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統計,2014年4月份,全國171家商業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5873款,募集資金規模約3.43萬億元人民幣。4月份發行數量與3月份基本持平,規模略有下降,下降幅度為3.9%,但產品數量和規模同比分別增長了74.7%和85%,穩中有升的態勢還將持續。2014年前四個月產品月均發售數量跨過5000款關口,總數為5702款,較去年月均發售數量增長52%。
從發行機構分布來看,上市股份制銀行發售數量占比較3月上升4個百分點,中資其他銀行和國有控股銀行占比分別下降2%和1%。上市股份制銀行發售數量由3月的1373款上升至4月的1569款,環比上升14.28%,規模為1.29萬億元,環比升幅為17.31%。城市商業銀行4月的發售數量環比下降2.95%,規模環比上升3.63%,4月發售產品的款均規模有所增加,國有控股銀行發售數量下降4%,規模則環比下降了19個百分點。2012年1月~2014年4月銀行理財產品月度發售情況如圖1所示。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機構數量規模分布如圖2所示。
關鍵期限收益率曲線走勢與3月趨同
4月,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曲線總體下移,但各關鍵期限收益率降幅有限,總體呈現穩步回落的走勢,4月人民幣普通類產品收益率曲線走勢與3月趨同。
從圖3可見,其中14天和1年期產品收益率環比降幅相對較大,分別為16個BP(基點)和13個BP,其余各期限降幅在10個BP以內,鑒于央行“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貨幣政策取向,5月的人民幣普通類產品收益率仍將維持現有水平,波幅不會太大,但隨著年中考核的臨近,收益率總體水平或將有小幅抬升。
4月份到期收益總體表現平穩
2014年4月,共統計到105家商業銀行1672款產品到期,未出現零負收益產品,人民幣類產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為5.36%。4月到期收益排名前10名的產品的到期收益率落在6.8%~8.6%之間,其中3款由上市股份制銀行發售,有6款均為城市商業銀行發售,1款為農村商業銀行發售。其中有三款為銀信合作產品,其余產品投資標的不明。錄得最高收益的產品是南京銀行發售的“聚富14號VIP型A40002”產品,該款產品年化到期收益率為8.6%,產品成立于2013年4月,期限為一年,具體資金投向不明。
4月到期的結構化產品中,平安銀行的兩款產品未實現預期最高收益,分別為“平安銀行‘聚財寶’結構類(掛鉤股票)2013年10期人民幣理財產品”和“平安銀行‘聚財寶’結構類(掛鉤ETF)2013年91期人民幣理財產品”。到期收益率分別2%和2.8%。
“平安銀行‘聚財寶’結構類(掛鉤股票)2013年10期人民幣理財產品”起息日為2013年4月,產品的投資期限為368天,產品掛鉤于三只銀行業港股,分別為:中國農業銀行(1288.HK)、中國銀行(3988.HK)、中國工商銀行(1398.HK)。產品結構為區間型,產品設置4個觀察期,若觀察日觸發事件發生(組合內每只股票價格均落在區間[期初價格×83%,期初價格×110%]內),則該觀察期可獲得2%的收益率,否則為0。產品存續期間內,只有1個觀察期發生了觸發事件,產品最終錄得次低收益率2%。
“平安銀行‘聚財寶’結構類(掛鉤ETF)2013年91期人民幣理財產品”同樣為區間型產品,掛鉤香港盈富基金(2800.HK)。產品設兩個交易區間,分別為區間1:[期初價格×92%,期初價格×108%]和區間2:[期初價格×84%,期初價格×116%],產品每日觀察。若每個觀察日掛鉤標的的收盤價均在交易區間1內,產品可獲得6%的年化收益率;若任意一個觀察日掛鉤標的的收盤價曾突破交易區間1,但仍落在交易區間2內,產品可獲得2.8%的年化收益率;若任意一個觀察日掛鉤標的的收盤價曾突破交易區間2,產品僅可獲得0.5%的年化收益率。產品實際運行期間掛鉤標的曾突破交易區間1,最終產品錄得2.8%的次低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