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就像一個小孩,每天都在成長,衣服永遠是偏小,因此企業的組織構架搭建得大一些,甚至說浪費一些,這樣才能適應企業的迅速長大。”
作為復星的靈魂人物,哲學專業畢業的郭廣昌最大的特長就是,什么問題都要去請教人,什么事都要找專家。這就逼得郭廣昌必須學會用人。
郭廣昌對人才的最大體會是:一定要學會使用比自己強的人,要學會用在某個領域比自己強的人,這些人往往就是專家。企業經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不斷找老師的過程。復星能夠快速發展到今天,也就是老師找得多、找得準。郭廣昌很明白,能不能找到最好的人,關系到企業的成敗和前途,最大的投資失誤不是某一個項目的得失,而是找錯了人。
在郭廣昌看來,企業高層的核心任務之一是選人。以創辦一家新公司為例,按照通常的慣例是董事會先找幾個人調查,研究新公司的市場空間,然后出資,最后找個總經理開始干。復星的程序有些不同:在經過前期調研和初步決策后,接下來是把同行業的能人招來,讓他們談復星能不能辦家公司,如果能,復星會組織兩個或者更多的團隊去論證并分別聽取他們的意見,復星只需要判斷他們說的對不對。
郭廣昌傾向于用有實業運營基礎的投資人,比較不喜歡完全是學校到學校,從學校到同行這樣背景的人。在郭廣昌看來,這類人對整個行業的了解、深度和體會是不夠的。“在如今的投資界,充滿著職業經理人,他們更多的不是自己做出一個獨立的判斷,而是思考如何跑贏大勢,這種角色天然會讓他選擇從眾,包括形成對工具的依賴?!惫鶑V昌說:“為什么巴菲特可以形成一個自己獨到的模式?因為他的錢不是別人委托他管理的。剛開始他也會替別人管錢,但后來他把這部分解散了,只管自己的錢。他可以說,我就堅持自己的投資模式,我看懂了再投。比爾·蓋茨和他關系這么好,他就是不投,他說他看不懂?!?/p>
復星從來不對高級人才實行定編、定崗、定責式的管理,這種“三定”管理方式只在復星的底層員工管理中采用。高級人才的激勵方案不與縱向(同一崗位的歷史)比,不與橫向(集團同一級別、規模的其他人)比,而是與這個人才的市場行情比,與他進入企業后帶來的價值比。高級人才引進上的“一人一議”政策,極大地加強了復星與國有企業甚至外資企業的人才競爭力。
對于人才的養護,復星也有一套獨特的制度。每60天由各級領導與他所領導的人才逐一進行1小時的談話,并記錄在案。談話的內容主要集中在人才對薪酬、崗位、環境的滿意度方面。之所以選擇60天為一周期,是因為科學研究發現,激勵政策對一個人的積極性一般只能維持60天左右,在這個周期內,跟員工進行一次思想交流,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人才的消極、抵觸情緒減少到最低。
在組織構架上,復星的經驗是預留空間。郭廣昌說:“企業就像一個小孩,每天都在成長,衣服永遠是偏小,因此企業的組織構架搭建得大一些,甚至說浪費一些,這樣才能適應企業的迅速長大?!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