本評估程序的逐步完善,監管部門也可以使用銀行內部風險評估的結果,計提第二支柱資本的要求;考慮到信息不透明會影響金融監管和自律性管理的功效,進一步強化第三支柱的實施是對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重要支撐。2014年4月,中國銀監會核準工、農、中、建、交五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和招商銀行實施資本管理高級方法,核準的具體范圍為第一支柱信用風險初級內部評級法、部分風險類別的市場風險內部模型法、操作風險標準法,這是推動“巴塞爾協議Ⅱ”在我國落地生根的重要舉措,也是中國銀監會在“巴塞爾協議Ⅲ”框架下推出《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以后的新的戰略步驟,表明我國金融監管部門在協調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管理方面具有靈活性。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我國銀行業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管理協調創新研究》(項目編號:71373071)。
(作者單位:湖南大學金融管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