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良友
老年高血壓患者規范化管理的效果分析
陳良友
目的 探討老年高血壓患者規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南京江寧區麒麟社區確診為老年高血壓的患者80例,基于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進行單純藥物治療,觀察組采用健康干預+藥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體重指數、舒張壓、收縮壓變化情況,以及治療后對患者的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藥物治療依從性、血壓控制率及健康行為形成率。結果 兩組患者干預前的體重指數、舒張壓、收縮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的收縮壓、舒張壓、體重指數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在干預后均取得了一定的健康干預效果。結論 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而言,采用健康干預+藥物治療的臨床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要將社區健康干預服務的作用進行充分發揮,以便促進能夠真正規范化管理社區高血壓患者。
規范化管理;老年高血壓;健康干預
高血壓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是我國老年人最常見的心腦血管主要危險因素,也是老年人致死的主要原因[1]。近年,我國高血壓病死率和致殘率不斷增加,城鄉每年有近100萬人死于高血壓引起的腦血管疾病[2]。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多數患者需長期、終生治療。研究表明,社區規范化管理是一種極為有效控制高血壓的方法[3]。本文就南京江寧區麒麟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規范化管理的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南京江寧區麒麟社區確診為老年高血壓的患者80例,均排除各種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腎臟疾病。基于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61~88歲,平均年齡(74±5)歲;其中9例患者獨居,31例患者均與家屬共同居?。蝗粘I钪杏盟庮A防高血壓者11例,未用任何藥物治療或預防者29例;高中以下學歷21例,高中及中專學歷14例,大專及以上學歷5例;體重指數(BMI)(27.4±2.0)kg/m2。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75±6)歲;其中10例患者獨居,30例患者均與家屬共同居?。蝗粘I钪杏盟庮A防高血壓12例,未用任何藥物治療或預防28例;高中以下學歷20例,高中及中專學歷13例,大專及以上學歷7例;BMI(27.4±2.0)kg/m2。兩組患者生活環境、文化程度、性別、藥物治療情況、年齡、BMI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單純藥物治療,每日服用1片復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及馬來酸依那普利片。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健康干預,主要包括:①進行無償健康干預,基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生活方式,自編包括運動情況、生活方式、性別、體重、年齡在內的監測記錄卡,血壓檢測頻率為1次/周。②對社區有關患者的資料進行收集,護士到患者家中調查,給患者發放調查表和調查通知單,評估包括其主要生活方式和檢測血壓,制訂個人血壓檔案及服務計劃。③由家庭、居委會、社區醫護人員組成社區健康干預服務網,所有社區服務人員都必須經過專業理論知識培訓。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體重指數(BMI)、收縮壓(SBP)、舒張壓(DBP)變化情況,統計兩組患者經干預后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藥物治療依從性、血壓控制率及健康行為形成率。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干預前后BMI及BP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前的BMI、SBP、DB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BMI、SBP、DBP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健康干預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在干預后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藥物治療依從率、血壓控制率及健康行為形成率比較,觀察組患者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BMI、SBP、DBP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BMI、SBP、DBP比較(±s)
注:1 mmHg=0.133 kPa
SBP(mmHg) DBP(mmHg) BMI (kg/m2)組別 例數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40 155±5 145±7 95±6 92±5 27.44±1.9826.12±1.78觀察組 40 155±5 139±5 95±5 82±6 27.45±2.0324.01±1.76 t值 0.3847 3.8476 0.1438 6.5322 0.0189 5.138 P值 >0.05 <0.01 >0.05 <0.01 >0.05 <0.01 ? ?

表2 兩組患者健康干預效果分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構成結構的改變,我國高血壓人口數量越來越大,且逐漸成呈低齡化發展趨勢。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礎疾病,血壓長期偏離正常范圍是誘發各種疾病的元兇。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目前尚無根治方法,晚期并發癥嚴重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目前臨床處理方式以控制血壓、適量運動、控制飲食為主要目標[4-5]。但大多數社區高血壓患者對其危害性認識不足,憑感覺服藥,無癥狀時便停藥或自行購買廣告藥品服用者占大多數[6]。
本組資料中,對高血壓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予以適當的健康干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兩組患者干預前的BMI、SBP、DB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BMI、SBP、DBP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我院通過對患者實施健康干預,明顯提高了高血壓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使其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從而控制高血壓的高危因素。同時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個體化藥物治療指導,使其血壓得到控制,防止和延緩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總之,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而言,采用健康干預+藥物治療的臨床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要將社區健康干預服務的作用進行充分發揮,以便促進能夠真正規范化管理社區高血壓患者。
[1] 陳艷華,范林鈺,李立,等.社區中糖尿病患者規范化管理的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1,17(6):854-856.
[2] 郭華,張詠梅.社區規范化管理對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評價[J].江蘇預防醫學,2009,20(4):20-21.
[3] 張琳,劉新,寧艷花,等.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效能與自我管理行為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2): 2286-2288.
[4] 程玉蓮.健康教育對促進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作用的調查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14(16):2046-2048.
[5] 顧競春,劉瑜婕.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影響因素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1,4(2):88-89,91.
[6] 王榮增.社區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控制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8):151-152.
R544.1
A
1673-5846(2014)08-0190-02
南京市江寧區麒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江蘇南京 211135