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瑞琴
剖宮產預防性抗生素應用分析
藏瑞琴
目的 對剖宮產預防性抗生素應用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行剖宮產且存在感染高危因素的產婦74例,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n=37),對照組常規應用抗生素,觀察組給予圍產期預防性抗生素應用,對比2組患者術后情況和用藥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血CRP異常、白細胞升高、產褥病、傷口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抗生素應用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用藥費用顯著低于對照組。結論 當剖宮產孕婦存在感染高危因素時,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可促使患者感染發生率大大降低,可明顯縮短抗生素應用時間,降低用藥費用,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剖宮產;預防性抗生素應用;感染
近年來我國剖宮產率不斷提高[1-2],剖宮產術后感染預防及控制問題日益得到臨床醫師及產婦的共同關注。為探討預防性抗生素應用在剖宮產術中的效果,本研究選取于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行剖宮產的74例產婦,分別采取常規抗生素應用及預防性抗生素應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于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行剖宮產且存在感染高危因素的產婦74例,年齡為23~37歲,平均年齡為(29.1±3.2)歲;孕周為37~42周,平均為(40.1±0.4)周;其中初產婦53例,經產婦21例;剖宮產指征為頭盆不稱、胎膜早破、羊水2~3度混濁、輕度子癇前期、疤痕子宮、前置胎盤等。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在剖宮產手術后開始應用抗生素:在200mL滅滴靈中加入1.5g頭孢替唑鈉或5.0g頭孢噻肟,給予患者靜脈滴注,1次/d,連續給藥5~6d。觀察組患者給予圍術期預防性抗生素應用:在行剖宮產手術之前1h內給予患者2g菌必治靜滴,手術完成后當天給予患者200mL滅滴靈加2g菌必治,手術后繼續給予相同劑量的滅滴靈與菌必治滴注。
1.3 觀察指標 對2組患者手術用時進行記錄,統計2組患者產后出血例數、血C-反應蛋白(CRP)異常例數、白細胞增高例數、產褥發生例數、傷口感染例數及子宮內膜炎例數,對比2組患者抗生素應用時間及藥物費用。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展開統計學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手術用時及術后情況對比 對照組手術用時(41.6±3.5)min,觀察組手術用時(39.2±3.1)min,2組患者手術用時無顯著差異。觀察組患者血CRP異常、白細胞升高、產褥病、傷口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2組產后出血、子宮內膜炎發生率間無顯著差異(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后情況對比[n(%)]
2.2 2組患者抗生素應用時間及用藥費用對比 對照組抗生素應用時間為(5.4±0.2)d,用藥費用為(567.8±23.6)元;觀察抗生素應用時間為(2.7±0.4)d,用藥費用為(307.4±20.7)元;對比可知,觀察組抗生素應用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用藥費用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剖宮產手術是產科領域內重要的手術之一,在醫療水平不斷提高及手術方法不斷改進下,剖宮產已發展為產科并發癥及難產治療的重要措施,是對產婦與圍產兒生命加以挽救的重要手段。近20年大部分國家剖宮產率不斷升高,我國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下,產婦分娩方式出現了顯著變化,很多地區剖宮產率可達50%左右,在部分地區剖宮產率甚至已達60%[3]。
剖宮產手術是一種進入宮腔后展開操作的手術,和陰道直接相通,是Ⅱ類切口手術,故而術中及術后容易產生感染。目前很多醫院由于擔心剖宮產術后感染問題,在臨床中常存在抗生素濫用現象,這不僅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還易導致耐藥菌的產生。已有調查顯示,我國剖宮產手術多在手術完成之后才展開抗生素應用,且大部分患者抗生素應用時間高于4d。在醫療科學不斷發展下,在圍術期內預防性應用抗生素的相關研究不斷增多,且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在臨床中逐漸得到了應用。雖然目前圍術期抗生素應用有不少報道,但多是在不存在妊娠并發癥的剖宮產患者中開展,而在有感染高危因素如異常分娩、病理妊娠產婦中,因為產婦機體抵抗力降低、手術用時延長及子宮創面增大等多方面原因,產婦發生病原菌感染的風險更大,而目前還沒有對圍術期預防性抗生素應用時間的長短統一加以規定,很多醫師會將抗生素應用時間延長[4]。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抗生素應用,觀察組經圍產期預防性抗生素應用,在術前1h先給予菌必治對感染加以預防,且術后繼續應用抗生素,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CRP異常、白細胞升高、產褥病、傷口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這一結果說明對于剖宮產患者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可對術后感染及產褥病的發生予以有效控制,患者發生血CRP異常及白細胞升高的幾率明顯降低。另外,觀察組抗生素應用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用藥費用顯著低于對照組,這和于寶茹研究結果一致[5],說明預防性抗生素應用可促使患者用藥時間大幅縮短,有利于醫療資源的節約,可大大減輕患者經濟負擔與心理負擔。通過本次研究,筆者發現,在剖宮產手術中給予預防性抗生素應用時,不應根據常規直接應用抗生素,而應結合手術用時長短、患者體質等確定是否需要預防性應用抗生素,且對患者術后體溫、切口情況及血常規予以密切觀察,從而對用藥時機合理選擇。另外,在剖宮產手術中,不可將預防性抗生素應用取代嚴格無菌操作。
綜上所述,當剖宮產孕婦存在感染高危因素時,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可促使患者感染發生率大大降低,可明顯縮短抗生素應用時間,降低治療費用,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 崔好勝,李宏田,朱麗萍,等.1993-2005年中國南方部分地區經產婦剖宮產和孕婦要求剖宮產率變化趨勢[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45(3):422-423.
[2] 鐘鈺平,徐曉清,徐紅,等.8年剖宮產率及3年剖宮產指征變化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8):1320-1322.
[3] 李躍榮,肖明朝,趙慶華,等.手術室護士術前抗生素應用執行現狀調查[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1,36(5):632-633.
[4] 徐錚.剖宮產術后應用頭孢美唑鈉預防感染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6):37-38.
[5] 于寶茹.剖宮產圍手術期應用抗生素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0):2910-29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3.062
河南 457000 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藏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