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健 吳月堅 楊 迪 張可立
經改良Judet入路手術治療肩胛骨骨折
龔 健 吳月堅 楊 迪 張可立
目的 探討改良Judet入路手術治療肩胛骨骨折的治療方法與效果。方法 對廣東省四會市萬隆醫院1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經改良Judet入路手術治療的效果與方式進行回顧性分析。改良經典的Judet入路,用經典Judet入路的皮膚切口,用Hardegger入路通過分離岡下肌與小圓肌間隙的方法來顯露深層結構,對1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結果 1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為1~2年。肩胛骨骨折患者均在3~5個月內痊愈。結論 經典Judet經過改良后,操作簡單、方便,暴露充分,減少了并發癥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患者肩袖肌肉的完整,利于促進患者恢復肩關節功能,是肩胛骨骨折手術治療的一種安全有效方法。
改良;Judet入路;手術;治療;肩胛骨骨折
肩胛骨骨折的發生概率很低,在所有骨折病癥中占0.4%~1%。對于大多數肩胛骨骨折患者的治療,不需要對其進行手術。對于移位關節周圍骨折以及關節盂內骨折進行手術治療,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的關節功能[1]。本研究對廣東省四會市萬隆醫院1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改良Judet入路進行手術治療,效果良好,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廣東省四會市萬隆醫院1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齡22~64歲。造成肩胛骨骨折的原因:1例摔倒,3例高處墜落,14例車禍,18例全部屬于閉合損傷。18例患者在手術前,全部實行三維螺旋CT檢查與肩關節正位片檢查,按Hardegger標準骨折分型:肩胛岡骨折(G)2例,肩胛盂骨折(C)2例,肩胛頸骨折(D、E)4例,肩胛體骨折(A)10例。合并肩鎖關節脫位2例,鎖骨骨折3例,脾破裂1例,腦外傷4例,肋骨骨折4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從受傷至手術時間為1~15d。
1.2 方法
1.2.1 手術方法 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將其置于側臥狀態,使用無菌布巾對患者的患側上肢進行包裹,使用專利技術進行牽引復位與手法復位[2]。采取改良之后的Judet入路。用經典Judet入路做皮膚切口,切口處于患者的肩峰與肩胛骨下角之間的連接線上,稍微偏向于內側,呈現弧形形態,根據患者骨折的位置,設置合理的切口長度。將患者的皮膚切開,向兩側位置牽開皮瓣,將三角肌后部展現出來,對局部進行切斷,明確肩胛骨各骨性標志之后,采取向外牽開措施,顯露出患者的大圓肌、小圓肌以及岡下肌,確定小圓肌與岡下肌之間的間隙并且切開筋膜,使用手指進行鈍性分離操作,分離到患者的肩胛骨腋緣,然后將小圓肌向下進行牽開,岡下肌向上進行牽開,用Hardegger入路的方法展露出患者肩胛頸、肩胛孟以及肩胛體部的骨折狀況。如果需要將關節面展露出來,可在關節孟的后方平行對關節囊進行切開操作,在手術之后再將關節囊縫合起來[3]。
1.2.2 內固定方法 使用重建鋼板與螺釘對患者骨折部位進行固定,鋼板主要放置于患者肩胛骨骨質比較厚的位置,如肩峰、肩胛岡、肩胛頸以及肩胛骨側緣等[4]。在手術過程多需要適當地將鋼板預彎,這樣才能夠適應患者骨脊不規則狀況,貼切鋼板之后,將螺釘安裝在鋼板上固定骨折。
1.2.3 術后處理方法 手術完成后,使用常規的治療方法,讓患者使用抗生素,時間為2d~1周。手術后第3天,應當鼓勵患者進行患肢鐘擺運動,懸吊的患肢在第3周后,就應當進行肩關節伸展等一系列強化訓練。典型病例(見圖1~3)[5]。

圖1~3 肩胛骨骨折典型病例
1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全部獲隨訪,隨訪時間為1~2年,所有患者在3~5個月內痊愈。18例患者隨訪期間,無1例出現感染、骨不連、鋼板螺釘掉落以及血管神經受損等一系列并發癥出現。18例患者經改良Judet入路手術治療后,根據Hardegger等功能評定標準,10例治療效果好,4例治療效果一般,3例無明顯治療效果,1例治療效果差,功能恢復有效率為78%。
高能量暴力損傷是造成肩胛骨骨折的主要原因,大多數肩胛骨骨折患者不通過手術治療也能夠獲得有效的預后[6]。但是對于一些出現明顯移位的肩胛骨骨折患者,必須進行手術治療。
肩胛骨骨折患者的手術入路,主要有4種類型,即后上入路、后方入路、前方入路以及前后結合入路。根據肩胛骨骨折的實際情況選擇手術入路,后方入路是肩胛骨骨折手術入路中經常使用的一種類型。經改良Juedt入路手術治療肩胛骨骨折的主要優勢:(1)手術過程中對于骨折位置展露充分,按照不同的骨折位置,可以對切口延伸的范圍進行適當的調整[7]。(2)降低對患者肩袖造成的損傷。改良Judet入路深層主要是在小圓肌與岡下肌之間的間隙中進入,對于岡下肌沒有進行剝離,確保患者肩袖肌肉的完整,所以在經過改良Judet入路手術治療的患者,在手術恢復期間能夠進一步對肌肉力量提供保護,有利于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3)減少患者的神經損傷與血管損傷。小圓肌受到腋神經的控制,而岡下肌則受到肩胛上神經的控制,小圓肌與岡下肌之間的間隙中沒有重要的神經,所以在這一間隙中進行分離處于安全狀態[8]。
綜上所述,改良Judet入路操作簡單,暴露充分,減少了并發癥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患者肩袖肌肉的完整,有利于促進患者恢復肩關節功能,是肩胛骨骨折手術治療的一種安全有效方法。
[1] 張偉,張進祿,王先良.經改良Judet入路手術治療肩胛骨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9(14):89-90.
[2] 王東明,闕云端.經改良Judet入路手術治療肩胛骨骨折21例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6):43-44.
[3] 陳廣儒.改良Judet入路手術治療肩胛骨骨折療效比較[J].河北醫藥,2011(9):74-75.
[4] 黃強,張玉富,蔣協遠,等.改良Judet入路治療肩胛骨骨折的初步探討[J].中國醫刊,2013,48(8):56-58.
[5] 謝巖松,馬曉宏.改良Judet入路手術治療肩胛骨骨折[J].中國實用醫刊,2011,39(19):55-56.
[6] 田維,王建民,崔壯,等.不同類型肩胛骨骨折手術入路的選擇[J].中華骨科雜志,2009,29(11):1028-1032.
[7] 盧國強,孟琳,李新志,等.肩胛骨骨折手術臨床療效研究[J].醫學綜述,2010,16(8):1268-1270.
[8] 曲秀嶺.60例肩胛骨骨折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 2013,19(24):103-10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1.018
廣東 526200 廣東省四會市萬隆醫院骨科 (龔健 吳月堅楊迪 張可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