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府谷縣位于長城沿線,毛烏素沙漠南緣,居陜西省最北端,地處晉、陜、蒙三?。▍^)接壤地帶,世界八大煤田之一神府煤田腹地,黃河流經縣境東部,總土地面積3204平方公里,總人口21.7萬人,縣城城區人口7.6萬人。目前林地保存面積182萬畝,森林覆蓋率37.9%;林草覆蓋率達到53%。紅棗保存面積8萬畝,其中山地紅棗7.5萬畝,灘地紅棗0.5萬畝,平均年產紅棗300萬公斤。
關鍵詞:紅棗;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 S76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2-10-1
1 基本情況
府谷縣黃河沿岸大部屬于純農業區,土地資源廣闊,紅棗已成為當地農民主要的經濟來源,成為地區主要地表資源優勢。截至2014年,全縣紅棗種植面積達到8萬畝,平均年產紅棗3175萬公斤,年產值700萬元。重點區域紅棗產值人均3000元,占棗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0%以上。
2 紅棗產業發展現狀
2.1 主導產業基地初具規模
基地建設是產業發展的基礎,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在紅棗基地建設中,堅持“四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種苗、因地栽植。重點實施區建萬畝標準產業園,重點村建千畝矮化園,戶建高產園,高標準、高質量、高檔次建設優質豐產園。先后啟動“紅棗林帶建設”、“東棗西沿工程”、“萬畝紅棗基地建設”。新建紅棗基地全部采用深水平溝整地、良種壯苗、合理密植,做到了“三不栽”,即不是深水平溝整地不栽、不是良種壯苗不栽、不施足肥料不栽。幾年來共建成3個萬畝基地(王家墩鄉、武家莊鄉、磧楞鄉),3條紅棗林帶(即白云鄉至陰塔、郝家角至田家寨、溫里河至墻頭),2個千畝樣板棗園(磧楞鄉楊家莊點,武家莊鄉黨家畔點),使全縣紅棗基地由原來一岸發展到“一岸三川”。紅棗產業迅速發展,形成規模,對府谷縣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為生態綠色府谷奠定基礎。
2.2 紅棗龍頭加工企業迅速崛起
為了做大做強紅棗產業,府谷縣加大紅棗產業及加工企業扶持力度,重點在政策、資金上給予扶持,擴大規模,形成產、加、銷優勢服務。目前,全縣已建成大型紅棗加工營銷企業3個,成品加工共有四大類(熏棗、保鮮棗、密棗、灘棗),品種有十幾種(馬牙棗、酒醉棗、灘棗、無核蜜棗等),年加工紅棗100多萬公斤,其中“花烏棗業公司”生產的“無核棗”、“灘棗”暢銷十多個省。這些龍頭企業以基地為依托,以利益為紐帶,實現龍頭企業與農民利益相統一,大大加快了紅棗產業化進度。
在這些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個體私營加工業蓬勃興起,目前,全縣12個紅棗個體私營銷企業,加工從業人數達600人,年加工紅棗200萬公斤,這些個體私營加工企業成為貧困鄉(鎮)經濟新的增長點。
2.3 市場營銷體系不斷壯大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在磧塄鄉、王家墩鄉、白云鄉等農村集資市場基礎上,在縣城設有專門紅棗專業批發市場,全縣從業營銷人員達600多人,同時在全國大中城市常駐外銷隊伍50余人,使府谷紅棗及其加工產品直銷沿海地區,初步形成了紅棗銷售網絡,通過縣內集資市場和城市“窗口”作用,提高對紅棗產業服務能力,使本縣紅棗能及時銷售,保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從而增強了紅棗產業的后勁。
2.4 科學技術服務日趨完善
為了加快府谷縣紅棗產業發展步伐,進一步促進紅棗向產業化、規?;l展,全面提高紅棗產量,達到高產、高效、優質、無公害要求,一是府谷縣實行技術承包責任制,成立相應領導小組,專人負責,具體做好規劃、設計、栽植、整地、管護等工作。二是舉辦各種形式的培訓班,使府谷縣紅棗低產園改造、防治裂果腐爛等工作卓有成效。提高棗農的科學務棗技術水平。幾年來共舉辦培訓班350多次,培訓人員達2萬多次,印寫各種技術資料2萬余份。三是加大新、特、優品種引進,建成百畝密植采穗圃,在楊家莊村建成100畝密植示范園,為本縣樹立了樣板,所引進的品種在不同立地條件下進行示范并推廣。四是下決心從苗木抓起,全縣每年完成紅棗育苗不少于1000畝,劃定斷根育苗不少于2000畝,通過這些科學技術服務,增強了紅棗產業科技含量,提高了綜合效益。
2.5 產業政策措施寬嚴相濟
放寬政策、強化機制是加快紅棗產業開發的重要保障。紅棗栽植區域可以拍賣、租賃、轉讓、繼承,允許現有坡耕地上栽棗,允許繼承轉讓,鼓勵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干部職工購買荒山使用權、栽棗務棗、領辦創辦紅棗栽植加工,流通實體,身份不變,來去自由。
加強組織領導是紅棗產業發展的有力保障??h、鄉、村分別成立專門的組織,定期不定期召開會議,分析紅棗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建立服務聯系網絡,以縣級紅棗發展組織機構為龍頭,鄉(鎮)紅棗機構為平臺和基礎,做好縣、鄉、村三級體系聯動。通過這些組織的有效服務,正在逐步引導紅棗生產走向產業化,同時將紅棗生產任務分解到鄉,到村,到戶,并層層簽訂責任書。
2.6 組建隊伍,強化管護
成立了20個森林撫育管護隊,主要分布在民俗景點、道路兩側等重點工程區域,24小時值班,行使森林資源管護、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防疫、野生動植物保護等職能。制作了《森林資源管護責任區區劃圖》和《森林資源管護巡查記錄簿》,明確每個管護責任區的責任人、管護面積,實行規范化管理,確保紅棗栽好、管好。
作者簡介:劉忠平,府谷縣林木種苗工作站,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技術服務與推廣、種苗檢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