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寧波大學科技學院念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大四學生王樂,畢業作品設計了一座名為“蝸居”的小木屋,并請木工耗時8天幫忙組裝完畢。“蝸居”為一室一衛一廚,長、寬、高分別為:2米、1.9米、4.2米,占地面積3.8平方米。除去還未接入的水電,花費不過八九千塊錢。在空間設計上,一樓基本用來生活,有廚房間和衛生間,可以做飯和洗漱;二樓用來休息和學習,既可以當臥室,也可以當書房。

中國首個外資倒置屋旅游項目4月在上海金山楓涇中國農民畫村內正式對外開放,吸引民眾前往參觀并感受“倒置”錯亂的魅力。據介紹,倒置屋門票30元,每次進屋參觀人數在20人以內,一次參觀約20分鐘。該項目去年6月落戶楓涇鎮的中國農民畫村內,項目總投資80萬美元,一期占地約2000平方米,為二層三開間倒置結構木質房,不僅房屋翻轉,屋內所有家具、擺設都為倒置,游客置身其中會有時空錯亂的奇特感覺。
洛陽老君山老子銅像被世界基尼斯總部輸錄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世界最高的老子銅像”。該銅像呈站立之勢,由288塊錫青全銅鑄造,重達258噸,通高59米,像身38米。

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騎樓文化街區保護條例》(下稱《條例》),于2014年6月1日起施行。梧州騎樓街區位于河東老城區,現存騎樓街道22條,總長7公里,最長街道達2530米,騎樓建筑560幢,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國內罕見。梧州自19世紀末被辟為通商口岸,最鼎盛時共有大小商號1500多家,可以說騎樓是梧州近現代百年商貿繁華的歷史見證。


近期,美國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撰文稱,荷蘭DUS建筑師正在利用一臺名為KamerMaker的大型3D打印機“建造”全球首棟3D打印住宅建筑。這棟建筑代號“Canal House”,共由13個房間組成。目前整個項目已經開始在阿姆斯特丹北部運河的一塊空地上“奠基”。項目開始3周之后,就已經打印好了一面高3米的墻角。另外,建筑的內部框架也已經打印完畢,并且預留出了電線和水管的空間,預計整幢房屋搭建完畢需要三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