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冬季是松花江水污染最為嚴重的時期。松花江冬季污染的主要特征是工業點源污染、農業面源污染,是松花江污染治理的重點和難點。
關鍵詞:松花江;污染;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TV882.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12-49-1
松花江是我國的七大水系之一,作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地表水資源,目前水體已被嚴重污染,冬季水質污染表現得更為突出,流域內經濟發展受到了嚴重地制約。據統計,松花江每年接納的工業廢水、農業廢水及生活污水已達30億噸左右。開展松花江冬季冰污染問題的研究,全面掌握松花江流域冬季污染情況及其成因,有針對性地開展治理已刻不容緩。
1 松花江流域概況
松花江流域介于東經119°52′~132°31′、北緯41°42′~51°38′之間。松花江有兩個發源地。南部發源地為長白山天池,北部發源地為大興安嶺的南甕河。南源稱第二松花江,長1897 公里。北源稱嫩江,長2309 公里。松花江干流由頭道江、二道江、飲馬河、輝發河、嫩江、牡丹江等數十條河流匯合而成,長939 公里。松花江流域跨蒙古、遼、吉、黑四個省區,流域面積55.68 平方千米。
松花江流域地處北溫帶季風氣候區,年內溫差較大,7月的日平均溫度20℃~25℃,最高達40℃以上;1月的平均氣溫在-20℃以下,最低達-40℃以下。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00 毫米左右,水資源總量880.28億立方米。
2 冬季污染特征
2.1 冰封期以點源污染為主
冬季松花江流域的冰封期近5個月,由于冰封期和枯水期的共同作用,河流流速降低,流量下降,水中污染物在冰蓋下難于降解和揮發,致使水體自凈能力差,水污染呈點源污染的特征。
松花江的污染源來自工業、農業和生活排污,流域內的化工廠排放了大量的有機污染物,農業污染為農藥、化肥等有機化合物。冬季松花江的水質污染指標明顯高于其他水期,根據有關部門的水質監測資料,松花江污染物含量分別為:懸浮物、高錳酸鹽、生化類、石油類、氨氮類和揮發酚。
2.2 非冰封期面源污染突出
冰封期過后,地表徑流增加,地表土粒、農藥、氮磷及其他污染物進入水體,面源污染凸現,其中總磷污染遠遠超過點源污染。另外,冰封期后的農村生活污染和畜禽養殖污染等農業點污染隨冰雪消融匯入河流,加劇了非冰封期的水質污染,非冰封期的農業面源污染非常突出。
3 冬季污染成因
3.1 有機污染物的微生物分解被低溫抑制
冰封期冰層下極低的水溫使水中微生物數量、微生物活性降低,致使有機污染物分解速度降低。另外,冰封期水量減少,導致有機污染物富集,也加快了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速度。
3.2 有機污染物的光解和揮發被冰層阻礙
冰封期松花江冰層的平均厚度接近1 米,冰層上面又長期覆蓋積雪,冰層與積雪封閉了江水與光線、大氣的接觸途徑,阻礙了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光解和向大氣中的揮發,致使水中有機污染物只能隨水體流動向下游遷移,有機污染物滯留在水中的時間被延長。
3.3 冬季污染物處理效率低
松花江流域的污水處理廠基本都是采用生物氧化法來處理污水,由于生物氧化處理污水的效率受溫度的影響較大。因此,冬季低溫降低了污水處理廠對有機污染物的處理能力,污水處理廠向松花江排入了大量地不達處理標準的污水,導致冬季的松花江水體有機污染物長期累積。
4 治理措施
4.1 限制污染排放,推行清潔生產
認真落實國務院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加大污染物總量減排措施,減少有機污染物排放途徑。
由于目前松花江流域的污水處理廠大多是采用二級生化處理工藝,對多種有機污染物的處理能力有限,所以應該重點推行清潔生產,控制有機污染物的產生。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有機污染物混入污水處理廠,克服污水處理廠對其生化處理效率低的缺點。
4.2 合理調度水源,加大河水流量
冰封期松花江江水流量太小,對有機污染物的稀釋能力過低。因此,應加強流域污染綜合治理的措施。在流域污染綜合治理措施中,水利調控措施應作為首選。合理調度水資源,適時適當地增大松花江冬季流量,將水體的污水與凈水的比例減小,可以增大水體的自凈能力。通過對水利設施對松花江冰封期水量的綜合調控,實現江水對有機污染物稀釋自凈的基本要求。
4.3 推廣先進技術,提高處理效率
提高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率是解決松花江污染的重要途徑。松花江流域現有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技術普遍落后,處理效率低。目前已有研究機構開發了一些適應寒冷地區污水處理的新技術和新工藝,相信這些新技術新工藝的投入和使用,將會極大地提高現有污水處理廠的處理效率。
4.4 建濕地保護區,加大生態治理
在冰封期結束后,富積于松花江水體的污染物將使松花江污染在短時期內爆發。因此,要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就應該在松花江沿岸建立若干個濕地保護區,將松花江冰封期后的富積污染物的江水注入這些濕地保護區,通過濕地的吸附、過濾、沉淀、離子交換等作用,稀釋、降解有機污染物,實現松花江水的生態治理。
5 結語
冬季是松花江水污染最為嚴重的時期,加強松花江冬季污染的治理對改善松花江水質狀況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金奎祥.松花江水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控與治理[J].農場經濟管理,2010,(6):20-22.
[2] 于相毅,孫錦業,沈英娃等.松花江吉林段水環境分類管理研究[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9,32(3):184-188.
[3] 李平.松花江水環境問題剖析與污染防治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5,30(3):5-8.
[4] 崔鍵,馬友華,趙艷萍.農業面源污染的特性及防治對策[J].中國農學通報,2006,22(1):335-340.
作者簡介:趙博然,吉林省防汛機動搶險隊,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利防汛搶險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