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軍+孫計龍+高玉榮
摘要:玉米是東屏鎮的主導產業,為提高玉米的品質,選擇優質品種,實施配方施肥增施微肥、合理灌水,加強防蟲意識,適時晚收以達到增收增產的目的。
關鍵詞:玉米;產量;主導產業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2-27-1
東屏鎮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北部,玉米是東屏鎮的主導產業,玉米面積3000多公頃,占全鄉耕地面積60%,但是這些年來由于品種混雜、投肥不合理、灌水不科學、防蟲意識不強,更為嚴重的是早收,造成玉米產量始終不高,效益上不去。
通過示范選出適合東屏鎮的高產角質,品質優良的品種,現有種植這些品種中應選用先玉335、宏育203、京單208、五谷704、遠東1號2號、吉單517、江育417,這些品種成熟期在125~126天之間,積溫在2700℃左右,耐旱性強,這些品種較適合東屏鎮土質和生育期,而且都是角質糧,品質好。由于很多農民追求高產量,選擇生育期在128天以上的甚至超過130天的品種,一般都水分大籽粒發白,有堆沒有重量,質量差,不好賣糧。
1 實施配方施肥增施微肥
這些年來由于農資市場混亂,商家采用各種手段促銷,有免費送貨、中午供飯,報銷往返路費和各種獎品,迎合了小農意識的心理,貪小便宜,不管什么樣的化肥,也不管是否適合自己家土地施用,就是買,造成投肥不合理,有的缺磷、有的缺鉀,養分不均衡,產量無法提高。因此,應加快配方施肥的推廣和應用,增肥有機肥,噴施葉面肥,滿足微量元素的需要,以減少不必要的投資和發揮品種優勢,提高產量和品質。
2 灌水不合理
根據玉米需肥水規律,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應灌好3次水。一是播前灌足底墑水;二是灌好拔節孕穗水;三是灌好灌漿水。灌足底墑水有利于保苗抗旱,避免因苗期過旱灌水,降低地溫,易造成病害傳播,影響生根。拔節孕穗水,也就是在7月5號前后追完肥后5~7天,這時是玉米進入分化雌穗和拔節的旺長期,水分不足,雌穗分化小、粒少,影響產量非常明顯,因此要澆好澆透這一水。灌漿水在雌穗花絲80%萎蔫,約8月5日左右,如果沒有透雨,必須及時灌水,以滿足玉米灌漿對水分的需要,干物質的積累是靠水分運輸到籽粒中去的,沒有了水就停止了運輸,造成籽粒不飽滿,禿尖長,嚴重影響產量。有些群眾亂灌水,追肥后等雨,延誤灌水的最佳時期,灌漿水提前灌,7月20日左右就灌了,更有甚者9月10日后灌水,這時80%~90%的玉米灌漿結束,灌水只能增加玉米的含水量,影響玉米在稈上自然脫水,收獲時水分大,看著籽粒飽滿,但沒有光澤,扒皮后一曬就白了,籽粒也癟了,造成水分大,質量差,賣糧難,價格低的后果。
3 防蟲意識不強
常年為害玉米的害蟲主要是玉米螟,其為害是不容忽視的,一般年份減產2%左右,嚴重年份減產5%左右,有的更高一些,也就是說1公頃按8000公斤產量算,減產2%就是損失160公斤玉米,全鎮按3000公頃計算就是減產48萬公斤玉米,這是個驚人的數字,也是個可怕的數字,是不容忽視的。因此,我們要求玉米秸稈茬子粉碎還田,既可以消滅玉米螟越冬蟲源,還可以培肥地力,或者采用白僵菌封玉米稈和茬子垛,消滅蟲源減少為害,提高產量,增加收入。
4 適時晚收
應該讓玉米在稈上自然脫水,這樣玉米的籽粒隨著植株部位脫水縮小而縮小,顯得籽粒飽滿有光澤,水分小且等級品質好。近些年當地基本上在國慶前后都收回來,玉米水分大沒有光澤,扒皮后一曬發白籽粒間有縫隙,籽粒發癟,不好銷售,價格也上不去。近些年來很多糧販子都到扎旗一帶收玉米,原因就是那個地方玉米收的晚,比我們這里晚收20天到一個月,在稈上自然脫水,晾干籽粒飽滿,發亮有光澤,品質好,好出手。
5 結語
選擇高產優質和抗性強的優良玉米品種,實現區域性規模性種植是玉米產量和質量協同提高的關鍵,經濟最佳施肥量使玉米產量、質量和效益相協調。實施配方施肥,增施微肥可提高玉米產量、改進品質和減少化肥施用量,合理灌水保證玉米的品質,提高經濟效益,防蟲和適時晚收可提高產量,糧干籽粒飽滿,發亮有光澤,品質好,好出手。
作者簡介:董偉軍,鎮賚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孫計龍,鎮賚縣綠色食品管理中心,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培訓與推廣;高玉榮,鎮賚縣綠色食品管理中心,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培訓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