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初亮,朱列書,劉本坤*,王生才,高衛鍇,李迪秦,夏裕國
(1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廣州510310;2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長沙410128;3郴州市煙草公司桂陽縣分公司,湖南桂陽424400;4桂陽縣農業局,湖南桂陽424400)
湘南地區烤煙新品種(系)生態適應性試驗
王初亮1,朱列書2,劉本坤2*,王生才3,高衛鍇1,李迪秦2,夏裕國4
(1廣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廣州510310;2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長沙410128;3郴州市煙草公司桂陽縣分公司,湖南桂陽424400;4桂陽縣農業局,湖南桂陽424400)
為了篩選適宜湘南煙區生產濃香型煙葉的品種,2012~2013年在桂陽縣對7個新品種(系)HZ07-5-1、HKDN-8、03-4-3、HC0906、CZ-43、0522、YX012進行了區域適應性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從植物學性狀、農藝性狀、煙葉經濟性狀、品種抗逆性及煙葉外觀質量等方面綜合評價,表現較好的品種是CZ-43、HKDN-8,其次是YX012、0522,而HC0906、HZ07-5-1、03-4-3表現較差。
烤煙;品種;適應性;湘南
煙草品種是煙葉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1,2]。為尋找彰顯湘南濃香型風格的烤煙品種,為湘南濃香型特色煙葉開發提供適宜的烤煙品種,也為工業企業提供穩定的具有湘南特色的濃香型優質煙葉原料[3~6],筆者于2012~2013年在郴州桂陽縣對7個新品種(系)HZ07-5-1、HKDN-8、03-4-3、HC0906、CZ-43、0522、YX012進行了區域適應性試驗研究。
1.1 供試品種(系)與試驗地點
供試品系為:HZ07-5-1、HKDN-8、03-4-3、HC0906、CZ-43、0522、YX012共7個,由中國煙草中南農業試驗站提供,以K326為對照。
試驗在桂陽煙區進行,試驗地面積0.16 hm2。前茬作物為水稻。土壤為灰泥田,質地疏松,肥力均勻中等,地勢開闊,排灌方便。
1.2 試驗方法
試驗共設8個品種(系),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60.0 m2。采用高壟單行栽培,密度為1.2 m×0.5 m。2012年12月13日播種,采用水旱兩段育苗,2013年3月17日移栽。大田管理按照2013年湖南省烤煙新品種區域試驗實施方案及桂陽煙葉生產技術方案要求進行。
試驗田每公頃施用土雜肥、火土灰15 000 kg,腐熟廄肥4 500 kg,煙草專用基肥750 kg,餅肥225 kg,于3月1日一次性施用。煙草專用追肥750 kg,提苗肥110 kg,硫酸鉀150 kg,作追肥分5次施用。
1.3 觀察記載項目與方法
在打頂10 d后觀察記載各品種(系)的農藝性狀、植物學特征,在煙草主要病蟲害發生時間觀察記載各品種(系)的發病率,在采烤期分小區采收煙葉烘烤,并分別測定煙葉產量、產值、均價和上中等煙葉比例。農藝性狀和植物學特征觀察記載標準與方法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行業標準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進行[7]。
1.4 統計分析方法
數據采用DPS程序統計分析。
2.1 主要農藝性狀
由表1可知,各品種(系)在株高方面,以HKDN -8最高,對照K326最矮,從高到矮依次為HKDN -8、CZ-43、YX012、HZ07-5-1、0522、HC0906、03 -4-3、K326;參試品種有效葉數以HZ07-5-1最多,03-4-3最少,由多到少依次為HZ07-5-1、HKDN-8、CZ-43、YX012、K326、HC0906、0522、03 -4-3;莖圍以HKDN-8最大,CZ-43、YX012次之,HC0906最小,其它品種略有差異;節距方面,以HKDN-8表現最長,03-4-3表現最短;腰葉面積(長×寬)以HKDN-8表現最大,03-4-3表現最小,除03-4-3腰葉面積比對照小外,其余均比對照大;各品種(系)大田生育期在108~118 d之間,K326大田生育期最長,YX012次之,03-4-3和HC0906最短,其它品種生育期相差不大。

表1 參試品種主要農藝性狀
2.2 植物學特征
表2可知,株形:HZ07-5-1、03-4-3、K326為塔形,其余品種為筒形;葉形除HC0906為橢圓形外,其它均為長橢圓形;葉色:HZ07-5-1、0522、YX012表現為淺綠,其它表現為綠;莖葉角度:03-4 -3表現為小,0522表現為大,其余品種表現為中等;田間整齊度:除03-4-3、0522表現較整齊外,其它品種均表現整齊;生長勢:苗期以03-4-3表現為弱,HZ07-5-1、HKDN-8和0522表現為中等,其它表現為強;HZ07-5-1、CZ-43大田生長勢強,HC0906、YX012大田生長勢中等;HKDN-8團棵前生長勢中等,現蕾期生長勢強,其它品種(03 -4-3、0522、K326)團棵至現蕾期大田生長勢強,現蕾后生長勢中等。

表2 參試品種植物學特征
2.3 品種抗性
從表3可以看出,通過病蟲害綜合防治,各品種(系)病害發生程度較輕,大田生長期都未發現黑脛病和青枯?。籋Z07-5-1、HC0906、0522、K326有零星赤星病發生;氣候斑點病除HKDN-8、CZ-43、YX012外,其它品種均有不同程度發生,且03-4-3、HC0906和0522有花葉?。═MV)感染??傊?,抗病性以HKDN-8、CZ-43、YX012較好,03-4-3、HC0906、0522和對照K326較差。

表3 參試品種田間病情指數
2.4 經濟學性狀
從表4中可以看出,各參試品種(系)產量以HKDN-8最高,為2 782.5 kg/hm2,YX012次之,為2 691.75 kg/hm2,而03-4-3、HC0906產量較低。經方差分析,品種(系)間差異達顯著水平,HKDN-8、YX012、CZ-43、0522均比對照品種K326顯著增產。均價以CZ-43最高,達28.47元/kg,由高到低依次為CZ-43、HKDN-8、0522、YX012、K326、HC0906、03-4-3、HZ07-5-1,處理間均價達顯著差異水平。
各處理間產值差異達到顯著水平,以CZ-43產值最高,為72 926.4元/hm2,03-4-3最低,只有50 103.45元/hm2。CZ-43、HKDN-8、YX012和0522均顯著高于對照,而HC0906、HZ07-5-1和03-4-3的產值低于對照。
上等煙比例以CZ-43最高,達38.36%,HZ07 -5-1最低,只有21.24%。CZ-43、HKDN-8、0522、YX012四個品種上等煙比例均高于對照K326。
上中等煙比例同樣以CZ-43最高,達91.08%,HZ07-5-1最低,只有68.63%,各品種上中等煙比例間差異達顯著水平。CZ-43、HKDN -8、0522、YX012四個品種上中等煙比例均高于對照K326。

表4 參試品種(系)主要經濟性狀
2.5 原煙外觀質量
從表5可以看出,各參試品種原煙外觀質量表現為成熟落黃較好(HZ07-5-1表現為尚熟);HZ07-5-1部分煙葉表現為桔黃,但青、雜色煙葉比例較高,CZ-43顏色淡,為檸檬-桔黃,其它品種均為桔黃;HKDN-8、CZ-43光澤較強,其余品種光澤均為中等;CZ-43、0522油分較多,其它均表現為有(一般);葉片組織結構:HZ07-5-1表現為稍密,其余為疏松;葉片厚度HZ07-5-1表現為稍薄,CZ-43表現為稍厚,其余品種均表現中等。

表5 各品種(系)原煙外觀質量
根據對7個參試品種(系)的植物學性狀、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品種抗逆性及外觀質量等調查結果綜合分析,并與對照品種K326比較,表現較好的品種(系)是CZ-43、HKDN-8,其次是YX012、0522,較差的是HC0906、HZ07-5-1、03-4-3。
CZ-43田間生長勢強,性狀整齊,植株高大健壯,葉片數多,株高、莖圍、節距、葉面積適中,株形結構合理,成熟落色好,生育期適中。產量、均價、產值、上等煙比例、中上等煙比例等經濟性狀優,抗病性強,煙葉葉片結構疏松、油分多、光澤強,原煙外觀質量較好,與對照K326比較有明顯優勢,在本試驗中綜合評價最好。
HKDN-8田間生長勢強,后期生長穩健,性狀整齊,植株最高,結構合理,成熟落色好,生育期適中。產量最高,均價、產值、中上等煙比例等經濟性狀及抗逆性都表現很好。葉片組織疏松,油分多,光澤強,原煙外觀質量好,比對照K326有顯著優勢,綜合評價名列第二。
YX012農藝性狀較好,田間生長勢中等,植株較高,結構合理,葉面積適中,成熟落黃一致,產量,均價、產值、中上等煙比例等經濟性狀及原煙外觀質量較好,優于對照K326,在本試驗中綜合評價列為第三。
0522田間生長勢一般,株高中等,葉片數較少,性狀欠整齊,莖圍、節距、葉面積適中,葉片油分較好,單葉重較重,產量、均價、產值、上等煙比例、中上等煙比例等經濟性狀稍高于對照K326,抗病性較差,有待進一步研究。
CZ-43和HKDN-8經濟性狀優,抗病性強,煙葉葉片結構疏松,油分多,光澤強,原煙外觀質量較好,建議進入生產試驗和示范。YX012和0522的綜合表現稍差,建議繼續進行試驗。03-4-3在當地適應性差,建議淘汰。
[1] 周金仙.不同生態區煙草品種產量、品質變化研究初報[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3,18(1):97-102.
[2] 周清明,鄧小華,趙松義,等.湖南濃香型煙葉的質量風格特色及區域定位[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9(6):570-579.
[3] 肖 琳,肖桐貴,夏裕國,等.湘南濃香型煙區烤煙品種農藝與經濟性狀差異性研究[J].作物研究,2012,26(4):389-391.
[4] 謝天保,王生財,馮玉梅,等.湖南省特色烤煙品種篩選試驗初報[J].作物研究,2012,26(1):23-25.
[5] 王宇超,朱列書,胡日生,等.新引烤煙品種適應性研究[J].作物研究,2009,23(4):261-264.
[6] 左成鳳,韓佩良,劉仁祥.6個烤煙品種在黔西南州的適應性[J].貴州農業科學,2011,39(10):79-82.
[7] YC/T142-1998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S].
Adaptability of New Flue-cured Tobacco Species(Strain)in Hunan
WANG Chu-liang1,ZHU Lie-shu2,LIU Ben-kun2*,WANG Sheng-cai3,GAO Wei-kai1,LIDi-qin2,XIA Yu-guo4
(1 China Tobacco Guangdong Industrical Co.,Ltd.,Guangzhou,Guangdong 510310,China;2 College of Agronom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China;3 Guiyang Branch of Chenzhou Tobacco Company,Guiyang,Hunan 424400,China;4 Guiyang Agricultural Bureau,Guiyang,Hunan 424400,China)
In order to filter burnt-sweetness tobacco varieties in southern Hunan regions,adaptability test of7 new species HZ07-5-1,HKDN-8,03-4-3,HC0906,CZ-43,0522 and YX012 was carried out in Guiyang county in 2012~201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evaluation from the view of the botanical characters,economical characters,economic characters,stress resistance and apparent quality of all tested materials ranked from low to high was 03-4-3,HZ07-5-1,HC0906,0522,YX012,HKDN-8 and CZ-43 in turn.
Flue-cured tobacco;Species;Adaptability;Southern Hunan
S572.022
:A
1001-5280(2014)02-0173-04
10.3969/j.issn.1001-5280.2014.02.14
2013 12- 10
王初亮(1983-),男,廣東廣州人,經濟師,主要從事煙草管理與技術推廣工作。*通信作者:劉本坤,高級實驗師,主要從事煙草栽培研究,Email:liubenkun@ali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