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 要:十八大后,國家將推進利率市場化作為金融改革的一項重要的任務。學術界普遍認為大企業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由于自身擁有強大的議價能力,而能獲得更大的優惠,而對中小企業而言,可能使中小企業的融資更是難上加難。本文從利率市場化宏觀政策背景下,深入分析了利率市場化對中小企業的影響,最后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中小企業;銀行;融資
2013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標志著利率市場化邁出了關鍵性一步。利率市場化,能加快金融產品創新,能讓金融機構根據市場的變化推出更多符合投資者需求的金融產品和自由確實金融產品價格。學術界大多數認為大型企業由于擁有更高的議價能力,而能從利率市場化政策中受益。而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由于議價能力低,需要通過提高價格的措施來獲取信貸資源。情況果真如此嗎?本文試圖從以上視角分析利率市場化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一、貸款規模預測
1.銀行的投資渠道受限。利率完全市場化后,并不代表國家就不管金融機構了,無論哪個國家都會對金融機構給予一定程度的約束和管制。金融機構雖然有多渠道進行投資,但考慮到資金的安全性,金融機構只能將少數資金用于高風險的金融產品中,而且為了降低投資的風險性,一般都將投資高風險的資金交于專門機構打理,這些專門機構受到銀行高層的的監督和管理。實際上,對于中小銀行或大型銀行分支機構的投資渠道受到限制,銀行收入的來源靠存貸款息差收入。
2.居民消費貸款規模短期內增長受限。當前,人們的消費貸款主要是房貸。房價泡沫越吹越大,許多人開始開始擔心房價泡沫的破裂,銀行加大了對房貸投放門檻。可以預見的是,房價再出現2009年-2012年期間爆炸性增長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房地產貸款出現大幅度增加的可能性也不大。再加上其它消費性貸款份額太小難以發揮房地產貸款的作用。總之,居民消費貸款規模在短期內增長受限。
3.政府貸款的規模將會逐步減少。這幾年我國許多地方大手筆進行城市改造,而使得有許多地方城市的地方債規模達到了上限,危及了地方政府的財政。為此,政府已經將政府債務作為重點監控對象,相應使得獲取政府貸款的難度在不斷增加,而且地方債的償還進入高峰期,這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地方政府貸款的規模在大幅度減小。
二、中小企業將會是銀行開發的重點方向
1.息差收入是銀行收入的主要來源。從各大上市銀行的年報可知,現在還處在利率市場化前,銀行業利潤主要來自于息差收入,大概占了八成以上利潤額。因此,在實施利率市場化后,商業銀行應該著手對盈利模式進行轉型,拓寬投資渠道,多元化經營,增加非息差收入。
2.銀行對大企業愛恨交織。利率市場化后,大企業由于經濟實力雄厚而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即在貸款時要求銀行給一低貸款利率,存款方面,大企業實行存款利率招標制度,誰給的存款利率高就將款項存到哪家銀行。從而使得銀行對大企業愛恨交織。
3.中小企業是銀行業務發展的主攻方向。中小企業的要求一般比大企業更低,在申請貸款時,力量比大企業低而要求銀行降低利率的呼聲相對較弱,也愿意或被逼比大企業出更高的利率去謀取資金。中小企業相對微型企業,一般經歷了更長時間的市場競爭,抵抗風險和管理風險的能力更勝一籌。實際上很多時候中小企業是因為發展到了關鍵時候缺少資金,銀行也更愿意提供資金給予支持,為銀行做大做強提供關鍵性資金支持。
4.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有可能下降。中小企業在進行貸款時,和大型企業比較起來,中小企業由于風險更高,交易的成本相對也更高,銀行一般會要求更高的貸款利率,但由于有多家銀行的競爭作用,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不會增加多少,和民間借貸利率比較起來,大多更低,銀行對中小企業的發放貸款的速度也提升不少,使得銀行貸款對中小企業而言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在盡可能的情況下,中小企業更愿意選擇銀行貸款,這是因為中小企業的資金成本總體上是在不斷下降的。
三、對中小企業利率市場化條件下的一些思考
利率市場化后,中小企業可能可以得到比未實施利率市場化時更低利率資金,這對目前融資難的中小企業來說,是大大的利好。為此,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下,中小企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對自身的經營管理發力:
1.規范企業的運行。中小企業在融資時,由于自身規模比較小,實力相對更小,市場給予其信用評級可能會更低。打鐵還是自身硬,中小企業為了實現融資成功,應該配合銀行的各項規定,主動提供銀行所需要的各種規范企業運營資料,這要求中小企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去規范企業的運行,這為保障中小企業的經營繼續穩健的需要,也是提高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的需要,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的需要。
2.組建企業聯盟。中小企業的融資行為往往具有季節性和周期性的特征。在需要資金時,由于所需資金企業過于集中,導致中小企業難融資,而在其他時候時,企業的資金不是缺乏而是閑置,浪費資源。建議中小企業組建企業聯盟,企業缺少資金可以在內部之間調劑使用,如果企業聯盟內資金也不足時,可以利用企業聯盟內的抵押物向銀行抵押貸款,以實現企業聯盟內所有企業的共同發展,以及降低它們的融資成本。
3.提高資金運用的效率。利率市場化后,中小企業比原來更容易籌集到資金。中小企業為了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應該重視加強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的管理。在企業資金有富余時,可以把閑置的資金投放到市場上去,從而提高資金的收益率。企業在向市場投放資金時,要考慮到市場的整體情況以及企業內部的情況,優化投放市場的資金使用效率,使企業獲得大的利潤,以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采用市場的手段來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可以加快利率市場化的過程。在推進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銀行應該從原來的產品經營模式基礎上創新出適合利率市場化的金融產品。大型企業在利率市場化中,由于擁有強大的議價能力,而得到的實惠最多。中小企業也能從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得到更多的實惠。當然,中小企業應該主動規范企業的經營,采取企業聯盟制的方法以及加強資產負債管理等措施,從而使自身在融資中獲得更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周小川.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J].中國金融家.2012,(1):24-27.
[2]趙曉娜.利率市場化—金融改革的突破口[J].當代經濟管理.2012,(6):86-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