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其峻 林海波 劉國偉 廖旭興 鐘偉健 彭海萍
動脈性出血的急診介入診斷與治療分析
鄧其峻 林海波 劉國偉 廖旭興 鐘偉健 彭海萍
目的 對急性動脈性出血患者進行介入診斷治療,探討該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以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接收的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30例急性動脈出血患者為對象。患者進行保守治療無效則進行介入診斷治療,經過血管造影術后依據造影結果判定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采用動脈栓塞法進行止血,統計分析治療效果。結果 進行動脈栓塞術治療的30例患者(鼻出血2例、支氣管擴大咳血4例、產后出血5例、肝癌出血6例、骨盆及股骨骨折出血6例和直腸癌出血7例)均成功止血,血紅蛋白數量較術前有明顯提高(P<0.05),未出現止血不完全癥狀及并發癥,且止血后未出現再出血。 結論 急診介入診斷治療對于動脈性出血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有效可行的止血措施。此法安全可靠,且不造成嚴重并發癥,對于后續治療的充分準備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動脈性出血;介入治療;動脈栓塞;血管造影
動脈性出血是一種由動脈血管破裂而發生的急性出血,出血極快。應用傳統措施治療很難有效止血,且更加容易發生再度出血。出血患者往往因無法耐受多次手術,病死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其生命安全[1-2]。近年來,伴隨著血管造影技術的成熟與發展,以動脈血管栓塞治療為主體的介入治療術成為動脈性出血患者的福音,在治療該類患者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本研究對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0例動脈性出血患者進行急診介入的診斷和治療,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以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收后進行保守治療無效并進行急診介入診斷及治療的30例動脈性出血患者為對象。該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患者年齡14~72歲,平均年齡(41.4±4.8)歲。患者出血類型:鼻出血2例、支氣管擴大咳血4例、產后出血5例、肝癌出血6例、骨盆及股骨骨折出血6例和直腸癌出血7例。患者均進行過止血手術,效果不佳,手術止血后發生再出血,出血量均超過1000mL,手術次數不等。
1.2 方法及標準 對患者介入診斷治療時,治療前對患者行使鎮靜和血容量擴增處理,咯血患者則應事先給以止咳劑。采用Seldinger技術通過股動脈對患者進行穿刺,于相應血管內使用非離子造影劑造影以確認可能發生出血的動脈血管,確定后則再次造影以確認。經過血管造影術后依據造影結果判定出血部位和出血原因,采用動脈栓塞法進行止血,采用明膠海綿顆粒為栓塞材料,混合對比劑后注入靶血管進行栓塞。栓塞時應時刻注意,根據情況隨時再度造影以觀察情況,刷色結束后20min再次造影以了解效果。造影使用設備為西門子D-33型機。
血管栓塞術行使后,若進行造影復查時發現靶動脈封鎖,未出現對比劑溢出現象,且患者出血情況得到抑制,生命體征各項指標保持平穩水平,術后一定時間后患者血紅蛋白指標上升,則視為栓塞成功。
30名患者(鼻出血2例、支氣管擴大咳血4例、產后出血5例、肝癌出血6例、骨盆及股骨骨折出血6例和直腸癌出血7例)均成功止血,栓塞效果明顯,術后患者生命體征維持平穩,出血癥狀消失,術后對患者血紅蛋白指標進行觀測發現其數值明顯高于術前(見表1),患者均無嚴重并發癥出現,且止血后未發生再度出血。

表1 手術前后比較
動脈性出血發生的原因相對而言比較復雜,炎癥、外傷感染乃至血管畸形以至腫瘤等都可能造成出血發生,很多時候還會出現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動脈型出血發病時非常緊急兇猛,一旦診斷治療不夠及時,患者常因失血過多而死亡[3-4]。治療動脈性出血時若采用手術止血以及抗休克等傳統治療手段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危險性,但往往很難有效止血,不能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此類方法常需要多次手術,患者無法耐受。除此之外手術止血對患者創傷極大,很難快速康復,且再次出血的多發性更是為患者造成了極大的困擾[5-6]。
現階段,對于動脈性出血患者常采取急診介入診斷和治療,即在血管造影術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動脈血管栓塞治療。此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找到出血發生的部位,并行之有效的止血。但一般而言,介入治療除了本次試驗所應用的血管栓塞術外,還有血管收縮藥物的灌注治療,后者雖然在少量出血以及慢速出血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效果較好,但是對于較大血管出血的治療效果不佳,雖然在較短時間內效果較好,為后續治療提供時間,但是長期而言往往容易復發,不能作為持久有效的止血方式進行應用。另在進行栓塞治療時,還應注意栓塞劑的正確使用,避免其對患者重要臟器以及其他組織的管的損傷,保持患者充足的血液供應,以此避免并發癥[7-8]。依據本次試驗的結果,本組30例動脈性出血患者進行介入治療后,效果非常顯著,所有患者均完全止血,且未發生嚴重并發癥,患者進行血管栓塞術止血后未出現再度出血。
綜上可知,急診介入診斷治療對于動脈性出血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有效可行的止血措施。此法安全可靠,且不造成嚴重并發癥,對于后續治療的充分準備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1] 何志兵,陳敏,周洲,等.急性動脈性出血介入診療的臨床應用[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0,20(4):489-492.
[2] 張子東,賈廣志.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在診斷及治療急性大出血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薈萃,2011,26(23):78-79.
[3] 茅旭平,陸建東,徐向榮.動脈性出血的急診介入治療[J].實用醫技雜志;2009,14(14):1834-1836.
[4] 徐偉,李穎,周坦洋,等.胃腸道動脈性大出血的急診介入栓塞治療[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3,22(4):17-18.
[5] 王永東,李芳健,梁景榮.介入治療在急性動脈性出血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學,2010,5(1):95-96.
[6] 朱培欣,盧占興,夏國強,等.腹部和盆腔動脈大出血的急診介入治療[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1,20(1):6-7.
[7] 龔輝,繆玉兵.急性動脈出血的介入診斷及治療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3(9):105-106.
[8] 王棟,楊敏玲,謝春明,等.急性外周動脈出血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診斷及介入治療[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4(4):46-47.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7.016
廣東 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二科 (鄧其峻 林海波 劉國偉 廖旭興 鐘偉健 彭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