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
臨床輸血管理若干問題及解決策略
李秀芳
目的 分析新余市臨床輸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找出解決問題、促進輸血安全的有效策略。方法 2014年1月5日~2014年1月15日,由醫政管理人員、檢驗科、輸血科負責人所組成的調查工作小組,對新余市包括分宜縣轄區內用血醫院2013年度臨床輸血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專項調查。結果 輸血科室基礎建設不夠健全、缺乏輸血管理的基礎知識、血液檢驗與處理缺乏規范性是臨床輸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論當前的臨床輸血管理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解決輸血管理問題的策略包括成立專門輸血管理工作小組、建立健全與臨床輸血管理相關的規章制度、掌握輸血用血相關適應證、監測關鍵因素等,這些措施有待臨床中有效推廣。
輸血管理;問題;解決策略;安全用血
臨床輸血是醫療活動中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1-3],若不對輸血加以安全性管理與控制,可能會誘發各種傳染性疾病,值得社會關注。為進一步探討臨床輸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給出提高輸血管理水平的建議,本文根據調查數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4年1月5日~2014年1月15日,由醫政管理人員、檢驗科、輸血科負責人所組成的調查工作小組,對轄區內的省市縣級綜合醫院2013年度臨床輸血管理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專項調查。本次調查對象共涉及到3所三級醫院,7所二級醫院,3所一級醫院。共調查13個輸血科室,涉及工作人員60人。
1.2 方法 調查前進行充分準備,由調查工作小組對調查內容進行深入討論,制定統一調查標準,確定調查的具體方法、工作流程以及調查安排。調查指標評價后當場反饋并加以記錄。調查指標包括:(1)臨床輸血管理;(2)輸血科室建設;(3)輸血用血合理性;(4)血液檢驗處理;(5)輸血安全保障;(6)輸血科室環境衛生情況。
調查數據顯示,當前臨床輸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3點。
2.1 輸血科室基礎建設不夠健全,相關輸血科室建設情況調查表(見表1)。

表1 輸血科室基礎建設情況調查表(n=13)
結合表1數據發現,輸血管理制度不規范或落實不到位,未配置專門用于儲存血樣的冰箱設備,且消毒工作不夠到位,冰箱溫度失控。
2.2 缺乏輸血管理的基礎知識,有關輸血管理基礎知識調查表(見表2)。

表2 輸血管理基礎知識調查表(n=60)
結合表2數據發現,臨床安全用血知識不夠豐富,部分醫務工作者對臨床輸血相關適應證的掌握不熟練,未定期參加臨床輸血安全知識的培訓。
2.3 血液檢驗與處理缺乏規范性,有關血液檢驗及處理情況調查表(見表3)。

表3 血液檢驗及處理情況調查表(n=13)
結合表3數據發現,部分成分血使用率無法滿足標準要求。主要包括:輸血前未嚴格執行血型的反定型鑒定工作,配血方法過于單一,復核制度落實不到位,血樣血袋未嚴格落實無害化的處理方案。
針對以上發現的當前臨床輸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為促進臨床輸血用血的安全、合理,做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1)通過成立專門輸血管理工作小組,提高對臨床輸血、用血的規范性管理:嚴格參照我國現行《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標準)中的相關要求,以院長為帶頭者,組織輸血科室、醫務科室以及相關臨床科室負責人,共同成立專門的輸血管理工作小組,小組主要工作職責是:負責對院內各個科室輸血用血情況進行管理,及時發現臨床輸血用血的不合理性,并提供技術指導以改進問題[4]。同時,對超范圍輸血用血或無指征輸血用血的臨床醫師,需要及時進行約談,情節嚴重的可以給予適當力度的懲處,從而確保臨床輸血管理的合理、可靠。(2)建立健全與臨床輸血管理相關的規章制度:為確保臨床輸血用血的合理與安全,組織相關責任人員,集中學習現行的臨床輸血用血相關法律規范或行業標準,包括《臨床輸血技術規范》、《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科學合理用血及臨床輸血風險防范、配血、血型鑒定等標本送檢要求》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等[5-6]。同時,輸血科室需要結合院內用血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室性的工作制度,對輸血用血相關流程操作步驟加以規范,對科室內部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安排,嚴格遵循工作流程與規章制度,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人為因素而產生的輸血事故。(3)熟練掌握輸血用血相關適應證,確保臨床用血的安全與可靠:對于新來的醫務工作者或科室工作人員而言,入院后需要及時組織其進行臨床輸血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訓,院內以繼續教育為手段,通過展示各種臨床輸血不合理所引發安全責任事故案例的方式,匯總歸納臨床輸血用血的適應證以及相關安全保障措施,保障用血的安全性。(4)做好臨床輸血期間關鍵因素的監測工作。首先,在患者接受輸血治療前,需要由護理人員及時向患者及其家屬告知輸血可能引起的不適或不良反應,確保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同時,為確保用血的安全,還要在臨床輸血前,做好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抗HCV抗體、梅毒螺旋體以及抗HIV抗體的各種血清檢測工作;其次,需要確保患者所輸送血樣的儲存時間在72h以內。同時,配血后的血樣需要予以妥善保存,建議保存溫度為4.0℃~6.0℃。同時,為防止梅毒,建議血液采集、檢驗結果合格靜置3d后使用;最后,需要由專人負責完成交叉配血實驗工作。聚凝胺法配血法和卡式配血/血型鑒定檢測法已在臨床廣泛使用,配合鹽水配血法、抗球蛋白配血法、凝膠配血法等,確保能夠有效的識別與分辨亞型以及不常見的血型抗體,避免配血不合而對臨床輸血安全性產生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當前的臨床輸血管理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解決輸血管理問題的策略包括成立專門輸血管理工作小組、建立健全與臨床輸血管理相關的規章制度、掌握輸血用血相關適應證以及監測關鍵因素等,這些措施有待在臨床中進一步推廣。
[1] 宮濟武,劉燕明,楊培蔚,等.DRGs數據在醫院臨床輸血評價中的應用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1,27(11):866-870.
[2] 郝建珍.蘭州地區58家醫院輸血科(血庫)管理現狀調查[J].中國輸血雜志,2008,21(7):542-543.
[3] 林瓊琳,鄭全榮,徐晶心,等.醫院輸血科加強輸血管理—確保輸血安全[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3):249-250.
[4] 周文彪.等級醫院評審中輸血管理與持續改進對輸血工作發展的作用[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1):175-176.
[5] 麻春英,裴莉萍,生本有,等.移動護理信息技術在改進靜脈輸血管理流程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23):2515-2516.
[6] 王會英,李宏.2011年安康市縣級以上醫療機構臨床輸血管理現狀調查[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2,27(4):94-95.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1.002
江西 338000 江西省新余市中心血站(李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