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坤 萬 帆 黃 飛
硬膜外麻醉在行經皮腎鏡下取石術的應用效果
吳 坤 萬 帆 黃 飛
目的 分析硬膜外麻醉在行經皮腎鏡下取石術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90例患者隨機分為硬膜外麻醉(EA)組、腰硬膜外聯合麻醉(CSEA)組和全身麻醉(GA)組(n=30),觀察分析3組麻醉效果。結果 硬膜外麻醉、腰硬膜外聯合麻醉和全身麻醉3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異不顯著。硬膜外麻醉(EA)組和腰硬膜外聯合麻醉(CSEA)組均出現血壓顯著下降現象,硬膜外麻醉優于腰硬外聯合麻醉,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全身麻醉(GA)組在心率(HR)和平均動脈壓(MPA)方面均較為穩定,但術后清醒時間顯著延長。結論 硬膜外麻醉在行經皮腎鏡下取石術麻醉中應用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經皮腎鏡下取石術;硬膜外麻醉;效果
經皮腎鏡下取石術是近年來臨床應用較廣的一種手術方式,其主要應用于較大直徑或者體外震波困難的結石患者,其屬于一種操作簡單、創傷小的手術方式,但是該手術方式需要運用效果較好的麻醉方式[1]。為了分析經皮腎鏡下取石術中硬膜外麻醉應用的效果,本研究特選擇90例行經皮腎鏡下取石術患者進行研究,以詳細探討硬膜外麻醉在經皮腎鏡下取石術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北大大學深圳醫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行經皮腎鏡下取石術患者中隨機選擇90例進行研究,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齡23~73歲,平均年齡(49.5±2.6)歲。將所有研究對象進行隨機分為3組(n=30),分別設為硬膜外麻醉(EA)組、腰硬膜外聯合麻醉(CSEA)組以及全身麻醉(GA)組。3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術前肌肉注射0.4mg阿托品,輸注膠體液500mL。硬膜外麻醉(EA)組于患者的T10~T11椎間隙硬膜外進行穿刺,置管。腰硬膜外聯合麻醉(CSEA)組于患者的T11~T12椎間隙 硬膜外進行穿刺,置管,然后L3~4選針內針腰麻。兩組置管均向頭端,麻醉用藥為2%的利多卡因,腰麻用2mL 0.75%的布比卡因+1mL 2%的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EA)組和腰硬膜外聯合麻醉(CSEA)組在變換體位之前,均要保證阻滯平面控制在T6以下。手術開始之后,給予患者靜脈注射100mg曲馬多+4mg歐貝。全身麻醉(GA)組靜脈推注1~2mg/kg丙泊酚+0.1mg/ kg維庫溴銨+5~10μg/kg舒芬太尼進行麻醉誘導,誘導后行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潮氣量8~10mL/kg,微泵泵入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進行麻醉維持。
1.3 觀察指標 監測3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動脈壓(MPA)以及術后恢復清醒時間和不良反應現象,并進行記錄。觀察3組患者在不同階段的心率(HR)、平均動脈壓(MPA)以及麻醉效果。麻醉效果評價標準為:優:患者沒有出現任何不適,肌肉松弛情況良好;滿意:患者無手術痛,術中肌肉較為松弛,但出現輕微的內臟牽拉不適情況[2]。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麻醉效果比較 3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硬膜外麻醉(EA)組麻醉效果為優的占80%滿意占20%;腰硬膜外聯合麻醉(CSEA)為83%和17%;全身麻醉(GA)組為80%和20%。經比較,3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異不顯著(見表1)。

表1 3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n(%)]
2.2 HR和MPA變化情況比較 在變換體位之前,3組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均較為穩定。變化體位之后,與麻醉前進行對比,硬膜外麻醉(EA)組和腰硬膜外聯合麻醉(CSEA)均出現血壓顯著下降現象,硬膜外麻醉優于腰硬外聯合麻醉,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全身麻醉(GA)組在心率(HR)和平均動脈壓(MPA)方面均較為穩定,但術后清醒時間顯著延長,且有3例患者出現體溫低合并術后蘇醒延遲(見表2)。

表2 3組患者HR和MPA變化情況比較
經皮腎鏡下取石術(MPCNL)是一種微創手術,具有手術創傷小、術后恢復較快等諸多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腎結石[3]。但是,在行經皮腎鏡下取石術的過程中,患者腎內壓力會上升,心率出現下降。且術中如果進行體位的變換,會引發患者腹部壓力的增大,血壓下降。因此,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至關重要[4]。
臨床使用的麻醉方法有硬膜外麻醉(EA)、腰硬膜外聯合麻醉(CSEA)以及全身麻醉(GA)等[2]。本研究中,使用不同麻醉方法的3組患者均獲得了較為確切的麻醉效果,均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全身麻醉(GA)組術中保持了較為平穩的血流動力學狀態,但患者的清醒時間顯著延長,且有3例患者出現體溫低合并術后蘇醒延遲。整體來看,硬膜外麻醉(EA)用于經皮腎鏡下取石術麻醉效果較為確切,且費用低廉,簡單易行,因此,較適合應用于經皮腎鏡下取石術中[5-7]。但在應用的時候需要注意體位變化對血壓的影響,并在術前控制好麻醉平面,必要時還可以使用縮血管藥物[8]。
綜上所述,利用硬膜外麻醉(EA)對行經皮腎鏡下取石術的腎結石患者進行麻醉,可以獲得較好的麻醉效果,并保證患者較為穩定的血流動力學,值得推廣。
[1] 葛鳳敏,何海燕,劉新.小劑量右美托咪定在連續硬膜外麻醉經皮腎鏡取石術的臨床應用[J].右江醫學,2013(4):120-122.
[2] 李小軍.經皮腎鏡下取石術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較[J].基層醫學論壇,2013(26):23-25.
[3] 李瑛不同麻醉方法在經皮腎鏡取石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比較研究[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6):104-105.
[4] 徐立勝,黃碧蒼,黃萬鵬,等.X線定位引導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結石性膿腎的效果[J].當代醫學,2013(35):62-63.
[5] 余知靈,吳敏紅,顧紅勇.無管化經皮腎鏡與標準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的臨床療效比較[J].江西醫藥,2014(4):310-312.
[6] 郭雪梅.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4,20(19):66-67.
[7] 夏亭,張磊,翟星全.超聲引導下經皮腎鏡治療上尿路結石176例報告[J].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3):26-29.
[8] 王斌,李碧君,黎鼎榮.局部麻醉下微通道經皮腎鏡取石術268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3(35):7442-7443.
[9] 黃惠球,袁文強,曾麗華.經皮腎鏡下取石術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較[J].吉林醫學,2014(14):3003-3004.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1.071
深圳 518036 北大大學深圳醫院麻醉科(吳坤 萬帆 黃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