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惠芳
百強企業發展階段處于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型期,企業創新投入產出增加,配置創新要素范圍擴大,發展轉型速度加快,稅收貢獻顯著
浙江已進入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創新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重要力量,創新成為企業長期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百強企業創新發展的經驗對浙江企業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具有示范效應。根據有關數據,浙江百強企業發展轉型的階段和特點如下:
2002-2012年是浙江百強企業持續快速發展的十年,百強企業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規模持續擴大。綜合百強企業的營業收入總額從2002年的3242億元上升到2012年的30989億元;資產總額從2004年5528億元上升到2012年20697億元。
綜合百強企業營業收入的入圍門坎從2003年的8億元上升到2012年102億元。制造業百強企業營業收入的入圍門坎從2007年33億元上升到2012年60億元。2012年綜合百強企業中,營業收入達到1000億規模以上的企業有4家、營業收入達到600億規模以上的企業有12家、營業收入達到300億規模以上企業有32家。浙江百強企業中進入2013版世界500強企業是兩家,浙江物產集團在世界500強中排名為364位、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排名為477位。2013版世界500強企業的入圍門坎是231億美元。按照目前的百強企業發展速度,到“十二五”時期末,浙江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數量有望從目前2家增加到6-8家。萬向集團、海亮集團、恒逸集團、娃哈哈集團、廣廈集團等民營企業有望在今后五年進入世界500強企業行列。

百強企業持續快速發展,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已經積累一定經驗和基礎,企業創新動力增強,百強企業發展階段將進入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重要轉型期。
綜合百強企業研究開發總經費投入持續增加,研究開發經費從2004年78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293億元。2012年研究開發經費達到10億元以上企業有3家,研究開發經費在5億元到10億元規模企業有11家,研究開發經費在1億元到5億元企業有40家,研究開發經費在1億以下企業為30家,沒有研究開發經費投入的企業有16家。
2004-2012年期間綜合百強企業平均研究開發強度(研究開發經費占營業收入比例)只是在1%上下波動。2012年研究開發強度在3%以上的企業有7家,研究開發強度在2%以上企業有16家,研究開發強度在1%以上企業有13家,研究開放強度在0.5%-1%企業有14家,另50家企業研究開放強度在0.5%以下,數據反映出企業研究開發投入強度總體水平不高,企業之間創新投入差異非常明顯。
近年來,企業重視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開發,授權專利數量大幅度增加,從模仿創新向自主創新轉變,自主創新能力有所增強。2012年綜合百強企業擁有專利數量達到19469項,其中發明專利數量為3971項。擁有專利數量在300項以上的企業為12家,其中吉利控股集團、龍盛控股有限公司、盾安控股集團、萬向集團擁有專利數量達到1000項以上。
浙江企業已經進入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百強企業配置創新要素范圍擴大,大企業轉型升級路徑逐漸清晰,發展轉型速度逐漸加快。百強企業排行榜的位次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發展轉型速度。2002年至2012年期間,綜合百強企業榜單發生了很大變化:2002年綜合百強企業名單中有57家企業在2012年的名單中已經消失,同時有57家新企業進入綜合百強企業名單。一些企業快速發展,在排行榜中位次大幅度提前,而一些企業發展轉型相對緩慢,在百強企業排行榜中位次則明顯后退。把百強企業發展轉型變化分為三種類型:持續發展型企業、快速發展型企業、發展速度減緩型企業。
——榜單位次保持穩定的企業——持續發展型企業。在2002-2012年期間,在綜合百強企業榜單位次保持相對穩定的企業:浙江物產集團、中國石油化工鎮海煉化、中國石油化工浙江石油分公司、萬向集團、杭州鋼鐵集團、廣廈控股集團、杭州娃哈哈集團等七家企業持續位居綜合百強企業中的前十位,表明這些企業持續發展能力比較強。
——榜單位次明顯上升企業——快速發展型企業。在2002-2012年期間,在綜合百強企業中位次上升明顯、快速發展型企業有:吉利控股集團、海亮集團、恒逸集團、榮盛控股集團、盾安控股集團、寧波金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浙江立元金屬制品集團、臥龍控股集團。發展速度加快企業所在行業主要有汽車、金屬制品加工、化纖生產、環境保護、裝備制造等重化工業企業。
快速發展型企業和持續發展型企業的轉型速度加快,轉型路徑清晰,發展轉型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一是跨產業配置創新要素的能力增強。制造業企業從單一加工制造企業向技術研發、制造、服務相結合的系統供應商轉變,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轉變。
二是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互動,創新產品和市場營銷網絡控制能力有所增強。企業重視產品設計和市場營銷體系建設,從價格競爭向品牌競爭和市場渠道控制競爭轉變,品牌著名度和品牌價值取得明顯成效。
三是并購世界著名跨國公司,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有所增強。2007年以來,浙江綜合100強的海外營業收入持續增長。2012年海外營業收入達到2529億元,海外資產總額達到1099億元。企業海外收入和海外資產快速增長,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國際并購,其海外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73%,海外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達到67.33%,吉利控股集團的營業收入和資產國際化的水平已經達到歐美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水平。
企業配置技術、資本和自然資源的時空范圍從區域向全國再向全球范圍擴展,跨國并購和國際合作創新已經成為大企業快速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榜單位次后退企業——發展速度相對緩慢的企業。在百強企業排行榜位次后退企業的企業有幾種情況:一是企業堅持走專業化的穩定發展模式,這類企業盡管在綜合百強排行榜中位次有所后退,但是發展水平和質量在持續提升,轉型升級成效仍然顯著的企業。二是發展速度相對緩慢的企業。三是不再參加百強企業排序的企業。四是少數被并購或退出市場競爭的企業。
2002年至2012年期間綜合百強企業產業分布發生明顯變化,一是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速度加快,房地產和服務業企業的數量快速增加,制造業大企業數量明顯減少。2002年綜合百強企業中制造業占82%,貿易服務業和房地產建筑業企業數量占18%。而2012年綜合百強企業中制造業占60%,貿易服務業和房地產建筑業企業占40%,特別是房地產建筑等大企業數量從8家增加到21家,房地產已經成為企業產業發展轉型增長極。二是傳統輕工制造業企業數量明顯減少,紡織服裝企業數量從11家減少到5家,造紙、家具、皮革制造等企業已經基本退出綜合百強企業行列。三是2002年百強企業在制造業中化工、機械、醫藥、有色金屬、電器、紡織服裝等行業企業數量分布比較均衡,2012年百強企業中制造業企業單體規模擴大,企業數量減少,行業集中度有增強的趨勢。
綜合百強企業的凈利潤總額從2004年238億元上升到2011年的964億元,2012年凈利潤總額為882億元,比2011年有所回落。2004-2012年期間綜合百強企業的平均資產凈利潤率為4%-5.5%左右,平均營業收入凈利潤率為2.8%--4.5%。從利潤率變化趨勢看,2010年以來綜合百強企業凈利潤率呈下降的趨勢,進一步提高百強企業經濟效益是創新驅動和發展轉型的重要任務。
浙江綜合百強企業營業收入平均利潤率略低于世界500強企業平均利潤率,2013版世界500強營業收入平均利潤率為5.08%。綜合百強企業平均利潤與全國上市公司500強相比,營業收入利潤率低于全國上市公司500強,而資產利潤率則高于全國上市公司500強。2012年全國上市公司500強的平均營業收入利潤率為8.3%左右,資產利潤率為2.02%。全國上市公司500強營業收入平均利潤率高是因為上市銀行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率普遍在30%-40%以上,而資產利潤率低是因為銀行業資產利潤率只有1%-1.4%左右。
綜合百強企業的納稅總額持續快速增長,納稅總額從2004年的303億元上升到2012年1461億元,表明浙江百強企業對浙江省財政收入貢獻比較大。綜合百強企業歷年的上交稅收總額均高于凈利潤總額,2011年以來,上交稅收總額高于凈利潤總額的趨勢更加明顯,2012年稅收總額高于凈利潤總額達到400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