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占奎
沈陽市和平區緊密結合實際,科學研究部署,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邊學邊查、立行立改,嚴把學習教育、聽取意見環節。全區活動呈現出學習氛圍濃厚、態度嚴肅認真、聽取意見形式多樣、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熱情參與的良好態勢。
嚴把“學習關”,確保思想認識不偏
堅持把學習教育放在首位,端正學習態度,創新學習方式方法,以“學風”促進領導干部、黨員作風轉變。一是領導帶頭學。活動啟動以來,區委常委進行了5次集中專題學習討論,逐條逐段研究中央及省、市會議材料及領導講話精神,認真觀看《人民公仆》等教育片,并將個人自學、集體討論、輔導講座有效結合,全區組織各類學習、培訓、講座130余次,切實把全區黨員、領導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部署和決策上來。二是專家講授學。成立了由駐沈高校專家學者、省委黨校及市委黨校教授、區委黨校教學骨干共30人為主要成員的群眾路線教育理論宣講團,并推出了四個方面課程,即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認真學習《黨章》,以“菜單式”授課服務,供全區各基層黨組織選擇。三是高標準多樣學。堅持中央強調的“五個不放過”,從“思想認識不到位不放過”入手,開展“四個一”活動,即主要領導上一次黨課、到基層作一次輔導報告、組織一次專題討論、進行一次集中宣講。同時,針對基層單位的不同需求,編印了資料匯編、學習手冊、口袋書等相關材料,豐富學習內容,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嚴把“納諫”關,確保聽取意見不虛
區委班子深入開展調研,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認真聽取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為進一步改進作風找準穴位,抓住要害,明確方向。一是“定點”征求。建立區級領導下基層聯系點制度。全區四大班子成員等26名現職區級黨員領導干部深入聯系點,深入基層黨組織,深入社區、企業及居民家庭,帶頭調查研究,聽取群眾意見,帶頭對照檢查,查找自身問題,幫助群眾解決問題。二是“分類”征求。分別組織召開街道黨工委書記、老干部代表、無黨派人士代表、企業負責人代表、社區代表、區直單位代表等層面征求意見座談會,針對反對“四風”問題等征求各界代表的意見、建議,并將征求到的129條意見、建議具體落實到責任領導和責任部門,提出整改落實時限。三是“一對一”征求。2013年以來,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全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的6078名黨員與102個社區的26952戶家庭建立聯系,截至目前,共入戶走訪48690戶次,收集問題12902個,解決6676個,進一步增強了全區黨員干部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主動性和堅定性。
嚴把“查擺”關,確保立行立改到位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理論理想、黨章黨紀、民心民生、先輩先進”四面鏡子,領導干部切實把自己擺進去,認真對照檢查,深刻剖析問題,及時糾正和改進作風上存在的問題。一是主動“自查”。把對照《黨章》《廉政準則》、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以及市委有關規定作為檢查切入點,以“五排查五整治”為抓手,嚴格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深入查找自身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自覺糾正作風建設偏差,從自身防治作風不正、不實、不廉的問題。二是倡導“他查”。領導班子和黨員領導干部從自身做起,通過座談交心、互相“揭短”,認真聽取服務對象意見,聽取離退休老同志意見,找準問題,標本兼治。領導班子成員依托黨建聯建平臺深入基層一線,收集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236個,為整改和解決問題打牢基礎。三是狠抓落實。嚴格落實教育實踐活動相關規定并進行深化,出臺了《和平區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有關規定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14條要求;嚴格管理公費出國出境和公務接待,兩項費用同比下降31%和39%;今年1—5月“三公”經費大幅度下降,清理部門工作動態、信息等各類簡報9種。(作者單位:沈陽市和平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