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茸
【摘要】有人說:“教師的教學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確,每當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師的教學工作時,就會發現新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發現新的問題并不可怕,只要教師能堅持改進、堅持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其教學工作就會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本篇文章將嘗試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和討論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不足之處與改進方法。
【關鍵詞】高中地理問題師生交流學習能力改進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6.058
著名的教育學家顧明遠先生曾經講過:“敢于正視自己教學中不足的教師才是優秀的教師;不斷改進自己教學藝術的教師才是稱職的教師。教育界并不需要完美的教師,需要的是知錯就改、追求進步的教師。”的確,教師也是常人,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是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各種問題和不足之處。尤其是當我們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某一階段的教學工作時,總是會發現一些不足和問題。出現問題并不可怕,只要教師本人善于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改進,就能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藝術,更好地奉獻自身的教學智慧。本篇文章將嘗試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和討論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不足之處與改進方法。
一、當前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
1.師生交流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
完整意義上的教學不僅強調教師的“教”,更意指學生的“學”,只有師生充分交流、充分互動的地理課堂才是符合新課改精神的課堂,才是可持續發展的課堂。然而,現階段的高中地理課堂上的師生交流存在明顯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首先,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主要集中在課堂上,而課堂時間原本就有限,教師又需要將更多的時間用于知識的傳授和講解。因此,師生交流在時間的問題上存在局限性。其次,師生在課堂上交流的話題內容主要圍繞著地理知識開展。而教師不僅僅是學生知識的引路人,更是學生心靈的工程師。因此,現階段的師生交流內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最重要的是,很多時候,由于教師與學生交流方式不當或者交流態度不夠真誠,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總是浮于形式、流于表面,難以深入下去。
2.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相對緩慢。
在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教學的唯一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很關心。近年來,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們愈發重視起學生們實際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漸漸傾注了更多的心血在上面。但是,學生們地理學習的相關能力提升依舊比較緩慢,很多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并未實現學習潛能的充分開發,這是值得教師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3.未能充分凸顯地理知識的實用價值。
在跟學生們交流,或者傾聽學生們訴說學習上的困惑的時候,我發現很多學生都沒有正確認識到地理學習的意義。他們中的很多人認為學習地理知識就是為了在文科綜合考試中取得一個好的成績,有的學生還認為學好地理知識的“奧秘”就在于死記硬背。其實,地理知識是學生知識儲備中相當關鍵的一部分,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也是很高的。最重要的是,學習地理知識有很強的實用價值,而學生們之所以沒能認識到這一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師講解、闡述的不到位。因此,教師有必要開展教學反思:為什么我們在教學中未能凸顯出地理知識的實用價值?應該怎么做才能彌補這一不足?
二、針對性較強、可行性較高的改進方法
1.增加師生交流時間、豐富師生交流內容。
(1)增加師生交流時間。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教師可以將師生交流的時間轉移到課下或者轉移至自習時間。這樣既不耽誤正常的教學,也不阻礙師生的交流,是較為恰當的時間安排。(2)豐富師生交流內容。在交流的內容上,不應該局限于地理知識一個方面,教師還要更多的關心學生的生活。高中時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重要的轉折時期,這個時期學生的身心發育尚不成熟,加上學習壓力又比較大,因此學生往往比較希望和教師交流、向教師傾訴。但是很多時候,學生們礙于情面、妨于性格會不好意思開口,所以教師就應該主動關心學生,詢問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以期能及時給予學生合適的建議。
2.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鑒于學生學習能力提升較慢的問題,教師應該在學生的能力提升上揮灑更多的汗水。當教授一些學生不是特別陌生、或者難度系數不高的知識的時候,教師應該避免將知識成果直接告訴學生,而應該采取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們自己探知、取得成果的能力。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可以令學生們印象深刻,也可以提升他們探尋知識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適當鍛煉學生們自主規劃、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們自己管理學習的興趣。在學習的道路上,學生最終還是需要依靠自己,教師不可能永遠陪伴于學生左右,教師也不是學生的“保姆”,倘若事事替學生做主、為學生操心,反而會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最后,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提升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即將升入大學,大學畢業后就要步入社會。在社會之中,每一個人都有其分工,所以只有提升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將來才能在社會中準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總之,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3.充分展示地理知識的實用價值。
當學生們明白自己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的時候,他們不僅不會輕易產生迷茫的學習感受,還常常自然而然地具備了更多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注意聯系實際,讓地理知識的實用價值充分彰顯出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多提及目前地理相關知識的發展情況,更要引導學生們多注意地理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地方。
三、高中地理教師教學藝術的愿景
1.師生關系更加和諧。
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一直是影響課堂教學開展的關鍵之一,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意味著課堂教學的高效率,也意味著學生們將獲得更多學習的積極體驗。因此,理想的高中地理課堂應該是師生關系和諧、課堂氣氛其樂融融的。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關心學生、為學生著想,用充滿誠意的行動一點一滴地贏得學生們的尊重、信任和愛戴。
2.學生的成績和能力同時得到提升。
理想狀態下的地理知識學習中,學生的成績和能力是應該得到同時提升的。學生的成績提升證明學生們能夠將基礎的地理知識熟練掌握,學生能力的增強則意味著學生具備了自己學習地理知識的實力。二者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綜上所述,雖然高中地理教師現階段的教學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但只要能夠認識到這些不足,并且勤于思索改進的方法,就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學使命,更好地實踐自己教書育人的教學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