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克英
黃克英:女,大專,主管護師
手術器械是手術操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隨著骨科新項目及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手術需要的器械變得越來越精密、復雜、多樣,并逐漸產業化,由專業的醫療器械公司負責生產、消毒、流通等,故醫院也常租借外來廠商的手術器械以滿足手術需要[1]。手術室外來器械是指由外來廠家提供給醫院臨時使用的手術器械,包括骨科植入物、骨科各種人工關節內固定耗材植入物或安裝工具等[2],如骨科接骨板、人工關節、脊柱內固定、螺釘等。我院共配有骨科手術室4 間,每月手術多達100 臺以上,外來器械供應占骨科手術總器械的75%,為提供醫療質量,更好地服務病人,我院開展骨科手術室外來器械與手術器械污染監測和管理工作,外科手術器械管理已經逐漸規范化,且效果良好,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對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手術器械進行隨機抽樣采集,均為骨科植入手術,共計976例手術,其中男682例,女294例。年齡21~57 歲。采用手術為膝關節置換23例,創傷接骨板手術234例,脊柱內固定34例,對2045 件外來手術器械和750 件手術室器械進行隨機抽樣檢測。
1.2 方法 (1)采樣方法。采用隨機抽樣原則,選擇外來器械120 件與手術室器械90 件,分別于手術進行到2,4 h 時,由器械護士取無菌棉簽蘸無菌營養肉湯,反復涂擦至抽樣的外來器械和手術室器械,中途應嚴禁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血液等。采樣后2 h 內同時送至培養箱,37 ℃恒溫培養72 h,觀察器械表面營養肉湯情況[3]。(2)手術室環境控制方法。溫度控制在20~24 ℃,濕度50%~70%,空氣控制為百級或千級層流,手術室人員數目7~10 名。器械包裝為棉包布,滅菌的質量控制及器械包的包裝與保存均參照衛生部WS310-2009標準執行。
1.3 判斷標準 根據肉湯的性狀、色澤判斷,若肉湯清亮且透明,視為陰性;肉湯變色、渾濁,有生物膜生成視為陽性。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Pearson 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骨科手術中不同時間外來器械和手術室器械污染情況比較(件)
手術開始后2 h,兩組樣本的陽性率無統計學差異,4 h 后外來器械樣本陽性率明顯高于手術室器械,且存在統計學差異(P <0.05)。手術室器械2 h 與4 h 陽性率無統計學差異(P >0.05),外來器械2 h 與4 h 的陽性率存在統計學差異(P <0.05),且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外來器械的陽性率呈現升高的趨勢。
隨著外來手術器械使用越來越頻繁,醫院多采用租賃醫療器械公司提供的手術器械,清潔工作也主要由器械公司負責,普遍存在醫療器械在不同醫院之間交叉使用,難免產生污染。由于公司人員多數屬于非醫學專業人員,常常存在不按照衛生標準執行消毒操作,醫院接收器械時僅肉眼觀察是否清潔,難以對所有器械進行檢查驗收,加上有些器械本身比較精密復雜,清洗難度大,醫院收后直接滅菌效果差,難以保證外來器械的滅菌效果[4]。
本研究發現手術室器械2 h 與4 h 陽性率無統計學差異(P >0.05),外來器械2h與4h的陽性率存在統計學差異(P <0.05),且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外來器械的陽性率呈現升高的趨勢。由此可見,手術時間是手術感染的重要影響因素,故為降低手術器械引起手術感染的幾率,應注重縮短手術時間,同時控制手術室的清潔度和溫濕度,避免細菌的快速滋生,減少不必要的人員進出手術室等。
為降低外來器械的陽性率,我院采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1)加強對手術器械及人員的消毒管理[5]。參照國外的外來器械管理辦法,由手術室、醫院感染控制部門、消毒中心、器械采購科共同制定外來器械管理辦法,并對外來器械消毒及交接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醫院有專人負責外來器械的包裝、清潔、滅菌及使用跟蹤,醫療器械公司需按照衛生部頒布的消毒標準進行滅菌處理,同時定期對器械公司資質進行考核,從源頭控制外來器械的消毒滅菌效果[6]。(2)手術科室及消毒中心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清洗和滅菌[7]。手術完成后,由手術室的消毒員對外來器械進行初步清洗,分為人工清洗和機器清洗,機器清洗不可代替人工清洗,同時必須確保機器清洗時間,并在專門的清洗水槽清洗,避免清洗過程中的交叉污染。此外必須及時清洗,或保持濕處理后清洗,去污過程中使用血液殘渣法進行檢查效果。醫院接收外來器械后,同樣需要嚴格按照參數對打包器械進行快速滅菌處理,根據器械包的重量調節參數,對精密器械、復雜部件等更需更新消毒參數,以保證消毒效果。(3)縮短外來器械使用時間,嚴格無菌操作[8]。鑒于研究發現2 h 后外來器械污染率升高的情況,建議骨科手術室采用新穎術式等方法,配備熟練的手術人員及護士,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加強人員的無菌觀念,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外來器械與手術室器械的交叉污染,同時由器械護士及醫院感染控制中心進行污染監測,控制手術室的無菌環境。
總之,骨科手術中外來器械的污染率高于手術室器械,且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其污染幾率顯著提高,整體污染陽性率也會隨著時間的延長呈上升趨勢,因此,加強手術器械的人員及消毒管理,注重手術器械的污染監測,嚴格控制手術室的無菌環境,是降低手術室器械陽性率的重要方法,值得推廣應用。
[1] 李亞潔,劉 英,張軍花.骨科術中外來器械與手術室器械污染監測對比分析[J].護理學報,2013,20(5A):5-7.
[2] 郭亞萍,程月娥.自制器械清點牌在術中器械清點記錄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0):1835.
[3] 廖冬平,劉繼榮.手術室器械護士清洗器械后責任卡的制作[J].全科護理,2012,10(22):2019.
[4] 王曉梅,王改芹.外來器械及植入物清洗滅菌流程對骨科手術影響[J].吉林醫學,2011,32(6):1093-1094.
[5] 劉湘涇,張 莉.塑封膜制作器械卡在器械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7):38.
[6] 謝 萍.手術室骨科植入物、外來器械及跟臺人員的管理[J].全科護理,2011,9(26):2400-2401.
[7] 鄧紅連.外來器械及外來器械護士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1):41-42.
[8] 蘭 燕.手術室外來器械清洗滅菌效果監測管理[J].護理研究,2010,24(15):1386-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