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信貸政策對企業融資的影響,發現我國宏觀信貸政策變化并沒有與貸款總額增長率變化總是一致,原因主要是信貸渠道的傳導效應并不是對所有的企業都具有同等影響。小企業的融資能力不論是在信貸擴張還是在信貸緊縮時,都受到或大或小的限制。基于以上問題,本文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關鍵詞:宏觀信貸政策;資本結構;政策建議
一、引言
企業資本結構是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它非但影響一個企業的融資成本,還影響著企業的治理結構。因此國內外學者對資本結構的研究持續不斷,但大多集中在研究企業或是資本需求對資本結構的影響。相比之下,從宏觀政策及資本供給角度研究資本結構的較少。本文則著重研究宏觀政策中的信貸政策對企業融資的影響。
二、信貸政策與企業貸款總額的關系
1997年爆發了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政府當即實施了一系列擴張性的信貸政策以刺激經濟的復蘇。2004年,“鐵本事件”作為導火索,為了抑制經濟過熱, 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緊縮的信貸政策。然而相關數據表明政府實施的宏觀信貸政策并沒有總是與企業的貸款總額增長率變化一致:在1998年國家實施擴張性的信貸政策之后,企業的貸款總額增長率并沒有像想象中那樣及時得到提高,反而在2000年跌至最低;2004年國家實施緊縮性的信貸政策確實使得貸款總額增長率下降。針對上述問題,本文認為造成信貸政策與貸款總額增長率變化不一致的原因可分為以下兩點。
1.信貸政策在不同情況下發揮的作用不同。這是因為在經濟高速增長時,信貸增長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很高,要對經濟進行降溫,只要降低信貸供給就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經濟低迷時,金融加速器會發揮更大的作用,使得經濟陷入惡性循環。所以說,在面對經濟危機時,政府為使信貸政策充分發揮刺激經濟的作用,就需要大量地增加信貸供給,來消除人們的悲觀預期以及金融加速器造成的影響,進而達到刺激經濟復蘇的目的。
2.信貸政策通過銀行體系的傳導對不同的公司影響不同。具體來講,對于大企業來說,受信貸政策的約束較小,在信貸擴張時,它們會優先獲得所需貸款數;在信貸緊縮時,它們可以通過其他的渠道獲取所需貸款。然而對于小企業來說,在信貸擴張時,就會有比平常更多的企業獲得貸款,但是,對于一些違約風險高的企業來說,銀行即使有貸款也不會放貸;在信貸緊縮時,銀行則首先會考慮貸款給大企業,因為這些企業有信息資源優勢,有利于分散經營風險,違約風險低。所以說,受約束的企業對信貸政策的敏感度高,銀行傳導的信貸效應主要改變了受約束緊的企業的融資選擇。因此,貸款總額增長率并不能精確反映信貸渠道的理想效應。
三、政策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基本保持了高速發展趨勢。然而在我國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不完善的今天,政府通過信貸政策引導信貸資金優化配置并沒有達到原本希望達到的理想的貨幣政策效果。在信貸渠道傳導過程中,對一些企業產生了過于強烈的影響,而對另一些企業影響則較弱。所以,政府有必要根據信貸規則有針對性地制定信貸政策,拓寬企業融資渠道,調控宏觀經濟環境 ,為我國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提供有利條件。
1.完善信貸政策制定、實施、監督。(1)加強信貸政策微觀管理。政府在對信貸政策的總體方向宏觀調控之后,還要重點關注政策在傳導機制過程中的微觀變化,通過對信貸政策的具體實施情況及信貸業務風險的管理,確保信貸政策的實施結果有利于所有企業的持續發展。
(2)推進信貸政策法制化。在信貸政策實施過程中,由于政策推進人員對政策的把握及認識能力不足,導致政策并沒有取得有效實施。如中小企業信貸雖經多年反復強調至今還是薄弱環節。因此,應不斷推進信貸政策的法制化。
2.豐富企業籌資渠道,減輕信貸資金需求壓力。作為企業單一的融資渠道——銀行信貸已經跟不上現代企業對資金龐大需求。因此應打破現有信貸資金供給體制的主導局面,促進融資工具的多元化發展,不斷完善我國金融市場,從而有利于企業進行直接融資。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新型融資方式也在不斷涌現。網絡信貸這一企業新型融資渠道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曾經說過,如果銀行不做出改變,那我們將改變銀行。馬云也在用行動展現網絡對銀行的沖擊。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6月開始發放淘寶貸款至2014年2月,阿里巴巴已經為70多萬家小微企業進行貸款服務,累計貸款金額達1700多億元。可見我國企業的融資渠道正在以新的面貌不斷拓寬。
3.推進信貸結構合理化。信貸結構的合理程度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格局。由于我國信貸結構存在不合理之處,不僅造成貨幣政策的信貸傳導機制受阻,同時由于局部過熱的信貸擴張導致的經濟問題也不斷出現,使我國經濟發展結構不合理。
四、結論
由于政府的宏觀信貸政策發揮的效應對不同企業個體產生了不同的影響,造成部分中小企業在融資中處于劣勢,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政府應根據信貸規則有針對性地制定信貸政策,推進信貸政策的法制化、合理化,同時拓寬融資渠道,減輕信貸資金需求壓力,確保我國企業都能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蘇冬蔚,曾海艦.宏觀經濟因素與公司資本結構變動[J].經濟研究,2009(12).
[2]曾海艦,蘇冬蔚.信貸政策與企業資本結構[J].世界經濟,2010(8).
[3]方曉煒.中國信貸周期研究——基于馬爾可夫體制轉換模型的分析,碩士學位論文,2005.
[4]李江紅.“十一五”期間我國信貸政策制定、實施和監督現狀及完善建議[J].時代金融,2011(6).
作者簡介:賈晶麗(1989.5- ),女,山西省臨汾人,碩士學位,會計學專業財務管理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