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政康
血液網織紅細胞的多參數分析在貧血患者臨床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毛政康
目的 研究網織紅細胞多參數分析對貧血患者的鑒別價值及意義,以提高貧血的臨床診斷準確率。方法 選擇2007年3月~2013年7月武岡市人民醫院收治的貧血患者共20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溶血性貧血40例,缺鐵性貧血40例,再生性障礙性貧血40例,急性白血病40例,腎性貧血40例,并抽取同期在本院的健康體檢者50例為對照組。比較不同類型貧血患者、健康者的網織紅細胞參數(百分比、絕對值、未成熟指數、平均體積、球形紅細胞體積、強光散射百分比、絕對值)。結果 溶血性貧血患者網織紅細胞的各個參數均高于健康組;缺鐵性貧血組與健康組MRV(77.85±8.14)和MSCV(56.25±7.8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再生性障礙性貧血組除MRV、MSCV與健康組無差異外,其他參數低于健康組;急性白血病除MRV、MSCV與健康組無差異外,其他參數低于健康組;腎性貧血組IPF低于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不同類型貧血的患者其網織紅細胞參數差異明顯,有助于臨床鑒別診斷。
網織紅細胞;參數;貧血
網織紅細胞是骨髓最先釋放到外周血的成熟紅細胞的前體紅細胞[1],可以反映出人體內紅細胞的更新速度,反映紅細胞增生情況,并可以輔助判斷骨髓造血功能、在不同原因引起的貧血中,網織紅細胞會有明顯的變化。本文分析不同類型貧血患者的網織紅細胞參數是否存在差異,以提高臨床診斷和鑒別診斷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7年3月~2013年7月武岡市人民醫院收治的貧血患者共20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溶血性貧血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為(43.22±7.12)歲;缺鐵性貧血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為(43.52±7.47)歲;再生性障礙性貧血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齡為(43.74±7.01)歲;急性白血病40例,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齡為(42.34±7.87)歲;腎性貧血40例,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齡為(44.11±6.58)歲;并抽取同期在本院做體檢的健康者50例為對照組,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齡為(42.69±7.07)歲。各組被檢者的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被檢者均使用含有抗凝真空采血管采集空腹肘靜脈血2mL,并在室溫條件下運輸,在3h內完成檢查。檢驗人員嚴格地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3 觀察指標 本次實驗主要分析患者的網織紅細胞參數,包括有網織紅細胞百分比RET%、網織紅細胞絕對值RET#、未成熟網織紅細胞指數IRF、平均網織紅細胞體積MRV、平均球形紅細胞體積MSCV、強光散射網織紅細胞百分比HLR%、強光散射網織紅細胞絕對值HLR#。對比觀察不同類型貧血患者與健康對照組的網織紅細胞多參數分析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9.0軟件包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溶血性貧血患者網織紅細胞的各個參數均高于健康組;缺鐵性貧血組與健康組的MRV和MSCV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再生性障礙性貧血組除MRV、MSCV與健康組無差異外,其他參數低于健康組;急性白血病除MRV、MSCV與健康組無差異外,其他參數低于健康組;腎性貧血組IPF低于正常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類型貧血與健康組的網織紅細胞參數比較
本研究結果提示,在不同類型貧血中,網織紅細胞會有不同的參數變化,且與正常組差異較大。
溶血性貧血患者中,由于多種原因導致的紅細胞破壞速度增加,紅細胞破壞溶解,導致紅細胞總數降低[2],導致IRF會接受更多的刺激,且快速從骨髓中釋放到外周血內,因此網織紅細胞REF%會明顯升高。且網織紅細胞參數的變化還能夠反映出溶血的嚴重程度[3]。
再生性障礙性貧血患者的檢查結果中,患者主要網織紅細胞參數變化在MRV和MSCV方面,這與患者造血功能障礙有明顯的關系。且急性白血病患者也有類似表現,這可能與急性白血病患者使用的抗白血病藥物會對骨髓造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
缺鐵性貧血患者中,其網織紅細胞的各個參數與成熟紅細胞參數表現一致,均為小細胞性[5-6]。
腎性貧血患者中,由于腎單位的減少,導致EPO生產減少,不能對骨髓產生更好的刺激,導致紅細胞減低,因此IRF會有較為明顯的變化[7-8]。
綜上所述,網織紅細胞為晚幼紅細胞脫核后至紅細胞完全成熟的過渡細胞,可以反映出骨髓造血功能,不同類型貧血的患者其網織紅細胞參數差異明顯,有助于臨床鑒別診斷。
[1] 何艷,高發平.地中海貧血患者的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參數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28):17,49.
[2] 馮戟,羅丹,馬紅雨,等.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診斷無貧血缺鐵的臨床價值[J].山東醫藥,2012,52(31):75-76.
[3] 郭柳薇,黃王瑩,李雪蘭,等.網織紅細胞參數在慢性腎臟病貧血患者診治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8):1806-1807.
[4] 欒虹,鄭軍,董西華,等.網織紅細胞參數在貧血性疾病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1,40(11):1018-1019,1046.
[5] 江虹,徐燦,呂瑞雪,等.網織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在缺鐵性貧血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12):2136-2138.
[6] 勞碧松.網織紅細胞參數在慢性腎臟病貧血患者中的檢測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2):277-278.
[7] 程俊.網織紅細胞參數與紅細胞參數在孕婦缺鐵性貧血的臨床應用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11):885-886,888.
[8] 汪建軍,余艷麗,任超杰,等.網織紅細胞參數在大細胞貧血診斷中的初探[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3,15(1):39-41.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5.007
湖南 422400 武岡市人民醫院(毛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