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進一
環境
氣氛的代價
文/趙進一
2013年11月1日16時許,廣西一爆竹廠爆炸,11人死亡,17人受傷(其中數名系危重傷員)。
記不清這樣的報道有過多少次了——2009年2月9日20時20分,位于北京市東三環、總造價高達50億元人民幣的中央電視臺新址北配樓突發火災,大火燃燒了近六個小時,火災導致一死(一消防中隊長殉職)八傷,事故系違規燃放煙花所致,這座曾被《時代》周刊評為世界十大建筑奇跡之一的央視新大樓就這樣毀于煙花爆竹之中;2011年2月,造價27億余元的沈陽第一高樓、也是沈陽第一家白金五星級國際酒店,在大年三十被煙花爆竹引發的火災吞噬;2012年1月,內蒙古赤峰市煙花爆竹爆炸,五死九傷;2013年,湖南連續兩次煙花爆竹爆炸,七死三傷……
至于平時因各種原因(節日、紅白事等)燃放煙花爆竹而傷亡者更是不計其數。印象最深的是有位新娘子出閣時,娘家點燃的爆竹正巧落在她的頭頂上,新娘子當場斃命,喜事轉辦喪事;一位到上海打工的外地小青年參加龍華廟會,被鞭炮炸瞎了雙眼,卻找不到事主,一輩子就這樣毀了;一位小老板在春節期間放鞭炮迎財神時引發火災,財神沒請來,自家的房屋卻被燒毀了;前幾年報上刊登過一個消息:養老院里有幾位老人被爆竹的巨響嚇得高血壓、心臟病發作而送進了醫院……燃放煙花爆竹,本是為了營造喜慶的氣氛,但結果卻是釀成了一出又一出的人間慘劇。
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火災,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的危害,并嚴重污染環境,那么人們為什么如此熱衷于此呢?原因就在于它能營造喜慶的氣氛。但這“喜慶”氣氛的代價委實太大了。為了它,缺胳膊斷腿瞎眼乃至死人的事經常發生;為了它,個人與國家的財產不斷遭受巨大損失;為了它,國家每年要白白耗費大量寶貴的資源;燃放煙花爆竹期間,上海每天要產生成千上萬噸難以融解的化學垃圾;每天得有六七千名消防官兵枕戈待旦,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的生命,沖向火場……
這樣的“喜慶”方式實在太愚蠢了,這樣的“代價”不能再持續下去了!
最近,上??諝庵械腜M2.5濃度最高時達到五級,重度污染。11月8日零點,上海實時AQI為264,在污染實時濃度變化中,PM10小時濃度高達278.6微克/立方米,PM2.5小時濃度達255.2微克/立方米。
一年一度的春節即將到來,在下拜托各位嗜好煙花爆竹的朋友,不要再用這種方式給PM2.5雪上加霜了!為民生計,政府也應該果斷地明令禁止、取締煙花爆竹的生產與銷售,不論其“質量”的好與壞!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