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加拿大特派記者 李學江 ●本報記者 劉洋 郭芳圖片說明:加拿大公民凱文·高和朱莉亞在丹東開設的咖啡店5日關門歇業。小圖為夫婦二人的合影。中國官方媒體4日晚間發布的消息5日在加拿大引發震動:兩名加拿大公民因涉嫌從事竊取中國軍事和國防科研秘密的活動,于當日被遼寧省丹東市國家安全局依法審查。由于案件仍在審理中,中國官方5日并未就事件進一步發布消息。而加拿大媒體則紛紛為這兩人“鳴冤叫屈”,在他們的表述中,這個故事看上去很像是一對在中國生活30年的老夫妻,因在鴨綠江邊開了幾年咖啡館,對中朝關系做過些觀察而“蒙冤”。他們的兒子也堅稱父母“非常普通”,絕非間諜。上個月,加拿大在其境內抓了一名被美國指為“間諜”的中國公民,哈珀政府上周罕見地公開指責中國政府“支持”黑客入侵加國家研究院。西方媒體將這些事湊起來拼成了一起“濃縮咖啡間諜案”。而中加關系在哈珀11月來北京出席APEC峰會前,似乎已有個不太安分的秋天。鴨綠江邊的“諜影”“加拿大公民凱文·高(Kevin Garratt)、朱莉亞(Julia Dawn Garratt)因涉嫌從事竊取我國家軍事和國防科研秘密的活動,于8月4日被遼寧省丹東市國家安全局依法審查。目前,案件正在審理中。”這條消息4日晚由新華社發布。5日,它成為加拿大《環球郵報》頭版頭條。凱文和朱莉亞是誰?對此問題回答最詳盡的依舊是《環球郵報》。該報稱,他們是一對來自溫哥華(卑詩省)的夫妻,1984年起就在中國生活,膝下育有3子。在中國30年,夫妻倆在中國南方做過教師,在中國西部開過幫助孤兒的幼兒園。2008年他們把家搬到緊鄰朝鮮的中國丹東,在那里開了家咖啡館,并用小兒子的名字起名叫“彼得咖啡室”。《環球郵報》稱,“彼得咖啡室”在丹東挺有名氣,那里不僅提供卡布奇諾咖啡、漢堡和西式早餐,還有供中國人練英語的“英語角”。對到中朝邊境這一地球上獨特角落的旅游者來說,凱文和朱莉亞不僅提供“當地最好的咖啡”,還能為想進入“隱秘之國”的游客組織短途旅行。文章說,53歲的凱文在到丹東采訪的西方記者圈里也小有名氣,許多西方記者到了丹東,都愿意去他那里坐坐。凱文打開咖啡館的窗戶就能觀察到鴨綠江大橋上卡車往來中朝之間的情況,并因此對微妙的中朝關系有很強的判斷力。5日,有加拿大記者致電位于丹東市振興區沿江街的彼得咖啡室,電話已無人接聽。加拿大媒體形容凱文與朱莉亞的現況是“下落不明”。他們人在溫哥華的兒子西蒙說,4日最后一次與父母通話是18時30分,“他們說要出去和朋友吃飯。還說好會傳回些照片,但之后再打手機就關機了,周二早上他們也不在公寓里”。西蒙說,他周二早上從朋友處聽說父母被抓,以為是玩笑。之后在網上看到中國發布的消息,陪父母在丹東生活的弟弟彼得也證實與他們失去聯系。他之后與加拿大駐華使館通了電話,對方證實了消息真實性,但無法告訴他更多。“我們已獲悉兩名加拿大公民在中國被拘留的消息,正在搜集信息并密切關注事態進展。加拿大領事官員已經準備好提供必要援助。為保護有關公民隱私和個人信息,現在還不能公布此案的更多細節。”5日,《環球時報》獲得了一份加拿大外交、貿易和發展部對外發出的郵件聲明。中國官方也沒有再就案件細節做出更多說明。案件高度的神秘性吊足了西方媒體的胃口,英國《衛報》稱其為,“濃縮咖啡間諜案”。截至本報昨晚發稿時,案件依舊處在“依法審查”階段。但加拿大媒體對中國的司法程序流露出不信任,他們援引西蒙的話說,凱文與朱莉亞都是“非常普通的人”,說他們涉嫌竊取國家機密“簡直是開玩笑”。路透社稱,國家機密是個相當寬泛的概念,從工業數據到領導人生日,“什么都是國家機密”。文章說,在中國竊取國家機密是重罪,有可能面臨無期徒刑,甚至被判死刑。美國《華爾街日報》說,目前還不清楚兩名加拿大公民是否會被逮捕,會不會被正式起訴。“這是中國文革之后近40年來,第一次有加拿大公民在中國因涉嫌竊取軍事機密被拘留。如果最終證明是他們(中國)抓錯了,來自公眾的抗議會逼加拿大政府向中國表達怒火。”曾在北京做過外交官、現任加拿大布魯克大學教授的波頓說。5日,中國外交部在一份發給路透社的聲明中稱,“凱文·高夫婦二人在遼寧丹東涉嫌搜集竊取中國軍事目標、國防科研重要科目等情報資料,從事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活動”。聲明還稱,遼寧省國家安全廳已于周一通報加拿大駐華使館,夫婦二人的各項權利得到充分保證。西方媒體有多種猜測就在凱文·高夫婦在華被依法審查的消息爆出一周前,加拿大政府罕見地公開指責中國政府“支持”的網絡黑客入侵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加拿大《環球郵報》說,這是哈珀和他的官員們第一次公開點名抨擊中國政府支持網絡黑客。加拿大外長貝爾德當時正在北京訪問。“顯然,中國對此很不高興”。就在《環球郵報》猜測上述兩個事件有無關聯時,加拿大媒體又提出另一個事件:今年6月,美國聯邦調查局以涉嫌與他人同謀使用黑客手段,從美國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網絡獲取F-22、F-35等先進戰機圖紙為由,對已在加拿大獲得永久居民資格的中國籍人士蘇斌(音)發出通緝令,加拿大迅速對其實施逮捕。 (上接第一版) 上個月,負責審理案件的卑詩省法院裁定蘇斌不得被保釋,理由是他很可能會潛逃回中國。8月27日蘇斌將再次出庭。有消息稱,加拿大政府將把他引渡到美國。“在中國,外國人很少會被起訴竊取國家機密”,曾經做過加拿大駐華大使并在中國生活幾十年的霍華德·巴洛赫說,他想不起曾有哪個加拿大人在中國受到過類似指控,“不幸的是,過去幾年這樣的事多次發生,往往都有其他政治原因,我會把它看做是倒退,但對此并不意外”。加拿大外交關系委員會專家賽加爾說,美國不久前公開通緝“竊密的解放軍黑客”,中國也沒把逮捕什么人當做回應,“我想知道這些事湊在一起是否不僅僅是巧合”。5日,法新社又出現新的猜測。該報道發現了凱文·高的另一個身份——基督教徒。報道稱,他曾在去年11月一次布道中說,“主說,去朝鮮吧,我會在那里與你相見,去開一家咖啡館。我們提供了(中朝)邊界地區最好的咖啡,我們也做了其他一些事情。我們盡量接觸朝鮮,與上帝一起,與耶穌一起,并為此提供援助”。他還宣稱曾接觸不少朝鮮人,“他們中99%回到朝鮮,他們必須回去傳教,因為上帝要求他們這樣做”。法新社稱,朝鮮對類似的傳教活動非常敏感,今年5月曾嚴懲一名韓國籍傳教士。《環球郵報》也說,彼得咖啡室經常有基督徒光顧,西方人近年來在與朝鮮接壤的中國城市開了不少這樣的咖啡館,為的是支持人們到朝鮮傳教。延吉一家西方人開的咖啡館7月15日就關了門。該報猜測,中國關閉這些咖啡館也許是為了幫好朋友除掉麻煩。在官方公布的信息中,凱文·高夫婦涉嫌從事竊取中國軍事和國防科研秘密。5日與《環球時報》記者談到目前中國面臨的外國間諜滲透的情況時,國防大學非戰爭軍事行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強用“非常非常嚴峻”來形容。他說,從上世紀末期開始,境外勢力通過直接到中國境內或是通過代理人辦廠設店,公開策反我方人員,在網上搜集情報,甚至打入國防軍隊內部,令反間諜斗爭愈演愈烈。從2000年到現在,保守估計被我們控制住的間諜行為超過200起,這還不包括主動向我方販賣情報的。王強說,由于現在國防軍隊的發展比較迅猛,境外勢力(包括臺灣)經常以外資為身份掩護,在部隊周圍開個商店、小餐館什么的,竊取部隊的番號、名單等軍事機密。這樣的情況不好審查,而且因為地方經濟發展速度太快,相關管理也跟不上。所以必須提高警惕性,加強立法和執法。與此同時,也要提高公民的保密意識。一些軍地合作項目,如移動通信基站由地方施工,也非常容易泄密。包括部隊周邊的居民樓越蓋越高,營房中的活動都盡收眼底。經熱政冷的中加關系今年晚些時候,加拿大總理哈珀將來華出席APEC峰會,但因中加之間近來接二連三出現事端,媒體已用“不安”來形容兩國關系。有長期觀察中加關系的人士5日對《環球時報》說,哈珀2006年第一次上臺以來,其領導的右翼保守派政府在對華問題上表現出很強的“意識形態色彩”,聲稱“不為經濟利益出賣加拿大價值觀”,中加關系也時常出現摩擦。近幾年哈珀政府為了分享中國的巨大市場,表現出更多務實性,其在中國開設的貿易代表處多達15個,僅次于加拿大在美國開設的代表處數量。中國也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加拿大第二大貿易伙伴。去年加方統計的中加貿易額達750億美元。“但加拿大在政治上對中國的不信任很深”,該人士舉例說,為維護宗教自由,哈珀政府設立了宗教自由辦公室,他任命的辦公室主任曾到美國紐約會見達賴。此外,近年來中加兩軍交流日益頻繁,兩軍高級將領互訪增多,但有中國軍方高層訪問加拿大時,哈珀政府不希望公眾得知解放軍高層來訪,為此不安排記者去報道。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周榮耀說,加拿大雖然國土面積大,但政治影響力有限。美國政府公開指責我們竊密,加拿大就也跟著哼哈一下,作為華盛頓小伙伴的心態很明顯。中國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說,中國需要劃清楚自己的國家安全底線,以前西方間諜來中國竊密,我們也經常隱忍和私下處理,結果人家非但不感激,還覺得中國人傻。“對于明顯觸犯國家安全紅線的外國間諜,只要證據確鑿,該辦就辦”。▲
環球時報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