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調研實踐,總結提出拓寬服務領域有效的辦法5條,發現當前存在問題3個,今后努力方向5條,僅供參考。
關鍵詞: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機具效率;方式方法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2-44-1
近幾年,隨著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業生產方式已經實現了由人畜力為主向機械化作業為主的轉變。據統計,到2013年底,蛟河市農業生產耕、種、收綜合農機化水平已經達到60%以上,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土地規模經營的發展,合作社經營的綜合作用,為大面積推廣新農機、新農藝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小地塊、大農機的矛盾依然比較突出。蛟河市地處半山區,土地規模經營發展遲緩,主要還是以中小型農機具為主,經營規模不大,機具利用率不高。針對這些問題,幾年來蛟河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千方百計引導農機戶提高機具使用效率,并取得了一些實際效果。
1 努力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機具使用效率
1.1 大力培育農機服務組織發展
目前,全市各類農機服務組織,農機大戶43個,經營作業整地規模在2000畝以上的農機大戶、合作組織7個,經營作業耕地規模2000畝以下,1000畝以上的農機大戶、合作組織60個。這些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組織已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新生力量和新型農民代表。在農業機械化生產中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今年春天天北農技站針對農機操作人員文化水平低,沒有進行系統農機知識培訓,在農機操作方面不規范的實際困難,主動下鄉幫扶走訪8個自然屯,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調試維修保養操作。共幫助調試維修車輛40多臺,提高了農機操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1.2 廣泛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
幾年來,為抓好全市玉米全程機械化,水稻機械化育插秧,高光效栽培技術,保護性耕作技術的示范推廣工作。市推廣部門組織農機科技人員深入基層,圍繞玉米機械化收獲,水稻育插秧等主要環節深入田間地頭做好檢修、調試和技術跟蹤服務工作,解決了農民的技術難題。積極協調和大力扶持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機跨區作業,提高了農機具使用效率,擴大了作業面積,增加了機手的經濟效益。
1.3 加強農機化信息宣傳工作
圍繞農機化新機具、新技術,及時發現總結各地好經驗和好做法,大力宣傳農機化惠農政策,宣傳農機化在農業生產中的優勢和作用。在市電視臺進行新聞播放,收視率很高。提高了全市廣大農民對農機化惠農政策的認識。為了加大宣傳力度,采取了出動宣傳車,設立咨詢臺和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宣傳蛟河市農機化發展現狀。
1.4 提高有效時間利用率
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都受時間限制,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要想充分發揮作用,在有限時間獲取最大的工作量,就必須緊緊抓住農時,爭分奪秒搶活干,才能爭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1.5 拓寬非農領域服務為農機戶創收搭建平臺
農閑季節組織農機戶進行鄉村公路清雪、倒運木材、到建筑工地清運垃圾等,千方百計尋找創收門路。
2 當前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是土地自愿流轉較慢,許多農民不愿意加入合作社,農機大戶吃不飽,一年機器半年閑;二是政府引導鼓勵扶持不夠;三是跨區作業成本高,農機與農藝結合不好,各地種植要求都有差別。
3 促進農機具提高使用效率的措施
3.1加大政策法規宣傳力度
繼續貫徹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特別是要加大對農機大戶的扶持力度,鼓勵他們代耕、代管、代收服務。隨著人工勞動力成本上升,使用機械的人會越來越多,購買機器的人也會越來越多。要強化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人員技能培訓,提高服務人員全面技能,確保服務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服務質量,才能不斷壯大發展服務社規模。
3.2 積極開展新技術推廣
積極推廣新型農機具、新技術,要重點抓好水旱田全程機械化推進步伐,大力推廣機械化育插秧、機械化收獲、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水旱田高光效栽培技術等新技術。
3.3不斷拓寬農機社會化服務領域
努力抓好農機化社會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機大戶、農機合作組織的作業質量,經濟效益,積極創建各類新型農機合作組織,向更高的家庭農場擴展。
3.4 強化駕駛員培訓工作
強化農機駕駛員對新型農機具的使用技能培訓,提高駕駛員精確安全操作,維修保養技術水平,確保作業質量效益。
3.5 加強農機隊伍自身建設,不斷提高干部整體素質
積極開展農機科技人員的繼續教育,定期培訓,學習現代科學知識、社會管理知識和農機化專業知識,提高服務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4 結語
提高農機具使用效率是關系到農機事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長遠大計,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有力保障,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收獲。
作者簡介:于德祥,蛟河市農業機械化學校,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