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梅
劉月梅:女,本科,副主任護師
服務是醫院的職能,文化是醫院的靈魂,護理服務文化是醫院生存與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1],是護理人員凝聚力的內在動力[2]。我院自2010年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以來,以“3 H”護理服務管理模式[3]為基礎,開展護理文化建設,塑造護理品牌形象。骨科病房以此為依托,拓展“3H”護理服務內涵,構建并實施“暖心”護理服務文化,取得了良好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確立“暖心”護理服務的工作目標 以座談的形式多次召開護理人員動員會,邀請科主任和部分醫師參加,確定了“暖心”護理服務的工作目標,包括一個宗旨、二個目標、三個服務、四個重點。一個宗旨:用我們的愛心、誠心讓患者安心、舒心、溫馨;二個目標:以患者滿意、醫師放心為目標;三個服務:為患者提供Hotel 式舒適暖心服務,Hospital 式個性化暖心服務,Home 式溫馨暖心服務;四個重點:優化服務流程,全程安全評估,全程健康教育,院外護理外延。
1.2 詮釋“暖心”護理服務的內涵 “暖心”護理服務包括兩個層面即生理和精神層面。從生理方面,每一位入住骨科的患者在得到最佳治療的前提下,醫護人員對患者疾病知識進行講解,讓患者對病情和治療知情,對健康教育知識知曉;從精神方面,護理人員為每一位入住患者提供Hotel 式,Hospital式,Home 式暖心護理服務,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治療、護理。
1.3 “暖心”護理服務內容 “暖心”護理服務內容(表1)。

表1 護理服務標準及質量考核標準
1.4 制定與“暖心”護理服務相關制度、流程及質量標準制度:骨科患者評估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出院患者電話隨訪制度。流程:骨科患者入院接待流程、床頭交接班流程、手術患者送手術室及回病房接待流程、出院患者電話回訪流程等。質量標準: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標準、基礎護理質量標準、患者安全管理標準等。
1.5 人人知曉“暖心”護理服務理念 為使護理人員掌握“暖心”護理服務文化的內涵,科室專門成立“暖心”護理管理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對護士進行系統的示范培訓。在科室開展一些暖心護理活動,如“最美責任護士”禮儀比賽,“今天我進病房做家屬”角色換位體驗。通過上述活動,在全科護理人員中營造和維護“暖心”護理服務文化氛圍。月底評選出1名“暖心”護理標兵,在科室宣傳欄公示,并給予物質獎勵,激發護士爭當“暖心”護理標兵競爭意識,從而自覺遵守“暖心”護理服務的相關標準及服務流程,維護這一品牌形象。
2.1 Hotel 式舒適暖心護理服務
2.1.1 全院開展護士禮儀培訓,使護理人員內顯素質、外樹形象。上崗統一著裝、淡妝素雅、面帶微笑,親切和藹,坦誠可信,熱情服務于患者。責任護士首診負責,熱情介紹環境,親自送上書報、便民袋等。
2.1.2 走廊設綠色休閑區,護理站設讀書角及便民箱,并免費提供寄信、訂車服務;病房色彩柔和而溫暖,生活用品,醫療物品呈清潔備用狀態;每床提供一把陪護椅和整理箱。這些舉措不僅為患者提供了方便,整體視覺效果也較滿意。綠色植物的襯托、典雅壁畫的裝飾、柔和的背景音樂,體現出一種家庭文化氛圍。
2.2 Hospital 式個性化暖心護理服務
2.2.1 責任護士評估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和生活依賴程度,以及患者的生活習慣、需求。了解患者最關心的事、最喜歡的事、最擔心的事,視患者心理—生理—社會為一個整體。因人而異,制定個性化護理“菜單”,提供“暖心”護理服務。
2.2.2 在“七聲”服務[4]的基礎上,為患者增加“八多”服務。多聆聽、多詢問、多了解、多溝通是基礎,幫助護士對患者和病情有全面的認識,了解患者的不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多關懷、多解釋、多巡視、多幫助,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及對護士的信任度,有利于建立親切護患關系,增加依從性。
2.2.3 秉承“八心”護理。對待患者愛心、接待患者熱心、觀察患者細心、患者痛苦關心、解釋問題耐心、檢查陪伴真心、聽取意見虛心、對患者心存感恩之心。從細微處關心患者,一切本著以患者為中心進行工作,實施超越患者心理期望值服務的護理方法。這種“用心”“用情”的“暖心”護理服務,密切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2.2.4 出院后的護理延伸。責任組建立出院回訪記錄本,于患者出院后1 周,1 個月,3 個月,6 個月,1年分別進行電話隨訪,了解疾病恢復情況及存在問題,向其宣教注意事項及康復知識。對重點患者,由主管醫師、責任護士等組成隨訪小組,采取上門隨訪,對患者進行檢查、指導。
2.3 Home 式溫馨暖心護理
2.3.1 在與患者語言溝通的基礎上,開展“一墻一樹一專欄”溝通活動。互動墻,讓患者可隨時將自己的住院感受,心靈感想,建議意見等進行反映,是醫患之間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情感寄語。祝福樹,是護患之間真誠祝福,彼此信任的表達橋梁。專欄,日日更新著疾病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傾注了醫護人員的愛心。對于互動墻內容,每天由專職護士收集,組織相關人員討論分析,并于當日作出應對措施并反饋。這項措施有利于護士及時調整護理計劃,尤其為心理護理提供了準確的信息。
2.3.2 為了方便患者,入院發放“愛心袋”,便于收納患者的各種票據。出院發放“連心卡”,便于相互聯系,也方便患者將建議書面形式提出。
2.3.3 建立患者生日及傳統節日紀念活動,充分體現親情護理。患者住院期間,如果正逢生日、節日等,護士會安排多種形式為患者祝賀,如送賀卡、舉行茶話聯歡,同時為患者準備生日長壽面、中秋月餅、圣誕節平安果、新年餃子等,這項活動更大程度體現了家的溫馨,融洽了護患關系。
2.4 評價方法 在實施“暖心”護理服務前后,分別對2010年和2012年在我科住院的患者隨機抽樣進行滿意度調查。根據Gough 編制的成就量表,發放問卷調查科內30 名護士的職業成就感。
2.5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1 軟件,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 檢驗。檢驗水準α=0.05。
3.1 “暖心”護理服務實施前后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表1)

表1 暖心護理服務比較實施前后患者滿意情況比較
3.2 護理服務實施前后護理人員的專業成就感比較(表2)
表2 暖心護理服務實施前后護理人員的專業成就感比較(分,±s)

表2 暖心護理服務實施前后護理人員的專業成就感比較(分,±s)
時間 人數 專業成就感得分2010年30 7.03 ±1.81 2012年 30 11.80 ±2.41 t 值8.6683 P 值<0.001
4.1 “暖心”護理服務文化的實施,提高了患者滿意度和護理工作質量 實施“暖心”護理服務的過程中,通過培訓使護理人員在服務理念、服務行為上發生了巨大變化。護士將人性化服務理念融入工作中,從“要我服務”轉變為“我要服務”。以患者需求為導向,實施“患者需要什么,就護理什么”的個性化護理服務,從而使患者個體要求得到滿足。隨著“暖心”護理活動的深入開展,各項護理服務流程更加規范,服務過程環環相扣,對患者的服務由普通化轉向個體化,粗放式轉向精細化,基礎化轉向特需化[5]方向發展,實現了傳統護理向人性照顧護理的轉變。護患關系柔化,滿意度提升。護士作為患者護理服務的持續提供者,工作質量與患者滿意度息息相關[6]。在患者滿意度提高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質量,為醫院的良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4.2 “暖心”護理服務文化的實施,提高了護士職業成就感
隨著患者滿意度的提高,醫院對護理服務備受重視。護士在良好的氛圍中,以良好的心態實施“暖心”護理服務,受到的表揚越來越多,價值需求得到體現,社會地位得以提升,提高了護士的職業自豪感和成就感,使護士真正成為“白衣天使”。
4.3 “暖心”護理服務文化的實施,有利于和諧醫療環境“暖心”護理服務文化中的“八心”服務是一切護理行為的基礎,愛心、真心是前提,熱心、關心是過程,耐心、虛心、細心是保障,感恩之心是貫穿護理服務的一條主線。護士對患者心存愛心,才能對工作付出真心,然后熱心去關心患者,對患者施以耐心、細心的護理。護士為患者提供暖心護理,不僅展示了自己的價值和能力,還得到經濟和社會利益雙豐收,為此更以感恩之心來回報患者,再次引起愛心至感恩之心的循環。“八心”相互依存和促進,促使護理事業呈良性發展,為和諧當今的醫療環境奠定基礎。
4.4 “暖心”護理服務文化的實施,提升了醫院的服務品牌我科自推行“暖心”護理服務以來,在患者入院、住院、出院時及出院后均給予了全方位、立體式服務。護理人員整潔的儀表、親切的微笑、文明的談吐、規范的操作、良好的專業素養,給病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病區隨處可見精心制作的宣傳墻畫、字匾,各種問候語、祝福語,使之營造一種充滿人性、人情味的人文環境,使患者感到舒適與安全。隨著“暖心”護理服務的深入,更加體現出病房的環境美、護理管理的層次美、護理措施的韻律美、護理人員的內在美及護理隊伍特有的外貌美,讓患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提升了醫院的社會形象,提升了服務品牌。
[1] 史瑞芬.市場經濟中的護理服務文化[J].南方護理學報,2004,11(3):1.
[2] 徐立芳.醫院的護理服務文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2):279.
[3] 巨海燕.“3H”護理服務模式的實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8B):64-65.
[4] 王 靜,秦 霞,張文靜.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七聲服務”效果評價及分析[J].護理研究,2011,25(7C):1945-1946.
[5] 謝 英.淺談護理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10(8):326.
[6] 遲俊濤,邵華,婁鳳蘭.護士工作滿意度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