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春燕
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
牛春燕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71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和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和治療效果。結果 干預后試驗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為(133±10)mmHg和(71±5)mmHg,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總有效率高達93.0%,無效率僅為7.0%,而對照組總有效率僅69.4%,無效率卻高達30.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并可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護理干預;高血壓;治療效果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種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高[1]。據中華醫學會調查顯示,我國目前高血壓患者已高達1.6億人[2],并且呈現出年輕化和頑固化趨勢。高血壓患者若血壓無法得到良好的控制將產生一系列并發癥,如腎臟疾病、心力衰竭和冠心病等,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治療高血壓以藥物治療為主,而忽視護理干預的作用,但已有報道顯示,對高血壓患者實行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并提高患者的依從性[3]。為正確評價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筆者在臨床對高血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并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71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90例,女81例,年齡45~70歲,平均(62±4)歲,病程1~12年,平均(6.7±0.6)年。以世界衛生組織(WHO)高血壓診斷標準為依據,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確診為高血壓,并接受治療。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試驗組86例患者,對照組85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無肝腎功能障礙和其他嚴重疾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給予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①疾病知識宣教:醫護人員耐心與患者及其家屬講解高血壓疾病相關知識,包括病因、機制和治療方法等,以提高患者健康知識水平為目的,使患者認識生活方式與高血壓的關系,并重視終身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讓其遵醫囑,堅持按時按量服藥,并學會自我監測。②飲食干預:囑咐患者戒除煙酒和刺激性食物,注意低鹽、低糖和低脂飲食,控制油脂的攝入,宜攝入高維生素食物,多食水果和蔬菜,并適當補充蛋白質等。③心理干預:不良情緒可影響治療效果,醫護人員應以每例患者的性格特點和情緒狀態為依據,對患者進行安慰、鼓勵等心理干預措施,若有需要還可采用聽音樂或興趣培養等治療方式,務必讓患者保持輕松和穩定的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④運動干預:根據患者的年齡、血壓值和運動耐受性為其制訂運動方案,以有氧運動為主要方式,運動量應逐漸增加,但要防止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⑤院外護理干預: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詳細記錄患者各項生理指標和用藥等情況,并以掌握的情況繼續實施護理干預。
1.3 療效指標[5]對所有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并對其臨床療效進行評價。顯效:患者血壓恢復正常水平,其舒張壓降低幅度>20 mmHg(1 mmHg=0.133 kPa);有效:患者血壓基本處于正常水平,舒張壓降低幅度在10~20 mmHg;無效:患者血壓未恢復正常水平,舒張壓下降幅度<10 mmHg。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對所得數據采用SPSS l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壓控制情況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血壓控制情況比較,干預前兩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干預后試驗組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為(133±10)mmHg和(71±5)mmHg,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效果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試驗組總有效率高達93.0%,無效率僅7.0%,而對照組總有效率僅69.4%,無效率卻高達30.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血壓控制情況(mmHg,±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血壓控制情況(mmHg,±s)
收縮壓 舒張壓組別例數干預前干預后 干預前干預后試驗組86155±12133±10 96±8 71±5對照組85156±13144±2 96±9 84±7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病死的主要原因[6],對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危害,患者的血壓受年齡、飲食和環境等多因素的影響[7],因此,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護理干預有重要作用。
已有文獻報道,高血壓常規藥物治療配合護理干預可明顯提高治療效果。護理干預是指通過健康知識、心理和運動等多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治療方式,它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和患者的依從性,并可改正患者如吸煙、飲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患者自身的護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質量。本次研究顯示,干預后試驗組收縮壓和舒張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試驗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因為接受護理干預后患者的積極性更強,具有自我保護和防御意識,并且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戰勝疾病充滿了信心。
在臨床的治療中,醫護人員不僅要關注患者身體的問題,同時也要注重人文關懷,并幫助患者解決恐懼和對疾病無知等心理問題,而護理干預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一種良好途徑。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可在不增加藥物治療的前提下明顯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其生活質量。
[1] 黃婕.不同護理干預模式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23):300-301.
[2] 劉力生,王文,姚崇華.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1):11-11.
[3] 龔鳳安,劉紅.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和治療效果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2,18(11):122-123.
[4] 張淑風,屈艷萍,叢玉萍,等.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9,15(16):347-348.
[5] 馬瓊珍,徐慶輝.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0,8(3):142-143.
[6] 陳誼,王華,謝德旭.系統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0,39(11):1469-1470.
[7] 謝麗麗,徐潤娥,容峰.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生活方式的影響及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3):110-111.
R473.5
A
1673-5846(2014)08-0130-02
新鄉醫學院校醫院,河南新鄉 4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