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斌
創新惠民務實
——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代表議案和書面意見綜述
文/魏斌
建立空氣污染相關疾病的先期普查機制,盡早將其納入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對不足70歲的老人給予差別化交通補貼;推進技術經紀人和中介機構發展,促進技術市場的活躍與繁榮;在本市醫院推廣建立臨終告別室,倡導“人文關懷”……一條條關乎經濟和社會發展、充滿新意和智慧的建議,在人代會會場“誕生”。
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聯名提出的議案79件,經審查,將25件議案在大會閉會后交市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審議并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會議期間共收到代表提出的書面意見817件,比去年同期的732件增加了85件,其中54件為議案轉作書面意見處理。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代表們圍繞大局,關注深化改革、制度創新,提出許多意見建議。自貿區建設毫無疑問是本次大會上的熱議話題。代表的“創新”建議集中在自貿區軟環境建設方面。楊浦團的童麗萍等15名代表聯名,建議在自貿區建立市場化退出機制,建立完善的破產清算和破產預防制度。有13名代表建議,加快制度創新,鼓勵跨境投資自由化,便利融資租賃企業海外融資。有10名代表聯名建議在自貿區內設立優先調解制度,建立有效的商事爭議解決方式。還有代表針對自貿區內企業結構問題、金融市場配套等提出書面意見,建議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營造各要素市場等。
如何才能少產霾?如何才能治霾?治理霧霾可有時間表?一個個問題,在現場辦理時從代表口中拋向市環保局負責人,同時也在代表議案和書面意見中冒出思路。徐匯團的10名代表、虹口團的30名代表都建議通過加快推進清潔能源替代、狠抓工業結構調整、控制機動車排放等手段控霾、治霾;有代表提出書面意見,建議加快科技創新,實現長三角地區聯防聯控防治霧霾;還有代表建議將車牌拍賣所得用于治理環境污染。春節將臨,不少代表將意見矛頭直指每年一次的煙花爆竹“狂歡”。厲明代表在會議期間不僅與130多位代表聯名發出倡議不放煙花爆竹,還與楊浦團代表聯名提出議案,建議擴大煙花爆竹禁放區域,對違規行為加強執法和處罰力度。
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規模也成為代表議案集中關注的一個話題。李貽明代表早在幾個月前,便開始醞釀起草議案,為將議案寫得有理有據,還多次聯系有關部門調研有關情況,摸準相關數據,為提交高質量的議案打下基礎。會議期間,楊浦、虹口、閘北等代表團共135名代表聯合提出議案,建議堵疏結合,把控制人口增長與開放包容相統一,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規模。
每年在代表書面意見中反映民生問題的最多,今年代表們在深入聯系人民群眾基礎上,提民生建議更為務實。不僅有建議通過“連廊”等多種方式破解社區“最后一公里”交通難題,還注重每項民生工程的“最后一公里”落實。
今年有40多件議案和書面意見與養老事業發展相關,其中有不少代表長期關注養老問題,提出的建議針對性很強。比如,有代表注意到盡管目前老年人的權益保障工作得到重視,但現行的民事訴訟制度尚未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訴訟特點,沒有制定專門的涉老訴訟程序,為此建議嘗試設立涉老訴訟制度;有代表在聯系社區時了解到,在一些無條件設助老就餐點的社區,居委干部熱情組織送餐登記服務,但對雙方來說都有一些不便,因此建議利用好社區單位的食堂資源,把助老送餐這一政府實事辦得更到位;有代表認為目前養老護理人員的資源并未綜合運用好,建議推出養老護理人員流動服務機制和平臺,由醫院確定失能老人名單及需要上門服務老人名單,將名單提交給養老護理人員服務平臺,由服務平臺根據失能老人區域分布,就近安排護理人員提供服務;還有15名代表聯名建議,將醫保擴大至養老護理院,拓寬社區衛生服務功能,“醫養結合”關心失智失能老人等。
大型居住區的建設和管理問題也是今年不少代表書面意見關注的內容。鄭惠強代表就提升大型居住區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大型居住區社會治理等提出意見和建議;吳大器等代表連續提出關于大型居住區管理模式、物業管理、社區菜場土地供應、配套建設標準等4件書面意見;嘉定代表團11名代表、金山代表團11名代表都建議完善本市大型居住社區的交通配套問題。
此外,食品、消費者權益保護、院前急救……都一個個進入了代表的視野。
今年是代表履職的第二年,一些代表持續關注去年提出的老問題,不斷跟蹤落實。回民公墓續建工作多年來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關注,在市人大常委會持續監督和市政府大力推進下,目前選址、土地規模等工作基本確定,金宏偉代表今年通過書面意見繼續督促市政府加快推進速度,盡快落實回民公墓續建工作。周衛杰代表對于前兩年提過的“關于盡快解決降低上海長江隧橋通行費問題”的書面意見辦理推進情況不甚滿意,要求今年繼續跟蹤推進落實。
曹兆麟代表去年提過“關于把政府投資預算提交人代會審查的建議”,市人大財經委和常委會預算工委在辦理工作中就此問題進行調研作出答復,曹代表今年提出了更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唐曙建代表去年提出“關于盡快研究解決醫院內棄嬰問題的意見”,三個承辦單位合辦效果不理想,今年唐代表再次提出書面意見,名為“關于切實解決醫院滯留患兒的意見”,從“棄嬰”到“滯留患兒”,所指更為明確,他在書面意見中的建議也更具針對性,要求政府部門盡快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明確牽頭部門和時間節點,優先解決臨時監護問題。
楊雄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政府工作人員要“通過一件件小事的辦理、一件件實事的落實、一件件難事的解決,贏得人民群眾的更多信任,獲得人民群眾的更大支持”。代表們的議案和書面意見也針對“一件件”工作為政府職能轉變積極出謀劃策。朱紅代表在書面意見中提出,市政府每年的實事項目很好,但是這些實事項目的公開不夠深入具體,建議能夠明確實事項目具體內容,并在“中國上海”網站上披露項目完成的具體情況,方便廣大市民查詢,也更好接受市民的監督。有代表建議提高政府財政與管理透明度,建立公職人員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有代表針對關于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工作中,行政機關的專業水平、應對技巧和答復能力存在業務不精、重視不夠的問題,提出了加大培訓力度、完善考核機制等建議。長寧代表團的15名代表、浦東新區代表團的13名代表聯名提出成立市級工作機構、主導發展信息時代大數據戰略的建議。
當前很多工作之綜合性現狀注定其難以由一家部門或單位獨立完成。牽涉多部門的事情,就要形成多部門合力來推進解決,“各掃自家門前雪”要不得。代表們在議案和書面意見中對整合政府行政資源推進有關工作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無證餐飲、群租,治理這些社會頑疾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治理。有多位代表建議建立綜合治理機制,對城鄉結合部、城中村和老城區的無證餐飲進行有效整治;建議強化源頭治理,整合行政執法資源加強群租治理。
為便于代表當面反映有關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咨詢了解相關政策制度等,1月23日上午在世博中心二樓舉行現場辦理,39個單位派出652名干部參加,有615人次代表來到各“攤位”前反映意見、提出問題,短短一個半小時,各單位現場辦理書面意見6件,回答代表口頭咨詢318項。
去年現場辦理期間李飛康代表與市交港局領導的“交鋒”占據各大媒體的版面。今年他提出再建議,針對有關部門去年答復的部分內容提出批評意見,并要求靈活采用多日票、多次票,取消單一式票價。現場辦理,李代表的第一站依然是交港局所設的“攤位”。與李代表不同,每年柏萬青代表都會帶上許多群眾委托轉交或者咨詢的信件和材料來參加現場辦理,今年她的“裝備”從環保袋變成了拉桿車。她來到市通信管理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多個部門“攤位”前,拿出事先按部門整理好的一疊疊材料反映問題、咨詢政策、提出意見。
王玉香代表去年十分關注廣場舞、公園舞的噪音擾民問題,在不同場合提出意見,現場辦理時,她拿著一疊表格逐個走訪市環保局、市綠化市容局和市公安局“攤位”咨詢了解情況。表格上是她逐行逐字對照相關規定“自制”的各部門職責分工安排,相關部門領導看后都贊嘆代表的細致認真。王代表表示,書面意見不是拉起筆來就寫的,只有在深入調研、全面了解情況后寫出的書面意見才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現場辦理無疑將為高質量書面意見的“誕生”打好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