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俊恒
脂肪肝患者的護理健康教育
季俊恒
目的 探討對脂肪肝患者護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近期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給予觀察組患者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對疾病認知程度、護理配合率、生活方式改進程度。結果 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干預實施前,對疾病認知程度、護理配合程度以及生活方式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3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脂肪肝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效果明顯,較傳統護理存在一定優勢。
脂肪肝;護理;健康教育
安圖縣第一人民醫院,吉林延邊 133600
脂肪肝在肝膽門診中屬于常見疾病,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脂肪肝西醫范疇將其定義為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脂肪堆積過多造成的病變,一般肝細胞內脂質積聚量超過了肝濕重的5%,即定義為脂肪肝。一般較輕程度的脂肪肝并無臨床表現,中、重度脂肪肝一般會有慢性肝炎的癥狀,通常有腹脹腹痛、厭食、體征檢查可見肝區腫大且輕叩有明顯疼痛等。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發病率逐年上升,發病年齡從中老年人群逐漸轉移到青壯年,對于脂肪肝的預防、控制迫在眉睫。本次研究通過我院脂肪肝護理實踐,探討脂肪肝的有效護理模式及其應用于臨床,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的選擇來自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00例。所有納入病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肝臟有關脂肪肝的相關診斷標準[1]。排除惡性腫瘤病例、有重大疾病和全身多器官衰竭患者。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2±6)歲;病程1個月~5年,平均病程1.5年;按照相關診斷標準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分別有30例、50例、20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以及病程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遵照醫囑、按時給藥;觀察患者的用藥反應和病情轉歸,及時報告主治醫生;及時更換患者被褥,保持病房整潔干凈,適當通風換氣。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開展以小組為單位,50例患者劃分為5個小組,每小組10例,教育方式以小組教育為主,針對性教育為輔。間隔半個月后將部分患者集中一次進行全面的健康教育[2]。除講座模式外,還可以通過海報、討論、患者提問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講座的課件以新穎、生動為最佳,這樣能夠很好的吸引患者注意力[3],在有限時間內讓患者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識,同時還可按照不同文化層次劃分小組,分別給予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效果更佳。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護理干預前后的疾病認知率、護理配合率、生活方式改進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4.0軟件對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護理干預前,對兩組患者疾病認知度、護理配合率、生活方式進行調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不同護理模式干預后,兩組患者疾病認知率、護理配合率、生活方式改進率均比護理前有一定改善,兩組護理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疾病認知率、護理配合率、生活方式改進率較對照組改善程度更為明顯,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3項指標護理前后比較(%)
雖然脂肪肝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愈加嚴峻,但目前臨床上尚無一種藥物能夠徹底根治脂肪肝,因此,只能通過護理和健康教育等干預措施來減少和降低脂肪肝的發病率[4]。對于該疾病的控制主要從兩大方向入手,即飲食和運動。飲食方面盡量清淡,多食蔬菜水果、酸奶、豆制品等低脂肪類;運動要適量適度,這兩種方法都不能夠立竿見影的看到治療效果,均為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因此需患者長期堅持。但對疾病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健康意識不強的患者很難堅持,因此健康教育尤為重要[5]。護理干預主要是幫助患者及家屬對疾病進行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育患者如何健康生活,改進生活方式,幫助患者戰勝疾病。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健康教育干預在脂肪肝的治療中作用明顯,可促使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增加了護理配合度,并且使多數患者加深對脂肪肝的了解。
綜上所述,積極了解病情,掌握脂肪肝相關疾病知識,積極配合醫務人員治療,改善生活方式是預防和控制脂肪肝的重要途徑,護理健康教育干預模式是減少脂肪肝發病率的關鍵因素。
[1] 潘柳文,王丹,羅小華.健康教育對單純性肥胖兒童脂肪肝的干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29(1):548-549.
[2] 任培吉,李凌.健康教育對脂肪肝患者疾病認識及療效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5(10):1666-1667.
[3] 姚宗良,王斌.健康教育對脂肪肝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0,20(8):1206-1207.
[4] 羅文,余壽益,吳春柳.不同健康教育方法對佛山某單位職工體檢異常結果的影響[J].護理學報,2011,15(2):91-93.
[5] 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診斷標準[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1(2):71-72.
R473.5
A
1673-5846(2014)08-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