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萬蓮
“更加”+“著力”:依法行政年輪印記
文/孫萬蓮
2013年1月27日,上海市代市長楊雄在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更加注重從嚴治政、高效施政、依法行政、廉潔從政,全面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著力提高法治化水平。強化法治思維,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
一年過去了,依法行政是怎么演繹了“更加”和“著力”這四個字呢?
為改革助力。2013年4月17日,市政府作為法規提案人提交的《上海市促進改革創新的決定(草案)》,正式進入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程序。《決定(草案)》旨在力促改革創新,力克改革創新遇到的制度障礙,妥善解決改革創新不成功怎么辦的問題。
為自貿區護航。10月,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舉行“打擊整治發票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稱,預計自貿區內業務量巨大,公安部門正設想在自貿區建立專門的金融執法部門。
同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仲裁院揭牌,為自貿區內當事人提供零距離仲裁咨詢、立案、開庭審理等法律服務。據有關法律專家介紹,商事糾紛通過仲裁解決,既是國際慣例,對于企業來說也更加省時省力。與法院訴訟相比,仲裁實行一裁終局,能夠滿足高效率、快節奏的需求。同時,仲裁過程中的專家裁判,也能夠適應案情復雜、科技含量高、法律問題新等情況。
8月,上海海事局副局長晨曉光表示,上海海事局將主動適應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實行國際船舶登記制度,實現監管便利性。
結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要求,市政府還在8月出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金融十條”的指導意見的42條工作舉措。主要內容有: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改善融資結構;整合政策和金融資源、完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支持民生工程建設;爭取開展改革創新試點等。
此外,6月,市政府還出臺政策,將包括土地出讓、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等13類20項行政審批權下放給張江高新區,以進一步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動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發展裝配式建筑,是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的現實需要。7月,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關于本市進一步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若干意見》。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可減少不合理設計導致的材料、資源浪費,減少傳統作業方式帶來的施工噪音、工地揚塵、污水排放、建筑垃圾、運輸遺灑等問題,并可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
11月,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試行辦法》,明確了管理部門和職責,以及建立碳排放配額管理制度、碳排放核查制度、交易制度及保障措施等。
此外,本市單位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新標準于9月1日起實施。市物價局、市綠化市容局下發了《關于本市單位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了具體的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分類收費最高標準,對于開展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達到規定要求的單位,各區縣政府可對其實行收費減免。
傷、病、安全是基本民生。5月,本市公布的《上海市工傷就醫和醫療費用結算管理辦法》體現了諸多人性化的特點。如,從業人員因工外出在統籌地區外(含境外)發生工傷事故,可先到就近醫療機構急救,待脫離危險傷情穩定后,應當及時轉到本市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治療。對用人單位在工傷人員住院治療工傷期間欠繳工傷保險費的,欠繳期間治療不停止,發生的工傷醫療費用繼續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同時責令用人單位限期補繳相關費用。
8月,市民政局發布了《關于實施〈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貧困家庭生活救助辦法(試行)〉的若干規定》,規定申請家庭提出申請前12個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2012年的標準計算,即低于月人均收入3349元。據預測,《辦法》實施能惠及全市上萬戶因病致貧的家庭。
11月7日下午,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新修訂的《上海市非機動車管理辦法》的主要內容和具體措施等情況。由于非機動車成為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修訂后的《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非機動車的生產、銷售、登記和通行,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暢通。
在為民生提供保障方面,上海這座城市體現了海納百川的胸懷。7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出臺醫院外來護工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的試行意見,規定,凡由本市護工管理機構管理、在本市醫療機構中由病家聘請為病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并按規定進行就業登記的非本市戶籍的外來護工,男性未滿60周歲、女性未滿55周歲,在本市就業登記期間且在本人戶籍所在地沒有參加社會保險的,可以參照本市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辦法,參加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
2013年依法行政的最大亮點,也許莫過于11月6日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所發布的《關于2013年至2017年本市進一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意見》規定了本屆政府在五年任期內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和任務:一個總體目標,四個突破重點,三十項主要任務。一個總體目標,就是在本屆政府任期內,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改革的核心,以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持續不懈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繼續保持上海法治政府建設在全國的領先地位,使上海成為職能轉變力度最大,制度健全度、信息透明度、公眾參與度、行政規范度和人民滿意度最高的行政區,率先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四個突破重點,即政府職能轉變取得突破,行政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公眾參與機制能夠有效運行,政府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提高。三十項主要任務,包括轉變政府職能、規范行政決策、提高政府立法質量、提高行政執法規范度和執行力、強化行政監督、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等七個方面。
“三公”經費一直是備受矚目的熱點。8月,經市政府同意,《本市當前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指出,爭取到2014年,實現市、區縣、鄉鎮三級政府全面公開“三公”經費信息等,并將公開透明貫穿于行政審批全過程。
突發事件處理得好不好,直接關系政府公信力。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作規則》已經市政府第八次常務會議通過。《規則》明確,一旦發生重大或特別重大突發事件,市政府及各部門則應該“快報事實、慎報原因”。市政府及各部門要完善行政決策程序規則,進一步增強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行政復議是解決行政爭議、化解社會矛盾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渠道,也是推進依法行政和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抓手。5月22日下午,市政府行政復議委員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要求加快建立起公正、規范、透明的行政爭議解決機制,不斷提升行政復議工作在建成法治政府進程中的積極作用。對于本市改革發展中產生的一些突出社會矛盾引發的行政復議案件,市政府法制辦要作為重要案件提交行政復議委員會進行認真審議等。
減少公共設施損毀,如何從制度上解決,公共服務單位之間相互扯皮推諉現象?8月市政府出臺的《上海市城市網格化管理辦法》明確,對已超越區(縣)管轄范圍的案件,要求區(縣)城市網格化管理機構及時上報,由市數字化城市管理機構進行案件分派;對存在處置爭議的案件,則明確由市建設交通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協調處置工作或在必要時直接指定處置單位;而對情況復雜、需多個行政管理部門共同處置的案件,區(縣)人民政府可組織相關行政管理部門采用聯合執法等方式進行處置。
如何克服公眾立法參與中的形式主義?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市政府法制辦認真聽取市民對政府“開門”立法的意見,并將修改完善聽證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