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濤
摘 要:農業經濟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些年來,我國農村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帶動我國經濟整體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對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找到解決的措施,才能更好地帶動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農業經濟發展;問題;優化措施
農村經濟發展對我國經濟整體良性運行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只有農村經濟發展起來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面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尚存的問題,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農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而言,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面臨著諸多不利因素。首先,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發展方式非常粗放的情況,很多的地區進行農業生產的時候還是在沿用以前的發展方式,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基礎設施的落后,導致很多農業資源不能被有效的利用,使得農民在收入方面出現了非常低的情況,致使農村經濟的發展嚴重受到制約。第二,近幾年來,中國的耕地面積逐漸減少,其他自然資源總量也越發不足,這不利于農業大規模生產,也使對土地的使用效率降低,導致農產品的有效供給面臨嚴重的資源壓力。第三,農業生產中科技的支持不足。科學技術的支持嚴重不足,影響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失去了獲得科技支持的主動力量,導致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十分被動。第四,城鄉二元化經濟體系依然存在,農村社會保障和城市化水平還有很多欠缺,這對農村經濟發展有很大的阻礙作用。最后,缺乏專業性人才,這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年齡、文化等方面的原因,農民專業技能不足,影響了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
二、加強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措施
1.強化政府政策支持,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應采取更嚴厲、更有效的措施,確保農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保證農村經濟秩序的穩定。第一,要重點加快推進農村土地信托流轉,突破土地制度的制約,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實現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第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化自然資源優勢為產業發展優勢,變土地和勞動力優勢為工業經濟優勢,同時優化發展環境,促進農民就業安居。第三,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國家各項惠農政策,國家各項糧食補貼都要足額、及時發放到農民手中。在政府的支出分配方面,要更多地投資于基礎設施,鼓勵生產和使用節能環保型農業機械,進一步改善農村的生產條件,以充分發揮土地資源的潛力,增加農民的收入。第四,堅決制止和查處農村亂收費現象,避免增加農民負擔的情況出現,真正讓農民在惠農政策的落實中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樹立可持續發展的信心。最后,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這樣能夠更好地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的供應。
2.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建立農民以及農民工培訓體系是當前需要大力解決的問題。建立健全農民工培訓制度,提高他們的就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只有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提高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才能有效提高,從而提高農民收入。具體而言,要圍繞“發展現代農業”的主題,本著“農民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的原則,及時解決農民生產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傳授農業先進實用技術,解答農民遇到的技術難題;要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文化水平、有不同需求的農民使用不同的培訓辦法和內容,使農民最終的角色轉變,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最終培養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3.引導農民以市場為向導,依靠科技進行生產。首先,推廣糧食增產技術。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培育能提高糧食單產、改善糧食品質的新品種。第二,健全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形成以農業高等院校和重點院所為依托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第三,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減輕農民勞動強度,提高農業生產力。第四,將農業生產進行合理調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可通過推進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特色農業基地建設,進行優質化生產和專業化生產,提高農產品的競爭能力,使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顯著提高。通過這些措施,相信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一定會再上新的臺階。
4.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推進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和產業集聚,是推進城鎮化進程的必要條件。建立城鎮有序集聚人口的機制,對用地緊張的矛盾予以緩解。通過產業集聚發展新機制的建立,掃除產業集聚過程中的管理障礙、體制障礙和資源障礙。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為了吸引農村生育勞動力的轉移,可發展相關產業,使就業崗位增加,幫助進程農民解決各種教育、醫療、養老、就業、住房和戶籍等問題,使他們真正轉化為市民,融入到城市生活,真正突進城鎮化進程。
5.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和完善農民工住房、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問題,需要由政府進行組織、引導、支持,并鼓勵農民自愿參加。各級政府應根據當地實際發展情況,因地制宜地選擇社會保障模式,建立多種形式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滿足農村居民多層次的健康要求,促進農村社會更加和諧的發展,進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總之,農村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為了促進農業經濟進一步發展,我們必須重視農業經濟的重要性,通過多種措施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使我國農業、農村、農民與社會整體發展接軌,最終確保我國經濟整體實現又好又快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鳴和.論農村經濟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13(22)
[2]許曉蕊.關于當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分析與思考[J].特區經濟.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