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春芳高毓武王國定

近年來,鄞州區緊緊圍繞打造“質量新鄞州戰略”目標,堅定不移地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搶抓發展機遇,破解發展難題,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總量不斷擴大,創新能力明顯提高,集聚效應快速顯現的良好態勢。2013年,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工業產值561億元,增長10.4%;增加值115.3億元,增長9.2%;投資63.6億元,增長47.1%。今年一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32億元,同比增長10.8%,高于全市平均7.5個百分點,總量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6%。南車基地列入寧波市“一事一議”重大專項,望春工業園區和鄞州投創中心入選寧波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業園,13個重大項目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推進工作成果獲得寧波市綜合考核第一名,為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打下了堅實基礎。
明確發展重點,培育產業主體。從鄞州區產業現狀和比較優勢出發,先后實施“工業強區20條和工業強區行動方案”、“創新型鄞州25條”、“八倍增、四提高”科技專項行動,重點發展新材料、新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生物與新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完善規劃布局。修改完成鄞州區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實施意見,提出總體目標和產業布局。計劃到2016年末,建成幾個產業鏈完善、創新能力強、特色鮮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新興產業創新基地,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比重從26%提高到30%左右。明確發展重點。加快新裝備產業規?;?,大力開發軌道交通裝備、特種工程機械等領域;推進新材料產業高端化,積極發展有色合金材料、特種功能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等;促進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化,拓展延伸產業鏈。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化,強化自主研發和標準專利建設;力促生物醫藥產業品牌化,重點發展醫療器械和新型醫藥產品。培育產業主體。通過實施“雙五十”工程、科技311工程、加快創新型企業培育,在傳統產業中挖掘新興產業基因。
優化空間布局,提升產業集群。結合區域主體功能區和城市規劃布局實施,引導重大項目合理布點,整合淘汰落后工業區塊,強化產業集群、功能集聚、資源集約的重點區域建設。強化園區專業化發展。充分發展區位、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優勢,推進園區差異化特色化發展。鄞州投資創業中心汽車零部件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園區集中力量和資源發展了一批創新平臺,集聚了40多家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做大做強南車產業基地。作為寧波市與中國南車集團合作的重大簽約項目,聯姻不到3年,5個項目投產,首列“寧波制造”地鐵列車成功下線,世界上最大功率超級電容單體投入批量生產,時代電氣牽引系統、屏蔽門系統在寧波地鐵應用并走向全國,浙江省首個城市有軌電車項目開工。目前簽約和建設、投產項目達到15個,落戶項目規劃總投資超過65億元,南車基地將成為現代交通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電控電驅裝備、現代公共交通總裝平臺四大產業集群。打造創意產業專業園。2009年創新128專業園開園以來,目前已集聚197家優質企業,成為省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寧波廣告產業園區于2012年試運行,2013年4月被國家工商總局和財政部認定為國家廣告產業試點園區,2013年園區廣告經營額9.57億元,占寧波市廣告經營額的比重為26.3%,創意產業鏈初步形成。
完善公共平臺,強化科技創新。著眼創新驅動,搭建企業合作平臺,培育扶持創新主體,不斷提升發展活力。健全政產學研戰略聯盟。2013年,鄞州區深入推進與國內外36所重點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深化鄞州特色產業集群、190多家企業與高校院所的全方位合作,挖掘了235項技術工藝創新難題與36所重點高校院所開展對接,新引進的成都電子科大摩米創新工廠等5家虛擬大學、分院分中心落戶,已集聚17家創新型企業開工投產。建設重大科創平臺。中物院寧波軍轉民科技園順利開園,激光與光電研究所掛牌運行,累計引進項目20余個;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寧波科技園加快工程進度,新引進項目7個;科技信息孵化園五大功能分區已經明確,即將投入使用;重大科創平臺成鄞州區創新創業新的助推器。培育企業自主創新平臺。鼓勵840家各類企業工程技術中心提高產品研發與轉化能力,2013年博威集團被認定為國家和地方共建重點實驗室,新建院士工作站3個,新認定省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企業研究院20家,市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企業研究院28家。
加快項目推進,強化保障服務。圍繞項目簽約、落地、投產,以重大項目三年行動計劃為契機,儲備生成、落地開工、投產見效一批優質項目。突出招商選擇。健全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工作機制,著力引進帶動力強的基地型項目、關聯度大的龍頭型項目、產業鏈長的綜合性項目。3年多來,引進了南車產業基地、時代全芯相變存儲芯片、東泓科技智能電網等3個10億以上重大產業項目,引進泰來環保、北斗導航、大東南科技等20個1億以上新興產業項目,增強了發展后勁。加快項目建設。協調做好土地、電力、政策處理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大建設進度督查力度,認真制定26個重大產業項目開工計劃,健全重大項目月公示、季點評、年考核的工作機制。做好項目保障。深入開展“百日審批”專項行動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現場會,深化項目審批代辦制度,全力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土地資源統籌力度,結合“騰籠換鳥”、“三改一拆”等工作,壓縮低端產業空間,推進低產地、舊廠區改造工作,加大對優質企業、項目的資源配置力度。
下一步,鄞州區將深入貫徹落實加省、市關于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部署,把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工業強區的重中之重,結合鄞州區產業發展和創新平臺的實際,針對當前培育發展中面臨的瓶頸和制約因素,重點在三個方面再下功夫:
在加大項目投入上再下功夫。通過對接央企、引進領軍人才、上市融資并購、引進戰略伙伴、鼓勵浙商回歸等途徑,實施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水平高、示范帶動強的重大項目;通過對接高新技術、高端人才系列活動,引導企業投資發展新興產業。深入實施科技創新重點培育“311工程”,加快推進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和產業鏈延伸發展,進一步做強做大新裝備和新材料等基礎較好產業,依托摩米創新工場和中物光電研究所培育光電產業,加快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力爭全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長25%以上。
在強化創新驅動上再下功夫。重點推進中物院寧波軍轉民科技園、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寧波科技園、鄞州科技信息孵化產業園、摩米創新工廠等高端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實施區重大科技創新專項和“四換三名”工程,積極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科研院所選擇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組織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有效突破行業技術瓶頸和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培育企業研究院,以行業龍頭企業為重點,按研究院標準做大、做高、做深企業現有研發機構,爭取五年內建成3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10家省級企業研究院。
在落實發展保障上再下功夫。加強政策統籌性和針對性,確保區財政用于工業發展的新增資金主要能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創新平臺建設和高端人才培育上。每年組織實施10項產業技術創新、重大研發專項及應用示范工程。加大水電氣、土地、環境容量、能耗指標等資源配置向新興產業傾斜,每年確保30%以上的土地指標用于重大工業項目,結合國家、省“千人計劃”和寧波市“3315計劃”等人才工程的實施,依托重大項目、專業孵化器、企業研究院、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吸引一批國內外高端拔尖人才來甬創新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