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龍
HP相關慢性胃炎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療效觀察
劉華龍
目的 探討中西醫療法隊HP相關慢性胃炎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06年6月~2006年9月惠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患者94例,隨機均分為2組(n=47)。觀察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癥狀緩解情況、HP根除率及隨訪復發率等。結果 對照組臨床癥狀緩解率為74.47%,治療組為93.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HP根除率為48.93%,治療組為72.3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停藥后隨訪2組藥物的遠期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在HP相關慢性胃炎的癥狀改善、HP根除及復發減少等方面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HP慢性胃炎;中西醫結合;臨床療效
對HP相關慢性胃炎進行的藥物治療,主要通過H2受體阻滯劑、鉍劑加抗生素的三聯治療法,臨床效果較好,但是存在著依從性差、不良反應高和復發率高等問題。研究證明在HP相關慢性胃炎治療方面中西醫結合具有較好的效果。通過辨病和辨癥互相結合,促使患者癥狀明顯改善,且依存性較好,不良反應較少。因此,研究中西醫結合療法對于HP相關慢性胃炎疾病的治療意義重大。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6年6月~2006年9月惠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患者94例,隨機均分為2組(n=47)。治療組男25例,女22例;對照組男21例,女26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用藥時,對照組第1周使用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2次/d,第2周使用奧美拉唑,2次/d;治療組2周的用藥和對照組相同,另外加服半夏瀉心湯煎劑,2次/d。治療組和對照組以2周為1個療程。在治療時應停用其他的藥物,防止情志刺激,飲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1.3 觀察方法 在停止用藥1周內對2組患者的總體療效進行評定,對治療前后患者的胃鏡檢查黏膜狀況、臨床癥狀等進行觀察。在治療后1個月對患者的HP感染狀況進行檢查。隨訪期為6個月,對患者的各項體征和癥狀進行記錄。
1.4 觀察指標 在安全性觀察方面,在治療前和治療后1周內對患者的一般體格項目、血尿、大便和心肝腎等功能進行檢查,觀察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在療效性觀測方面,根據指定的臨床試驗觀察表對患者的胃鏡黏膜相進行檢查,觀察黏膜萎縮、黏膜炎程度等情況。在HP清楚觀察方面,對患者的活組織進行快速尿素酶和W-S染色實驗,對HP感染情況進行檢查。停止用藥1個月后再次檢查,測定患者的HP清除率。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方差分析。用ridit檢驗計數資料。其中P>0.05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 對照組的綜合療效有效率為74.47%,治療組有效率為93.6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比較
2.2 主要癥狀比較 2組患者在治療后大部分的體征和癥狀有了顯著的減輕,2組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說明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惡心嘔吐、脘腹痞悶、口苦口臭、胸悶和胃脘灼痛等癥狀的總有效率,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主要體征和癥狀比較
2.3 HP感染變化 2組患者在治療后,HP感染狀況有了較大的改善,但是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比較沒有統計學差異,表明單純西藥治療和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效果差別不大(見表3)。

表3 HP感染變化
2.4 隨訪期間療效觀察 2組在治療后6個月的隨訪中,病癥狀況都發生了變化,其中治愈的病例都發生了或多或少的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中西醫結合療法相比單純的西藥療法具有更好的長期療效,尤其是治愈患者的復發率,治療組相比對照組優勢明顯。
3.1 慢性胃炎病因及治療現狀 綜合本文的研究以及現代醫學的發展,一般認為慢性胃炎和周圍環境的易感物質和有害物質有關。物理因素如長期飲茶、咖啡、烈酒,過冷、過粗糙的事物,都會使得胃黏膜收到損傷;化學因素如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會對胃黏膜前列腺的產生形成抑制,使得黏膜屏障受到破壞;生物因素如HP感染和慢性胃炎的發作息息相關,長期的HP感染能導致潰瘍病和慢性胃炎等的產生;免疫因素方面,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血清中可以檢測出PCA,PCA和壁細胞抗原形成的免疫物在補體的參與下,會對細胞壁造成破壞;其他因素如營養不良、肝硬化等都會引發慢性胃炎[1-3]。
目前,現代醫學對慢性胃炎的治療方法主要有:(1)飲食方應選擇無刺激性的易消化食物,濃茶、煙酒等禁忌食用,少食多餐;(2)對于幽門螺桿菌呈陽性者,可以用慶大霉素克拉霉素、甲硝銼和阿莫西林等進行抗HP治療;(3)對于伴隨著消化不良癥狀的患者,可以服用硫糖鋁等胃黏膜保護劑,對于惡心嘔吐、腹脹等患者可以服用嗎丁啉、胃復安等進行治療;(4)對于萎縮性胃炎或者,可以服用胃復春、維酶素和養胃沖劑等,伴隨著惡性貧血患者可以服用葉酸和維生素B。
3.2 慢性胃炎治療用藥依據 (1)按照四季陰陽的盛衰變化對患者用藥。隨著四季的變化,陰陽會隨之變化,四時中秋冬為陰,春夏為陽,這對臨床研究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2)按照月相陰陽盈虧的規律進行服藥。人體陰陽氣血會隨著月相的變化而進行周期性變化,因此治療用藥也會有所不同;(3)按照晝夜的陰陽交替變化規律進行服藥。由于晝夜的氣溫、溫度和氣壓的變化以及藥物對不同階段不同疾病的人體的作用有差異,因此1天內對疾病的不同部位進行藥物治療應該有各自的最佳療效階段[4-7];(4)按照臟腑功能的衰旺變化來選擇適當時間治療。對于慢性胃炎,早上7~9點的胃經經氣最旺、抗邪力強且功能最強,應該服用藥物進行治療?,F代醫學研究證明,人的血液、血糖、血壓、脈搏、體溫的生化反應和季節變化、晝夜規律關系密切,藥物的治療效果和服藥時間關系密切,因此,選擇最佳療效時段對慢性胃炎患者實施藥物治療,對于患者的康復意義重大。
3.3 慢性胃炎治療臨床療效分析 中西醫結合治療組相比對照組有著明顯的療效。在單項癥狀的療效方面,在對口苦口臭、胃脘灼痛和脘腹痞悶等癥狀的治療上,治療組明顯比對照組好。尿黃癥狀的發生和患者的飲水量關系密切,對患者的治療和疾病狀況不能真實反映。癥狀是疾病的表現,而療效是對藥物的療效進行評價的關鍵依據,所以半夏瀉心湯在治療和改善HP相關慢性胃炎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
分析治療前后患者的HP根除狀況,可以看出治療組抵抗HP感染的總有效率是93.26%,清除率是72.34%,對照組抵抗HP感染的總有效率是85.11%,清除率是48.93%,治療組的療效比對照組好,且具備統計學意義。因此,HP相關慢性胃炎臨床中西醫結合療法在近期療效中對照組和治療組相似,但在長期效果中,治療組比對照組好,治療組抗HP的作用較好。由于慢性胃炎中的HP感染率較高,因此服用半夏瀉心湯,通過健脾益胃、清熱化濕,可以對患者胃里的濕熱環境進行清除,提高患者的機體免疫和防御功能,實現根除目的。
在6個月的隨訪期中,觀察2組藥物療效的持續狀況,發現治療組相比對照組,能對患者胃腸道內的環境進行有效改善,使得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和黏膜修復功能明顯增強,并徹底恢復患者胃黏膜的屏障作用[8]。因此在半年的隨訪中,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的患者復發的幾率比較低,使用此方法對慢性胃炎進行辨證治療有可能徹底治愈。同時,在不良反應方面,對照組有9例,治療組有1例,2組在治療前和治療后的腎、肝、尿和血等都沒有出現異常。對照組在服藥后有7例產生嘔吐、頭暈等癥狀,治療組在服藥后有1例發生輕微嘔吐,2組的比較具備統計學差異。在臨床治療觀察階段,在將藥物的劑量適當調整以后,對照組的一些患者仍舊出現不良反應,說明西藥三聯具有很大的不良反應。而治療組有1例發生了輕微嘔吐,在將奧美拉唑的服用劑量適當調整后,患者的癥狀逐漸消失。因此,是用中西醫結合治療HP相關慢性胃炎,中藥在臨床治療中,不僅能大大改善患者胃腸道的相關功能,同時能將西藥所帶來的某些不良反應抵消,實現減毒增效的作用。
綜上所述,臨床研究說明中西醫結合療法在HP相關慢性胃炎疾病的治療中,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且無嚴重不良反應,多數患者不會出現不良反應,對從根本上治愈HP相關慢性炎癥具有重要意義。
[1] 姜惟,顧武軍,周春祥.半夏瀉心湯對慢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大鼠血清IL-2、IL-4的影響[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05, 11(10):750-752.
[2] 侯茗.從中醫時間醫學角度探討發熱的擇時用藥[J].中國中醫急癥,2004,13(9):603-604.
[3] 張群豪,鄭家鏗,魏德煌,等.慢性胃病脾胃濕熱患者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的觀察[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6,3(1):45.
[4] 劉冬梅,湯學勤,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胃炎83例[J].山東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5(5):361-363.
[5] 車敏.中藥干姜的配伍應用及藥理研究[J].甘肅科技.2010,23(3):213-219.
[6] 李文拮,王勇,姚世芳.丹參藥用成分研究進展[J].人民軍醫,2008,5l(580):180-182.
[7] 崔松,陳聽琳,蔣梅先.240例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日分布的中醫病理節律研究[J].中西醫結合學報,2011,3(9):355.
[8] 楊熙東.柴胡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07,9(21):3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3.116
廣東 516055 惠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內科(劉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