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豫剛
只有雞蛋期貨能夠成為助力養殖業發展的有效工具,而不是淪為“炒蛋”對象,那它的生命力才會持久。
這是期貨市場上的奇觀:從2014年1月到2014年5月,“史上最迷你”的大連商品交易所雞蛋期貨1409合約,一口氣漲了4個月,從4143元/張飆升至最高點的5282元/張,此后雖然經歷了一個月的回調,但近期仍在5250元附近的高位整理。以10%的保證金計算,雞蛋多頭最高獲利竟可達年化600%以上。
作為保證金要求最低的品種,只要5000元左右既可以參與雞蛋期貨的交易,這使得大批散戶“炒客”將雞蛋期貨作為當天買賣的“炒單”品種,這被形象地稱作“炒雞蛋”。在上市之初,由于交易單位過小,市場曾一度擔心雞蛋期貨的活躍度。但截至6月24日,雞蛋1409合約的持倉總量已高達33.6萬手,日最高成交量超過90萬手,目前仍在30萬手附近。以每手5噸計算,將雞蛋1409合約全部交割,將需要近170萬噸雞蛋,這已經逼近全國一個月的產蛋總量。以每手5000元保證金計算,持倉金額接近17億,成交金額更是一度突破45億,與之相對應,滬深股市最為活躍的股票,其日成交金額也不過在30億元左右。
《中國經濟信息》記者了解到,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雞蛋價格在前期小幅下跌之后再度上揚,近期穩定在每斤4.6元附近。
進入夏季高溫多雨天氣之后,雞蛋儲存成為難題,但供求依舊趨緊,期現市場均呈現出價格僵持狀態。
供應不足刺激蛋價高漲
在期市火爆的背后,有其現實基本面的深層次原因。往年,雞蛋價格運行有18個月左右的季節性周期,每年的3月份、4月中上旬是雞蛋收購價格較低的月份,一般到了4月下旬、5月初價格才逐漸步入上升通道。而今年的雞蛋現貨市場,則一路走高甚少回調。農業部畜牧業司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6月第三周全國雞蛋平均價格為10.48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9%,同比上漲12.4%。河北、遼寧等10個主產省份雞蛋平均價格9.3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7%,同比上漲15.8%。而雞蛋1409合約對應的每公斤雞蛋價格為10.5元左右。
據了解,由于去年年末再次出現禽流感,禽類產品價格持續走低,這導致養殖戶淘汰種禽數量增加,補欄量減少。3月蛋禽存欄量較去年同期減少兩三成左右,補欄量減少兩成,肉禽補欄量甚至減少四成。從美爾雅期貨樣本企業監測的數據來看,2014年1-6月份的補欄水平較2013年同期減少了28%。
在2010年10月,雞蛋現貨價格曾一度攀升至6元/斤的歷史高位,此后經歷一個周期之后,又在2012年6月迎來一波劇烈的上漲,零售價在短短十天內上漲20%。而到了2014年,500天左右的蛋雞養殖壽命周期威力再現。
業內人士分析,2010年的高蛋價造成了2011年蛋雞的補欄量奇高,甚至一度出現了中國13億個人14億只雞的狀況。短期產能過剩導致了養殖戶損失重大,養殖戶補欄明顯不積極,又造成了蛋源減少,使得2012年夏季蛋雞壽命周期到來時出現了“火箭蛋”狀況。然后,由于2013年3月出現了禽流感疫情,雞蛋價格開始下滑,養殖戶2013年幾乎全年虧損, 2014年開年后的又一波禽流感疫情的來襲,導致從2013年8月份以來蛋雞補欄情況就非常的不理想。據中國畜牧業協會調查,國內有超過5000萬戶企業和農戶因禽流感而受到波及,許多養殖戶和企業為躲避疫情蔓延而被迫撲殺蛋雞來實現“主動去產能”,相繼陷入停產關門的困境,一些中小養殖戶甚至永遠退出該行業。
“從2010年5、6月份一直到2011年10月份,這個時候蛋雞養殖非常暴利,吸引了一批人進入這個行業,但連續兩年沒有怎么賺到錢,這部分中小養殖戶資金實力和抗風險能力都不高,他們在慢慢地退出這個市場”,美爾雅期貨雞蛋行業分析師魏金棟表示。
魏金棟認為,從當前的產蛋雞群的結構來看,400天左右的雞比較多,是老齡化的結構;從存欄的走勢來看,整個2014年下半年產蛋雞的存欄量仍將持續減少;從需求角度來看,下半年的節日消費還是比較多且集中,有中秋、國慶、春節備貨這些利多的支撐,這都有利于雞蛋價格持續走強。
投機氣氛濃郁風險不容忽視
大連商品交易所提供的交割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雞蛋期貨的交割金額合計為13.62萬元。其中JD1404于4月18日交割,交割量為1手,交割金額為3.78萬元;JD1405于5月21日交割,交割量為2手,交割金額為9.84萬元。
作為商品期貨的一個重要屬性,就是生產商的套期保值功能,但就交割情況來看,目前進入雞蛋期貨市場的數十億資金中,真正屬于套期保值資金的少之又少。媒體報道稱,目前雞蛋期貨的投資主體還是投機者,占比在95%以上。直到前期,在雞蛋期貨的財富效應之下,少數的行業批發戶、養殖戶才加入進來,更多的養殖戶和企業還處于觀望階段。
研究人員指出,雞蛋期貨上市半年多來,從市場監測情況看,雞蛋現貨價格的波動幅度反而加大。3至5月的雞蛋行情是現貨帶動期貨,現貨價格上漲40%,期貨價上漲30%。可能是因為很多人還不了解雞蛋期貨。5月16日以后,是期貨帶動現貨,一些大型貿易商看到雞蛋期貨價格大漲,在二級市場有提價動作。光大期貨農產品研究員王娜分析稱,沒有雞蛋期貨之前,大家只能依據自己掌握的供需因素判斷價格走勢,現在不同,還有期貨價格可供參考,反而加大了行情的波動。
由于鮮雞蛋保存期極其有限,在夏季更為明顯,因此現貨市場在夏季的波動往往較為劇烈。另一方面,雞蛋期貨的交割質量標準和資金要求都很嚴格,一旦不達標就要進行價格扣減,這也使得參與者不愿意交割,反而助長了炒作風氣。
實際上,在端午節假日前的一波回調中,雞蛋期貨價格已經預演了風險到來,一周時間內下挫近10%。
回歸產業服務功能方是正途
6月13日,李嘉誠投資的人造蛋黃醬產品在香港百佳超市上架開售,老先生甚至親自演示用這一植物原料產品“煎蛋”。一時間,這種替代產品引發媒體強烈關注。盡管距離大規模商用為時尚遠,但技術進步給傳統養殖業帶來的挑戰卻是實實在在的。endprint
在較早開展雞蛋期貨業務的美國,雞蛋期貨于1919年設立,其標準合約將雞蛋分為四個等級,六種重量,區別標準非常嚴密。在1960年前后,雞蛋期貨一度成為美國第三大期貨品種,但隨著養殖生產集中度的提高,養殖場直接向超市供貨,減少了中間環節以及價格波動,雞蛋價格趨向穩定及可預測性。于此,美國雞蛋期貨交易量逐年下降,最終于1982年退市。
我國雞蛋生產集中度遠遠不夠,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蛋雞存欄量500只以上的企業占81%,1萬只雞以上的企業僅占30%。而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1萬只雞以上規模的企業就已占87%。美爾雅期貨的調研則稱,中國雞蛋養殖產業目前的主力規模在一萬只雞左右,這種規模很難抵御基本面風險。大型規模化雞蛋生產企業 (自主經營和管理整個生產和銷售鏈),幾乎壟斷美國市場上商品蛋的生產。根據2007年美國農業普查結果,美國養殖蛋雞的農場有14.6萬家。絕大部分為小型雞蛋生產企業。其中,存欄量超過2萬只蛋雞的農場有1 987家。存欄量超過7.5萬只蛋雞的企業有240家,產蛋量占到全國總量的95%。存欄量在100萬~500萬只蛋雞的企業有6家,超過500萬只蛋雞的企業有12家。
“中小型的養殖戶會逐步退出,慢慢有一些大型的養殖場進入,因為中小的養殖戶他在環保方面的投資意愿都非常低,政府管理起來又非常麻煩;而大型的養殖場為了長期的發展他更愿意去投入,而且政府也愿意給一些支持”,魏金棟表示。
2010年,我國人均年禽蛋消費量為21.1千克,以每千克20枚計算,這一數字已經逼近美國歷史上人均400枚左右的消費峰值,而近年來美國雞蛋人均消費量已降至250枚左右。此外,隨著產業和經濟結構的發展,雞蛋的深加工已成為產業發展趨勢。日本加工比例最大,約為 50%;美國為30%左右;歐洲為26%;拉丁美洲為7%;而中國的蛋品加工量只有1%。在2011年,美國商品蛋中56.9%進入商品零售端, 31.70%經打蛋后, 用于液蛋及其他蛋制品生產, 8.0%進入食品服務業, 3.30%用于出口。
可以預見,隨著社會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國鮮雞蛋的消費量將趨于穩定甚至略有下降,而生產集中度將大幅提高。在這一過程中,雞蛋期貨是有助于行業平穩價格波動的。蛋品分級率在我國僅占0.26%,歐美發達國家則高達90%以上,日本也在60%以上,雞蛋期貨推行的分級標準,也將有助于雞蛋質量檢測進一步規范化。
作為世界雞蛋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中國的雞蛋期貨市場前景依然廣闊。只有雞蛋期貨能夠成為助力養殖業發展的有效工具,而不是淪為“炒蛋”對象,那它的生命力才會持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