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云梢。”這是瞿秋白同志寫下的經典詩句,這是他不羨鯤鵬,不慕雄鷹,只做春燕,百世流芳華的光輝寫照。他用青春和熱血為當時飽受冷風凄雨的中華兒女開辟一條光明的路。“我是江南第一燕”內涵豐富,意味深長,是瞿秋白精神的內涵核心,體現為愛國理想,開拓求新、堅守信仰、自我解剖和自我犧牲,無錫市新區江溪小學高度凝練為“執著、向上、自覺、創新”的精神,也是學校進行“瞿秋白精神引領下的校園文化建設研究”的核心動力。
“江南第一燕”是一種文化標識,展現了學校課題研究的嶄新視野;是一種精神力量,凝聚著全校師生奮發向上的進取心;又是一種物質文化,不但彰顯了學校的魅力,而且喚起師生理想、道德情感,在常態化中“潤物細無聲”。
幾年來,學校緊扣“我是江南第一燕”校園文化建設主題,充分挖掘瞿秋白精神,豐富充實校園文化內涵,創新校園文化活動形式,全面彰顯校園文化建設的生機和魅力。
“江南第一燕”:校園文化建設標識建構
標識,即Logo,對于一個商業品牌十分重要,不僅僅是一個商品標識,更多地是在傳遞一種文化和理念。她也被運用于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1、她是適合兒童的“親近偶像”。在當今校園文化建設中,學校一般習慣于從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維度入手,全面建構校園文化特色。然而我們在實踐操作中,清醒地意識到: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兒童,是充滿幻想、天真可愛的兒童。瞿秋白精神博大精深,高山仰止,我們唯有將抽象的秋白精神形象化、具體化,讓小學生看得見、摸得著,離得近,這樣的教育才是適合兒童的,最受學生歡迎的。江溪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從“江南第一燕”標識文化入手,她是兒童發展的需要,更是學校德育文化“生根”“落地”的有效策略。
2、她昭示出校園文化的形象代表。江溪小學是一所百年老校,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瞿秋白同志曾在校任教,給這里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校門口的秋白銅像、秋白圖書館、秋白亭、秋白文化墻……營造了良好的秋白文化氛圍。而“江南第一燕”標識的建構,更能呼喚起師生心底的愉悅之情。看到“江南第一燕”,就仿佛看到了瞿秋白“為銜春色上云梢”的搏擊形象,一種堅強自信、樂觀向上的力量于不知不覺中充滿了全身。“江南第一燕”是學校的一面旗幟,指引師生心中的理想期盼!她無時不激勵著大家不斷進取、奮發向上,形成自強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風貌。
3、她是學校管理的組織文化。一個文化標識,雖無聲無息卻散發出無窮的魅力。她既有生動形象的物質外表,又有內涵豐富的精神本質。
學校的管理核心最重要的是造就有文化的課堂、有文化的“人”。形成教師的文化自覺是先決關鍵,就是憑托“江南燕”精神,提高教師道德水準,提升教師業務水平、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瞿秋白用自己短暫的一生鑄就了偉大的“秋白精神”,但對于今天的教師來說,瞿秋白畢竟遠離了他們的生活時代。為此,學校組織教師深入學習秋白事跡,認真品讀秋白文集,以瞿秋白“江南第一燕”之自喻,充分挖掘“江南燕”內涵—像燕子那樣,面對困難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對事業積極樂觀,充滿信心;對管理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對同志團結協作,風雨同舟;對名利坦蕩淡泊,泰然處之;對工作踏實認真,兢兢業業。
用“江南燕”標識文化打造“秋白式”教師隊伍是學校的創新舉措。隨著新課標的推進,“秋白式”教師賦予了新的內涵:培養文化人。教師在新課程中像秋白一樣發揚執著的探索精神,彰顯教師的文化自覺,課堂上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數、手中有法;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發展轉變,呼喚人的主體精神,時常給予學生笑聲;由標準劃一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因材施教,時常給與學生掌聲;由重“教”向重“學”轉變,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時常激起學生辯論聲;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關注學生的學習經歷,時常給予學生思維時間。
4、她凸顯出校園文化的核心理念。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途徑很多,而打造校園標識文化的創新做法,不但視角新穎,而且一下子彰顯出校園文化特點,成為人們視覺焦點。科學地設計、利用標識文化,可以喚起師生的豐富情感,愛校愛生,互幫互助,團結合作,形成和諧團結的校園文化。
“江南第一燕”標識文化,引領著大家學習“江南燕”自信的樂觀精神;“江南燕”自立的奮斗精神;“江南燕”協作的團隊精神。“江南第一燕”標識文化獨特而有個性,她充分體現了瞿秋白精神引領下的校園文化建設特色,而且這種校園文化已經升華為一種全方位塑造教育的生命文化。這種價值取向,使我們認識到:不在乎學生是否有高分,有高分當然更好,但更要在乎學生是否有教養;我們不在乎教師是否有很高的學歷,當然有研究生文憑很好,但一定要有高的學養;我們不在乎學校是否有現代化的設備,但一定要在乎學校是否有文化。在這樣的文化觀熏陶下,江小人的觀念、品位、學養也都在逐步升華,學校必將成為充滿思想、底氣和智慧的校園。
“江南第一燕”:校園文化建設的形象設計
學校緊緊抓住“江南第一燕”的深刻內涵,以禮儀公德、科技探索、文化體育等作為教育原型,開展全校“江南第一燕”卡通設計大賽。于是,象征“江南第一燕”的卡通形象就此誕生—謙和的禮儀小燕子,活潑的運動小燕子,勤奮的讀書小燕子……栩栩如生的小燕子形象受到了師生們由衷的喜愛,也在心頭樹立爭當“江小領頭燕、江小第一燕”的愿望。
學校改革多年的“三好學生”、“品學兼優生”的評比,改成“六好江南燕”、“單項江南燕”的評比。每一只小燕子都有目標要求,以兒童喜聞樂見的童謠形式出現:
禮儀小燕子:懂禮貌,講謙讓,輕聲語。
運動小燕子:愛運動,勤鍛煉,強體質。
科技小燕子:讀科普,愛探索,勤動手。
讀書小燕子:愛讀書,讀好書,寫心得。
環保小燕子:愛環境,省資源,行環保。
安全小燕子:守交規,不擁擠,學自護。endprint
活潑可愛的小燕子為孩子們繼承和發揚“我是江南第一燕,為銜春色上云梢”的秋白精神注入了活力,學校以班隊活動、主題活動、實踐活動為主陣地,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人人爭當班級環保小燕子、讀書小燕子、科技小燕子、安全小燕子、禮儀小燕子、運動小燕子等“單項江南燕”,并拓展到爭當“江小好少年”,鼓勵每一位學生發展個性、學有優點、培養特長,并在此基礎上評比出校級“六好江南燕”,授予學校燕子勛章。
同學們自覺爭當江南燕的熱情高漲,“江南燕好少年”活動的開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為校園中的明星。
“江南第一燕”:校園文化建設的踐行活動
學校從秋白精神“切入點”—爭做“江南第一燕”做起,全面尋求秋白精神引領下的校園文化建設有效策略與途徑,踐行活動,寓教于樂。
1.人人踐行“江南燕”校本教育
每年的9月1日都是校本教育日,老師用生動的秋白故事教育學生、感染學生;學生們進入校園參加的入學、入隊儀式,是在瞿秋白的銅像前宣誓;開展的第一個班隊活動,是講秋白同志在學校任教的故事;開展的第一次社會實踐活動,是參觀瞿秋白故居和瞿秋白紀念館……
為使秋白形象真正走入學生心田,教科室編寫了《瞿秋白英雄故事與詩歌精讀》校本教材,定期安排學習。期間,開展了“我知秋白有多少”知識競賽、《偉人瞿秋白》讀后感交流、“贊秋白英雄之詩歌朗誦會”、“瞿秋白故事演講會”、“瞿秋白課本劇表演大賽”等推進活動。
此外,學校利用班隊課、晨會、網絡平臺等主陣地,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開展“揚秋白精神,做四好少年”德育實踐活動。如繪制“江南燕電子小報”,管理“小燕子流動自助書吧”等,通過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動,促進全體學生更好地樹立信心、自主發展、激發潛能,走出了一條實施素質教育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新路子。
2.人人參與“江南燕”活動課程
活動課程是一種主張以兒童從事某種活動的興趣和動機為中心來組織,通過兒童的親身體驗來獲得直接經驗的課程。由于學生平時學習書本知識的時間多,活動空間小,而活動課程的開設,大大地彌補了這一缺陷,再加上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為此開設活動課程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
(1)“江南燕”社團活動課程。
學校成立“江南燕”城市少年宮社團,開設“秋白文學社”、“節目主持人”、小記者、機器人、輪滑、書法、羽毛球、乒乓球、編織、書畫等20多個組織,每周以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且不斷擴大社團活動參與面,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爭取人人成為“2+1”(2項體育活動+1項藝術才能)型的學生。展示出學校學生的青春活力和無窮動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節日文化活動課程。
有重點、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地結合重大事件、傳統節日、法定節日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月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如3月份“學雷鋒倡新風”活動,4月份“體育運動節”,5月份“校園藝術節”,9月份“書香校園節”,10月份“智慧科技節”……從而豐富師生文化生活,增強校園文化氛圍。
(3)經典閱讀活動課程。
深入開展校園讀書活動。每周一中午進行班級經典閱讀,已經堅持了四年,形成了習慣;由教導處牽頭,其他科室協助指導的“品讀詩文經典,營造書香校園”書香校園讀書活動,形成了“讀—誦—演—寫—評”一系列活動過程,提高師生文化品位;在教室建立班級圖書角,集中優秀圖書方便學生隨時閱讀;學校廣播站開辟讀書專欄;專為學生設計了“經典閱讀積累本”;組織開展“我是朗讀小明星”、“讀書之星”、“書香班級”評比活動。
3.班班爭創“英雄中隊”
近年來,學校牢記瞿秋白“總想為大家辟一條光明的路”的志向,以“弘揚秋白精神,培育誠毅學生”為目標,創建以“瞿秋白”命名的英雄中隊。隊員們在秋白精神的引領下,互愛互助互進,形成一個自信、團結、向上、奮進的優秀集體。“瞿秋白中隊”在2009年10月份被評為無錫市英雄中隊,在2010年3月份光榮地被評為江蘇省英雄中隊。為讓“省英雄中隊”光榮旗幟一屆一屆傳承,在全校范圍開展了“瞿秋白英雄中隊”創建活動和星級中隊評比活動,樹立先進集體典型,展示先進集體風采。迄今為止,學校已成功創建了多支省、市級、校級“瞿秋白英雄中隊”;有8個班級獲得省、市、區先進班集體稱號。
(1)大手牽小手共走英雄路。
作為百年老校的江溪小學,積淀了深厚的德育文化底蘊,多年來受到江南大學“瞿秋白團支部”的關心和幫助,“江大”與“江小”聯誼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例如建隊60周年之際,江南大學“瞿秋白團支部”攜手江溪小學“瞿秋白英雄中隊”開展聯誼活動,用這樣的方式來緬懷英烈。在儀式上,由江蘇省瞿秋白研究會常務理事、江南大學黨委領導為六(1)中隊授英雄隊旗,六(1)中隊全體隊員用詩朗誦的形式回憶秋白光輝的一生,最后,江南大學“瞿秋白團支部”向江溪小學“瞿秋白英雄中隊”的全體隊員贈送了書籍:今年江南大學瞿秋白團支部組織的江南大學高分子材料1203班的大學生們攜江溪小學英雄中隊的隊員舉行“共話夢想,傳遞秋白精神”聯誼活動。
這些紀念和聯誼活動加強了兩校的聯系,隊員們都表示,要繼承秋白的崇高志向,學習秋白的高貴品質,共同發揚秋白精神,爭取為中華民族新的崛起添一筆濃墨重彩。
(2)紅領巾志愿者在行動。
學習秋白,做江南燕志愿者。少先隊員成立紅領巾志愿行動隊,走進校紅色教育基地做一名小講解員、小保潔員、小記者、小宣傳員,開展小記者尋訪、小課題研究、小志愿服務等各種類型的少先隊活動,使秋白精神教育有了穩固的陣地和抓手。
尤其是“小黃帽”成為校園風景線。江溪小學的校園中有一批優秀的英雄中隊,為了使這些優秀的英雄中隊發揮更大的作用,學校將英雄中隊與一年級各班級結成互助小隊,輔助一年級學生迅速成為合格小學生。在此活動中,英雄中隊的隊員們擔任了“小黃帽”一職(每個到一年級去的小小管理員都必須戴一頂小黃帽),于每天早自習、課間操、眼保健操、午休、放學后,定時走進一年級結對中隊,幫助中隊輔導員管理隊員的日常行為習慣、學習習慣、衛生、隊列等。在這里,他們就是老師們的得力小助手,自覺參與、自主管理成為他們的信念。一年下來,“小黃帽”成為了江小獨特的風景線,在這樣的互助活動中,隊員們也收獲良多,不僅規范了他們自己的言行舉止,更使得全校學生的行為習慣得到了明顯的改善,邁向了新的臺階。
“江南第一燕”文化特色的構建,不僅引領著學生的發展,也引領著教師的發展,推進著學校的科學發展。我們堅信:“江南第一燕”必將振翅高飛,飛向更為廣闊、蔚藍的天空!
(本文作者為無錫市新區江溪小學校長楊偉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